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人的文艺需要之中介作用

2013-04-29齐芳芳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齐芳芳

【摘 要】随着人对文艺生生不息的需要,文艺价值也在流转而呈现动态变化,文艺价值由人的文艺需要激发,人的文艺需要又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从而人的文艺需要构成了文艺价值与生态环境相互联结的中介环节。这典型地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创作上。

【关键词】文艺价值;生态环境;文艺需要

一、人的文艺需要的中介作用

我们在评判事物的价值时,实际是在评判事物能否满足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以此为标志和尺度,文艺的价值亦是如此。它在不同时代所显示的价值,就是随着人对文艺生生不息的文艺需要关系,而流转呈现动态变化。人的文艺需要表现为主体性的形式,但是具有客观性的内容。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一定的生态环境的产物,取决于人在社会实践所处的地位和人所拥有的客观生活条件。[1]一定的社会生活产生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规定着事物的价值取向。从而,人的文艺需要构成了文艺价值与生态环境联结的中介。什么历史背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文艺,有什么社会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文艺之花。人对文艺的文艺需要扎根在生态环境之中,这个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更多的是社会环境。

二、新中国以来文艺的范畴

文艺作品均反映一定的人生思想、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人类命运出路的探索,因而文艺和哲、社、科、心理学等方面密切相关。

(一)文学方面人的需要的变化

1942年,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新中国解放后,文学功能转向功利性、实用主义。文革”造成了中国文学的畸形发展、断裂。改革开放以后,文学才重新回归到轨道上。[2]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追求个性解放、觉醒的启蒙文学。此后在对外开放下,文学走上了商业化、物欲化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文艺价值的不同,都是源于人的文艺需要的不同,而人的文艺需要的不同又源于社会环境变化、社会转型等。

1.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第一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后到文革结束,文学功能偏离文学审美功能的轨道,为政治服务。新中国成立时,势单力薄,故而“一边倒”向苏联。此种国家政治性的需要也真切的反映在此时段的文学创作中。中国借鉴来苏联文艺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如高尔基的《母亲》,展现俄无产阶级斗争的画面,通过对革命者艺术形象的描写,为工农大众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展现了人们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安定的需求。中国文学创作中的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形象,为了展现英雄人物的品质,忽略缺点,为了表达对敌对势力的厌恶、否定,夸大缺点,否定优点,这些人便成了政治的传声筒,阶级斗争的工具。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揭示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世界,展现共产主义光辉。此时的创作不免会带有感恩、个人崇拜的时代特色,但也正符合着人民的需求。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第二阶段。第二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9年,文学开始关注现实,反映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力求重新认识自我,走向审美的观照。如贾平凹的《废都》,庄之蝶身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文人敏感的觉察到社会种种黑暗,内心苦闷,找不到自身定位和精神依托,便只能寻求肉体的宣泄。他的一生折射了知识分子转型时期迷茫和颓废状态,废的不仅仅是“都”,更是“人”!“伤痕文学”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更是人们的强烈需求。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被称为“反思小说”。“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比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寻根文学,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丙崽的存在似乎毫无价值,然而他总是活着,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一种无力把握世界、无法表述自我、弱小无助浑浑噩噩的存在状态。他的长存不死,则象征了人类自身永恒的虚弱与渺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的需求影响下,文学开始走向市场化、世俗化。反映国计民生现实主义都市文学的出现,如《蜗居》。在展现善的一面,也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精神世界的迷失是造成自身悲剧的主要原因。涉及了贪污、房奴、婚外恋等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这体现中国都市化中都市人的心理特征,揭示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此间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的无奈,也有对现实社会价值理念的思考。

古代经典文学经过解读走上屏幕,如《庄子》、《论语》、《孟子》,促成了新时期小说多元并行的崭新格局。这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庄子》,庄子的思想可以解除现代人的困境,获得身心的自由,个人心灵的安静。

(二)影视方面需要的变化

有两首因“对越作战”而产生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它们竟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也是后人不能想象的。刚刚从一个痛苦、贫穷的年代走出来的民族,此时,无论爱国还是战争,都处于一种难以摆脱的自我感怀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人们对生活的看重渐渐高过了对政治的关心,赚钱正在成为多数人的第一要务。中国大陆兴起的留学、移民、到海外打洋工、出国投奔亲朋好友的狂潮,于是,《北京人在纽约》等电视剧应运而生。谍战片是新世纪的宠儿,敌人的形象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意识形态大大弱化,双方无非是各为其主,信仰不同罢了。比如《潜伏》,李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贪污、兢兢业业、无家室,却被人怀疑,排挤。其实,这些人物的结局才是悲剧,也是文艺作品最应关注且最具震撼力的地方。穿越剧一时也是洛阳纸贵,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为读者创作了新的阅读体验。同时因为人人都可以创作而导致了作品的良莠不齐。很多穿越小说思想性并不深刻,文学艺术性更是难以谈起。在《宫》《步步惊心》等剧热播的背后,人的文艺需要、经济规律代替了文化规律的支配作用,引起了市场的混乱。

三、优化文艺生态环境

中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精神领域危机的挑战,中国文学文艺需要转型,探索出一条符合人民文艺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文艺业是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下,似乎市场首当其冲,市场的浮躁和低俗倍受责难,市场出问题要从创作上找原因,什么样的文艺风尚引领什么样的文艺市场。另一方面,创作受理论引领、批评匡正。积极有益的文艺批评,既需要批评者的勇气和学识,更需要批评环境的民主与文明。[5]总之,作为文化生产的参与者,需要有自觉的担当和责任意识。此外,生态环境还必须允许分歧和竞争、鼓励探索和创新、促进独创性和多样化的文艺政策。这样文艺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优化,在正确的人的文艺需要下,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文艺才能会有更持久的魅力!

注释:

[1][5]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99,183.

[2][4]南方夜雨.琵琶乱弹中国当代文艺发展流变轨迹[Z].中国文学网

[3]赵俊贤.大跃进时期文学史论略[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2).

【参考文献】

[1]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2]吳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丹纳.艺术哲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5]姚文放.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J].文学评论,2010(1).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