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3-04-29林莉萍
林莉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知识,以解决他们在作文中的难点,做到用我“手”写我“心”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无论是课堂内的阅读,还是课外的阅读,都可以使学生获得认识的能力。从小学语文的范文中可以认识和积累的东西很多,如作者的写作方法、语言等。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就可以不断把范文中蕴含的这些东西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一、找准切入点,引起共鸣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做某一命题的作文时,不是没有材料可写,就是无话可说。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将文中的事件、事物与自己的生活见闻相联系,引起学生共鸣。学生们有时会自言自语:“唉!这事我也做过。”“我也有……”“我也看见过”等等。如在教学第五册教材《吹泡泡》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你生活中的有趣事,什么时候的事?都有谁参加了?你们是怎么玩的?你的感受是什么?”孩子们模仿着文中的语句、表达方法等就开始说开了。通过这样的讲说结合,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作文是有材料可写。
二、学习表达方法,积累写作知识。
作文是借助语言表情达意的,语言的组织、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明确作者写什么?分几部分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表达感情?以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作知识是随文章一起呈现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什么?还要引导学生去认识作者如何开头,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结尾等。如在教学第五册教材《锡林格勒大草原》一文时,作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出了大草原静态的美丽,尤其在写草原上的野花一部分非常精彩。我让学生反复品读,理解写作的方法——总分,接着给学生出示一个练习,让学生填空。“操场上的同学可真多,丢沙包的——————,打乒乓球的————————,踢毽子的————————,跳绳的——————————,真是热闹极了!”学生通过读写结合,不仅积累了语言,更积累了表达的方法,学到了一定的写作知识。
三、反复品读,积累语言。
作文是借助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语言的积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的语言呢?
1、语言的拓展。 语言的拓展是用一定的句式,让学生以课文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增补句子成分,是句子变得生动、形象、集体,内涵丰富。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为了弄清作者应用了哪些优美的句子来描写初春的景色特点,我设计了下列练习: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黄色嫩叶的)柳丝。( )草,( )叶,( )花,都像( ),形成了( )的春天。
通过读文,填空,学生积累了语言,为今后写春天的景色特点奠定了基础。
2、在比较中积累。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在比较中理解词句,积累词句,能提高学生作文时准确用词、用句的能力。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我让学生进行比较:
A.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燕子。
B.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通过比较,使学生懂得,在作文中准确的用词造句,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学生在作文时锤炼语言,提供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全局作文的观念,除了做好某一题目的全过程知道外,还要对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