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对健康教育的作用

2013-04-29陈泽明常锋左秀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作用

陈泽明 常锋 左秀华

摘 要: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是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元化和个性化去设计课程标准,为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素养,在观念、内容及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从而提高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教育;作用

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方针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我国制定了体育根本方针,明确了我国体育的性质、任务和方向。1960年又题词:“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1954年在中央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时强调:“改善人民健康的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正确揭示了体育的宗旨,把体育作为“增强人民体质”“改善人民健康”的大事来抓,其着眼点放在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二、三维体育观对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去设计课程目标,为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素养,在观念、内容及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

单纯生物体育观的健康概念是建立在传统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在医学模式中,健康被定义为:“没有疾病,或没有生理技能失调。”这一从生理学角度提出的定义,在较长的历史时期被专家学者和平常百姓普遍认可。久而久之,健康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逐渐转变为医学问题,使人们由一种积极生活的健康追求蜕变为解除病痛疾苦的医学求助。尽管这个定义不是健康的真实定义,但却一直是单纯生物体育观的理论基石。这一单纯的生物体育观肢解了完整人的健康目标。

身体、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并不否定生物因素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否定生理、生化指标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只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在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整合的水平上强调它们的作用和意义,将心理的作用、社会的作用同生物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量的内在机理,揭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真实过程。

三、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在学校,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等的角色,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用“知识”来灌满这个“容器”,便完成了教育的使命。以教师为中心,结果是教师主宰课堂,忽视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潜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就是要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在教育中要将学生作为有情感、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来看待,而不能将他们看作被动、消极的“客体”。如果忽视对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必要关怀,体育教学必将远离初衷。因此,教师要变革单一主体模式中教师的控制、灌输、强制以及学生的依附、被动的特征,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纳入教育视野,从多因素、多视角来考虑其全面健康发展的问题。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不仅是主体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生成机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使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自主参与者、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指导学生的“他主学习”,走向独立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四、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的教育必须改变以往“讲—练—考”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否则,各种体育教学改革的努力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因为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预设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审美和价值体系,教师成为各种“条条框框”的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追求的是学生能够运用继承来的知识、经验、原则和方法去解决重复出现的问题,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被视为可有可无。这种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既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也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几近无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强调尊重个性的价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個体差异。这就必然促进体育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需要的是激发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此,由体育课程的统一和求同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转变,使教师在学校体育的实践变革中做出适应新的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总之,教师要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使学校体育观念和实践的变革,以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素养,提高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摆脱“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这就超越了从体育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形的关系而追求完整人的健康目标及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参考文献:

(美)F.D.沃林斯基,著.健康社会学[M].孙牧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作用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