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2013-04-29来锦秀
来锦秀
摘 要: 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往往受兴趣支配,年龄与兴趣有明显的关系,年龄愈大,对绘画的兴趣越具体。文章认为,在培养幼儿对绘画兴趣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运用活动(看、做、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3.丰富幼儿的生活。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画兴趣 培养方法
一
美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说:“美术是依据人的本能,做为人生活在社会的根基。而重视绘画创作活动的教育便是全面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孩子绘画,必须从培养绘画兴趣开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像催化剂一样,不断地促进幼儿实践、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因此,根据“规程”有关精神,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美术的一项首要任务。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这就需要老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
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往往受兴趣支配,年龄与兴趣有明显的关系,年龄越大,对绘画的兴趣越具体。教学中我体会到幼儿的绘画兴趣发展大致为:
1.无意性阶段。幼儿从一岁或一岁半开始,就对胡涂乱画产生兴趣,这一阶段,他们对美术缺乏目的性,不会作意志上的种种努力,完全依靠外界环境和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适当刺激。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想画出什么,而是喜欢那种乱涂乱画的活动,三岁左右,我们会偶然发现他们的涂写动作与纸上的符号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联系。
2.有意性阶段。这一阶段大约可分为两个年龄段:
一是基本图形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能凭兴趣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他们的画看起来有点规划。四、五岁幼儿基本上都属于这一阶段。到了这一阶段的后期,幼儿的绘画兴趣的有意性更加明显,他们基本上都能随意地画出各种长度的线条,并能用这些线条画出一些基本图形。
二是涂绘兴趣阶段。五、六岁左右的幼儿基本上能有意识地作画了。这时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画一些“象征性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被幼儿用来代替自己所喜欢的或认为重要的某些东西,如人、树林和动作等。
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美术兴趣与年龄、生理特征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运用活动(看、做、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刚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么一回事也不清楚,因此,我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使之对绘画产生兴趣。开始时,我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观看幼儿园墙壁上的大幅图画,告诉他们这是老师画出来的;带领他们看大班幼儿画画的情景,使他们知道小朋友自己也能画画,就会感到惊异,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告诉他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学会画画,经过练习一定会画得好。
初入园时,组织幼儿学画,只要发给他们的纸和笔,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尽情地自由涂抹就可以了,不作任何要求。还可以发给孩子粉笔,让孩子在地上画,如果怕孩子弄脏环境,责怪孩子,就有可能扑灭孩子作画兴趣的火苗。另外,给幼儿画画用的笔,色彩比较鲜明,线条比较粗壮,纸适当大一些,厚实一些;主要目的是练习手指、手腕的动作,使其知道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使其在涂抹中得到满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教师可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逐渐有意识、有目的地画出一定的线条,如:教师先在纸上画出小兔,让幼儿画一些竖直斜线,表示“青草”的形象,还可以画个花伞,让幼儿画上几条斜线,表示“下雨了”的情景。教师对孩子画画应以鼓励为主。注重幼儿原有水平,不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对画画保持持久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
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在幼儿能够用笔和纸参加绘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使用其他工具材料,进行有趣的绘画活动,如可以让幼儿拿教师制作的橡皮、肥皂、土豆、萝卜印章,或用笔帽、牙膏盖等蘸色盖印在纸上;也可以教幼儿将纸对折后打开,再用水彩颜料在一个折面上画出花纹,随后立即将另一折面接折印对折,压印一下打开。在这样简单而有趣的绘画活动中,幼儿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具材料,欣赏到各种艳丽和各种有趣的形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学画兴趣因此提高。又如:组织幼儿开展泥贴画、 彩纸贴画、树叶贴画、废旧材料贴画等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启发,就会发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能够满足幼儿尽情表现的欲望,利于智力开发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
3.丰富幼儿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画画也是艺术,要教孩子绘画,必须引导他们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开阔视野,丰富感性知识;在语言贫乏或不易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会激发幼儿用画把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欲望。如带幼儿去附近的商店、车站、小山上看看,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孩子们就能画出许多自己感受到的事物的画面,提高绘画兴趣。
工作中,我发现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应注意两个问题:①教材难度要适中,注意针对性。教师安排美术活动时,要求使大多数幼儿稍加努力就能完成,难度不能偏高、偏低,根据幼儿接受力和发展水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安排绘画内容,才能使他们的兴趣相对持久。②教师对美术活动兴趣要浓。教师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态度和热情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如果教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同幼儿一起参加美术活动,他们就会因教师的言传身教积极性更高。反之,将会影响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廖秋莎.激发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潜能[J].新课程,2012(9).
[2]许凉凉.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