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构想

2013-04-29赵松岩

考试周刊 2013年95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小康社会知识点

赵松岩

一、教学理念及理念依据

1.教学过程遵循的逻辑是心理逻辑。

2.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的生活和已经知识与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注重与社会时政热点的联系,在认识、体验中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3.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4.尽量设置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因为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自主参与度不够。为了避免学生在本节课上产生学习倦怠,所以把课堂学习交给学生。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能表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学生理解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3)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的信念。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教学难点:

①本课教材内容有65处学生学习的生词,必须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性很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②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的信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体验式活动导入:三位学生参加的体验式活动“前进”导入新课。

(1)活动形式:教师安排3名学生(三名学生的座位相隔要远)三次完成“前进”的指令。第1次,教师口令:前进。三名学生活动,教师和其他学生观察三名学生活动。然后三名学生回到座位。第2次,教师口令:前进到讲台上教师的身后。三名学生活动,教师和其他学生观察三名学生活动,然后三名学生回到座位。

第3次,教师口令:三个人到某处集合,然后循着最近的路线走到讲台上老师的身后。(三名学生集合后,可研究前进的路线。)

然后三名学生回到座位。

(2)学生总结(个别发言)

①三次“前进”的不同结果是什么?

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老师引导全体学生得出结论:目标在人的行动中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对人的前进方向和速度有重要作用。教师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全国人民共同完成的,更需要一个这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师板书课题: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分析课题:关键词:共同理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二是实现,即怎样实现?所以本课书分两个框,本节课学习第1框(PPT第2页)

教师板书: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师引导学生看框题题目,并提问:我们是指谁?——学生在书上标明:我国各族人民。

2.授课

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

布置学生看书,根据教师提示,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明确后,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活动二: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师生共同完成第一目的学习。

第一次引导学生看书:看目题,并提示思考:有几目?通过目题找出三个关键词(PPT第3页)。

第二次引导学生看书:看第一目,思考我们要学习几个知识点?(PPT第4页)

分析两个知识点:

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PPT第6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关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34。党的基本路线P37。经济发展目标P91。

教师解读重点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五位一体”的建设,“和谐社会”贯穿在五位一体建设中。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第三个知识点:实现共同理想与实现最高理想之间的联系。

活动三:情感升华:“共同理想离我们远不远?”(PPT7-10)

学生畅谈:从小到大生活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谈起(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得出结论。

活动四: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解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上个世纪末,中国人的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历史跨越。P115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党的十八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P116

活动五:学生自主学习第三目“共创和谐伟业”,并归纳知识要点,教师做简单讲解。

活动六:梳理共同理想、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活动七:课堂检测

多媒体展示:中考链接“吉林省2011年中考题第18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某班开展了以“迎接‘十二五”、“共创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十一五”创辉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五年。这五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

请举出一个“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具体事例。(1分)

[“十二五”谋新篇]

“十二五”规划被冠以“民富五年”之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新目标,而且是亿万中国人的新愿景。

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材料中的“新目标”和“新愿景”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写出其中两项具体内容。(3分)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今后五年,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社会将是一番怎样景象?(3分)

三、教学反思

1.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科理论积累,做到备课有高度,上课有深度。本次教学设计在一些重要理论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理论层面认识不到位,使得教学设计不顺畅,理论上还存有疑点,影响课堂教学的深度。

2.忽略课程资源的积累,做教学设计时,临时收集、整理资料,例如,临时搜索了11月16日《焦点访谈》及《决定》的相关资料,匆匆浏览,就用到教学设计中,使得教学设计不够精致。

3.PPT技术不熟练,PPT资源不够丰富,使得制作的PPT形式上不精,内容上不细。

4.平常就应该加强学科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主动积累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操作,才能使教学设计变得更从容,内容更精致,形式更美观。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小康社会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