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
2013-04-29马亮亮
马亮亮
摘 要: 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例,简述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兴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可以解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容易因为生物的抽象性特点而陷入模式化学习的误区,没有半点变通。教师就要根据这种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调整。比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稳态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自顾自地在上面讲,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教师可以改变一下自己讲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中心,学起来会更加主动,效果也会更加理想。又比如,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总结出对学生来说的难点和困惑点,再针对这些点围绕学生订立一个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方案。这并不是纵容学生,而是找到一种契合他们学习状态、实现双赢的教学方案。
二、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生物这样的生命科学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一方面因为实践得到的数据容易让人信服,能加深学生印象,另一方面实践操作相比枯燥的讲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说的实践有很多方法。比如课堂上可以带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培养皿菌落、观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之间的差异;课堂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或农田,观察生物多样性、实验使用标志重捕法等生物学科考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一些,再者就是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生物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再者就是要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这些调查可以以课题的形式展开,先分组,分组由教师进行,不过不是随意分组,而是要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根据他们的长处与不足之处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当他们组成一个组时就会互相协助,取长补短。这样一来大家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又可以感受到互相协助的重要性。这看似与生物教学没什么太大关系,其实是为学好生物做铺垫。一旦学生的兴趣被引起,那么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就相对简单了,所以一定要尽量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三、优化教材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个大课题,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时时以此为重点。在教材方面,大纲是教师个人无法选择的,但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在保证考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拓宽,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接触高中生物,这并不是“越级”,而是充分显示了教师对教材掌握的准确性。在准备上课素材的时候我们必须选择一些相对新颖的方法。学生对这些形式更有感触,并渐渐培养出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还有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相当重要,像生物这样的课程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需要学生总结规律,用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方法促使自己更简单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知识。当这三点相结合时,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
四、利用硬件教学设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之外,还要借助外部的硬件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实验器材等。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多途径的,在利用硬件设备的时候,教师需要配合实验设备的使用将教学知识点顺带教给学生。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使用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一些微妙的容易被忽略的知识就要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这样再结合教师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就会对学生物感兴趣了。
五、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有的教师觉得课外活动完全是在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完全是做无用功。其实不然,课外活动和上述所有做法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这些适时的课外拓展活动是相当有用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课外活动的方案有很多,例如参观生物科技博物馆、订阅相关生物杂志、制作生物标本、参加答辩活动等。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使平时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渐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六、结语
作为他们的引导者,教师有义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此一来,生物新课改才能更顺利地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化桥.感悟教学艺术——把课讲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1).
[2]刘文.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6).
[3]肖国琴.比喻在生物教学中的妙用[J].中学生物教学,2003(3):24.
[4]钱幸红.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J].生物学教学,200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