APP下载

锤炼历史课堂语言,激发学生思想共鸣

2013-04-29郑江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启迪幻想注意力

郑江涛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是一条师生课堂交流的纽带。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说课堂语言既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又是关系到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用悬念式语言导入新课,抓住学生注意力

上课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是提高整节课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我一般会设置悬念,直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我讲道:英国的炮舰轰开了一向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紧闭的大门,西方资产阶级为之欣喜若狂,他们对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抱有狂热的幻想,“一想到和三万万人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英国报纸宣称:“只需要中国人每人每年买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于是,英商们争先恐后地向中国搬运商品,甚至把钢琴和西餐用的刀叉都成批地运来。他们幻想,每个中国家庭购置一架钢琴,每个中国人使用一套西餐用具,应当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英国资产阶级的幻想很快破灭了。棉织睡帽不是一人一顶,而是几乎一顶也卖不出去;钢琴和刀叉的售价几乎还抵不上运费,却仍极少有人问津,更令人惊奇的是,运往英国伦敦的中国生丝,是用英国上等棉布包装的,足见当时英国上等棉布比以往的包装材料——杭州粗棉布还要便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使资产阶级的狂热幻想化为泡影了呢?由此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商品在中国的滞销。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注意力很快从分散的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二、用情感性语言讲授新课,提高学生的探索欲

在历史课堂中,如果不设法拓展和补充,那也就无法生动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无法给学生“鉴古知今”的启迪。如在讲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节时,我模仿希特勒的口气讲述了这样一段话:

女士们、先生们:

面对如同霍乱一样传染到我国的经济危机,魏玛政府又做了什么呢?

外国债主逼债,银行企业倒闭破产;2/3的工人失业了,失去了生活来源;农产品暴跌,农民破产。这难道是我们最优秀的民族所应该面对的吗?而我们这个最优秀的民族却在最近20年中受到了敌人(法国)的压制,我们曾经低下了我们高贵的头颅。但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已经强大,我们需要壮大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昂起头的日子到了!我们要用我们的剑为我国的人民取得土地,为我国人民取得可口的面包。我们会重新听到大机器的轰鸣声回荡在世界的土地上,重新看到我们可爱的孩子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这段话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必然,更认识了希特勒这一具有偏执心理的人物,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希特勒这一人物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用启迪性语言结束全课,使学生形成总体认识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用启迪性语言进行课堂小结,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学习下节课的内在动力。

如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结束时,我讲道: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土地横遭宰割,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国将不国。漫长的中国海岸线上竟找不到一处中国人自己的港口和军事基地,到处插满了外国国旗,强盗们在中国为所欲为,肆意横行,甚至残杀中国人,而中国政府却无权过问。外国军舰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见到中国渔船故意撞得粉碎,然后在狂笑声中扬长而去。在深重的外患下,中国会走向何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并展开了对当时的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对下节课内容有了期盼。

通过锤炼历史课堂语言,将远离历史现实、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对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历史教师,也在这种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责 编 流 水)

猜你喜欢

启迪幻想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锁不住的幻想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自然的启迪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