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3-04-29范丽娜
范丽娜
摘 要: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教学研究还相对滞后,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近年来,小学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定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做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二、课堂提问整体优化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都是关系教学成效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方面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贴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灌输式的)方式。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设问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课堂气氛沉闷,或者相反,课堂表面热烈实际却一无所获。还有的教师自己闭门设计好了问题与答案,却与学生的实际不符合。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的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接着,教师乘势上课。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生字词。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高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高能力。
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峰.试论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用的体现[J].
[2]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
[3]徐杰.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