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2013-04-29马玲玲

现代语文 2013年10期
关键词:阐释隐喻

摘 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 隐喻 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一、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一)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惯中,豺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重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一特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甘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堡垒”在词典中的解释:①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②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因为作防守用的建筑物一般是非常坚固、难于被攻破的,可谓“固若金汤”。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人也是非常固执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喜欢一意孤行。一个是物质上的坚固,另一个是思想上的顽固,两者在“牢固”这一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所以,人们就用指“坚固的建筑物”的“堡垒”通过隐喻机制投射到了指“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人”。

“甘苦”在词典中的解释:比喻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甘”和“苦”是两种相对的滋味和感觉,味道的“甘苦”可以通过人的味觉系统直接感知。比如当人的舌头接触到甜的食物时,往往会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而接触到苦的食物时,往往会产生痛苦的心理感受。于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将具体可感的“甜和苦”与抽象的“美好和艰苦”联系在了一起,通过隐喻机制喻指“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这也是基于两者在特征上的相似性。

类似词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如:

(1)看起来这封建堡垒、老顽固,还得不断地攻着点儿!(魏巍《东方》)

(2)只因打了仗,你们一同出来,患难相救护,疾病相扶持,这种同甘苦、相感激的情感的积聚,便产生了一种很坚固的友情。(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

显然,这些经过隐喻机制取得新意的词,用在句子中后,能让人由它们的本来意义生发联想,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使话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 功能相似的隐喻

功能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功能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以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理解、对待不熟悉、较为抽象的事物。以“包袱”一词为例:旧时,人们在外出的时候多半会带上用布包起来的包袱,往往使行动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包袱”就成了影响人们行动的负担,一种具体的、有形的负担。而平常所说的“某种负担”是一种虚化的概念,它是无形的,在不同的语境中,指称对象可能也不同。但这种无形的负担跟包袱之间具有功能上的相似,即给人以压力。于是,人们就以此为基点产生相似联想,用具体的实物“用布包起来的包”来喻指抽象的概念“某种负担”。类似的词语也有很多,如:“把柄、膀臂、材料、巢穴、藩篱、根基、骨干、牢笼、阶梯、领袖、羽翼”等。以下面的词语为例试作阐释:

1.牢笼:关住鸟兽的东西,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儿就应该在海洋中自由遨游,鸟儿就应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也是一样。当笼子或其他东西把鸟兽关住后,它们就失去了那种自由,受到了束缚。同样,当人被某些事物束缚住之后就很难伸展拳脚,容易为其所困。所以,基于“给人或物束缚”这样相似的功能,“牢笼”由指关鸟兽的东西隐喻为束缚人的事物。如:

(3)我们一起从那个牢笼里冲了出去,对那种优裕富足的生活视如粪土,毫不可惜!(陆文夫《一路平安》)

2.体制:①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②文体的格局;体裁。

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要根据“组织制度”来组织、安排其内部的机构甚至是员工的岗位;文体的“格局”也就是文体的结构方式,作者是根据文体的格局来安排文章结构的。因此,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之处便是它们都是一种结构,一个是指国家机关等的组织结构,一个是指文体的结构,两种结构分别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相似的功能。如:

(4)赋、比、兴以体制言:赋者直抒其情,比者借物言志,兴者托物兴辞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

(三)关系相似的隐喻

关系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发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投射。以“唇齿”一词为例: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形象地说明了“唇”与“齿”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以这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为相似性,人们用身体上的一部分“唇齿”来喻指抽象的“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类似的还有“伯仲、冰炭、骨肉、雌雄、琴瑟、参商、黑白、手足、天渊”等,具体结合以下实例分析:

“冰炭”:比喻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冰”融于水,“炭”熄于火,正所谓“水火不相容”,冰与炭也是难以彼此相容的“敌对者”。以“难以相容”这样的关系作为相似点,具体实物“冰炭”隐喻为“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

“骨肉”:①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②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和“肉”本是构成身体框架的基础,对一个人的存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家人都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是自己永远的牵挂者和坚强的后盾,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之间的关系是血浓于水、不可分割的。基于对人的重要性这样的相似关系,骨肉隐喻为“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并引申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此类词在文学作品中也比较常见,如:

(5)至于给你们说和的事,小胖子说非有老李不可。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老舍《赵子曰》第十二)

(6)他借用两首台湾诗人的诗歌,强调海峡两岸统一,以骨肉相连的诉求打动台湾民众。(北大语料库)

(四)行为相似的隐喻

行为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行为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发生了跨空间的投射。以“栽培”为例:“栽培”本指种植、培养,对象一般是农作物,人们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劳作过程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同样,培养和造就人才也是如此,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使其学有所成,有所作为。以行为和结果上的相似性为基点,人们用熟悉的种植、培养农作物来喻指培养、造就人才。这样的联合词比较常见,如:“熬煎、爆炸、庇荫、鞭策、哺育、沉浮、冲击、打造、点染、动荡、堆砌、泛滥、消化”等。下面以“熬煎”和“消化”为例具体分析:

1.熬煎:比喻折磨。

“熬”是把食物放在水里煮,“煎”是把食物放在油锅里加热,都有极力磨难之意;“折磨”是指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要历经同样的艰辛和磨难。基于“使受磨难”这种动作上的相似特征,“熬煎”由对食物的磨难经过隐喻投射喻指对人或物的“折磨”。如:

(7)她无日无夜不在痛苦中熬煎。(梁斌《播火记》)

2.消化:①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变为能够融解于水并可以被机体吸收的养料。②比喻理解、吸收所学的知识。

食物从进入口内到转化成养料需要一个过程,即“消化”,消化后得来的养料可以满足人体内各部分的需求。同样,学习知识并把知识融进脑中,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需要一个过程,过程完成后所得到的也可以为己所用。两者在所经历的过程和取得结果的效用上具有相似性。如:

(8)焦田给他们念,他们一句一句地听,一字一字地记,一点一滴地吸收和消化。(浩然《艳阳天》)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类阐释可以看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诸如“堡垒”“消化”“牢笼”等词语,它们的意义都经过了从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隐喻投射。这种以“相似性”为基点的隐喻机制已渗透到了人们对词语意义的迁移性理解中,对我们更好地把握、运用这样的词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司徒允昌.试论联合式合成词的构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周光庆.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

[5]吴振国.现代汉语中的粘合式联合结构[J].语言研究,2004,(1).

(马玲玲 河南郑州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53000)

猜你喜欢

阐释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体演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韩世界遗产地(点)解读及其实践对比研究
论登慈恩寺塔诗阐释的演变
论“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诗性的追溯
阐释学视角下的《正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