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2013-04-29郝良峰张天雨
郝良峰 张天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中国东部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市场机制促使资本往资本收益率较高的东部聚集,东部特别是浙江省相继涌现了多个产业集群,随着企业间专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聚集效应得到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与东部不同,西部地区的产业对资源依赖较大,产业链组织模式不甚合理,产品加工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都是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区位商;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F427;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0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9-02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自由度大幅度增加,可流动要素逐步流向东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的专业镇等。不同于东部的产业集群,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则相对比较分散,产业链比较短,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农业所占比重偏大,工业结构多以资源开发密度大的重工业为主,如新疆的石油,贵州的煤炭,云南的铁矿石等,这导致西部地区多是资源依赖性产业,而且重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大,轻工业投资不足。重工业投入比较大,消耗系数比较高,且产业间的联系效应比较小,很难形成集聚效应。而且资源密集型产业大多是垄断性行业,受到国家的控制,市场机制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也是产生低效率的原因所在。下面以西部地区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四川省为例,通过计算其区位商来说明这一现状。其中Q代表区位商,ja和jb分别表示四川省和全国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情况;bm和bn分别表示四川省和全国的总就业人数,则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Q=。[1]通过计算,四川省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而食品、电气、通信设备等制造业的集中度不足,运输制造业和电气制造业的区位商还不及0.3,产业集中程度严重不足。可以想象,经济情况比四川省差的省份其制造业集中程度更低。
(二)产业供应链组织水平低下。西部地区的企业外包程度相对东部严重不足,例如以重庆嘉陵摩托为典型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大大小小几百个企业很多是自己生产零部件,而很少采用外包的形式,还有四川德阳的装备制造业、贵州安顺的航空制造业、重庆的机械制造业等都可以分解成包括螺丝钉生产企业、模具制造企业等一系列企业,然而实际上这些产业外包出去的部分很少,产业链比较短,从而导致产业链附加值比较低,整个生产效率低下,组织模式不合理。[2]
(三)民营经济发展力度不足。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最有活力的因子,但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融资渠道等都成为了民间资本介入的障碍,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直接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的工业为例,贵州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不高,还不到40%,这与浙江省的59.9%还相差甚远。
(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西部地区的总面积为686.7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总面积的71.5%,而且多高山和荒漠。面积的广阔和地势的特殊性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这也是改变一盘散沙式的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俯瞰中国地图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的运输干线显得稀疏而弯曲,2011年旅客周转量占全国的24.3%,货物周转量所占比例更低,为15.7%,这也预示了西部的贸易自由度是比较低的。[3]
(五)人才资源匮乏。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为21.9%,与东部地区的47.1%相差甚远,西部地区高校等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24.1%,比东部地区少了15个百分点。人才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聚集效应不明显,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另外,西部地区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合理,“岛状”的生产方式也使企业间不能共享劳动力资源,培训成本较大。
(六)西部市场规模较小。根据新地理经济学的理论市场规模较小使该地区缺乏对工业生产的吸引力,本地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加生产份额的关键因素。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在全国各地区范围内是最低的,东部地区人均GDP甚至是西部人均GDP的将近两倍,东西部差异最明显,从市场规模决定产业份额的角度分析也解释了东部产业聚集而西部产业分散的现状,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
二、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一直采取东西部平衡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三五”“四五”时期的“三线”建设,将一大批军工企业和装备制造业安顿在西部地区,并从东部转移了一大批企业扎根西部,不过这并没有产生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因为这都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缺乏市场机制。[4]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各种产业集群开始在东部出现,而西部产业集聚效应很弱,它们之中较多是资源依赖比较重、产业附加值比较低、资本需求比较大且投入产出消耗比较大的企业,是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群。
(二)资本流失。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资本流动的模型通常假设落后地区的资本边际生产率高于发达地区,而投资回报率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包括资源禀赋、投入产出比例、区域的技术水平、区域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5]中国东部地区是资本密集的地区,而西部地区资本比较匮乏,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创新能力差、投资信息不完善等,导致在西部地区的投资风险要高于投资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资本向东部聚集而非西部。
(三)劳动力流失。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诱导了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而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增加,东部地区的吸引力更大。另外,通过对贵州、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个别村庄调查发现,这些村庄年轻劳动力的去向基本一致,说明劳动力迁徙也存在示范效应。年轻劳动力的迁徙使东部享受到了人口红利的好处,而西部地区则遗留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西部地区培育产业集群的建议
(一)引入市场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东部地区贸易自由度的增大吸引了大量外部资本在该地区的聚集,企业的入驻带来了一系列的供应商和需求商,产业链附加值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吸引资本进入,东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而这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的。西部地区应当借鉴东部发展经验,突破传统观念,减少政府干预,调整产业结构,从资源加工型为导向的工业化转向以制造业为导向的工业化,并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企业区位的选择。
(二)增强本地企业产品竞争力。由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产品竞争力不足,所以西部地区应当结合当地情况适当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地生产企业,一方面增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外部资本进入。随着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和外部资本的进入,企业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专业化生产得到强化,产业链得到延长,产业附加值增加,聚集效应开始显现,规模经济的正外部性发挥作用。[6]
(三)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效应。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表现出“小、散、广”的特点,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政府应当采取优惠的税收或低廉的土地成本等政策吸引外部大型企业进驻,并引导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进入以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效应,企业大量的入驻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有助于拉动当地的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并将其在东部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递到西部,保证了工业企业劳动力的供给,从而振兴一方经济。[7]
(四)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索罗模型将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技术看作一个地区长期增长的因素。西部地区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鼓励自主创新,增加科研支出,制定留才政策,同时进一步支持重庆、西安等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地区以形成西部地区的技术高地,从而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从而提高整个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8]
(五)政府要发挥相应的职能。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以“三化”协调发展为主,而三者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城镇化可以很大程度带动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源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扩大市场规模,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增加产业份额,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其次,政府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内部之间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之一,企业需要承担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东部要高,内部要素流动不充分增加了地区间的交易成本,企业的区位呈现点状的分布。因此,政府应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物流等服务业,增强内部要素的流动性。[9]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76-177.
[2] 邬义钧、邱钧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 Masahisa Fujita, Paul Krugman, Anthony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1999.
[4]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561-582.
[5] Webber, M . Rates of Profit and Interregional Flows of Capital.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7: 63-75.
[6] Porter,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acmillan,1990
[7]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蔡绍洪、徐和平等.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发展的演进机理及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07,(05).
[9] 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