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关系和问题行为
2013-04-29段宝海
【摘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同伴提名法、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的父母评定问卷对白银市两所乡村小学的205名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被同伴的正提名与其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母亲的理解呈显著正相关,而被同伴负提名的情况与其父亲的拒绝和母亲的拒绝、严厉惩罚、偏爱,以及其冲动、多动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 问题行为 EMBU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06-02
1.问题提出
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2]。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管教和监控预示着儿童的同伴拒绝和学业失败以及更多的反社会行为;社交不良的儿童及其父母也认为,他们的关系缺乏支持。 Weis & Lovejoy 认为母亲对儿童不同的情感反映和期望状态会影响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等[3]。Clark & Ladd 认为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儿童是否能成功的处理同伴关系以及是否能比较顺利地加入某个团体[4]。本研究以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的乡村小学为研究对象,着重了解农村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问题行为和同伴关系。
2.研究方法
2.1被试取样
选取白银市2所乡村小学的205名10岁至15岁的儿童及其父母作为被试,总发放205套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8套,有效回收率为91.7%。被试中,男童88名,女童100名;年级分布,四年级占总体的39.3%,五年级占总体的40.5%,六年级占总体的20.2%。两所小学均坐落在郊区,90%的学生家长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
2.2研究方法、工具和程序
2.2.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本研究施用的是由岳冬梅等人修订的中文版。该问卷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父亲分量表有六个因子构成:FSS1情感温暖理解,FSS2惩罚严厉,FSS3过分干涉,FSS4偏爱被试,FSS5拒绝否认,FSS6过度保护。母亲分量表有五个因子构成:MSS1情感温暖理解,MSS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SS3拒绝否认,MSS4惩罚严厉,MSS5偏爱被试。各个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研究施测过程中,由班主任配合研究者施测,对理解力相对较低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个别题目上予以详细的解释,而对理解能力相对较高的五、六年级小学生则予以集体施测。
2.2.2 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评定问卷。该问卷包括六个维度,问题行为分别包括:P1品行问题,P2学习问题,P3心身障碍,P4冲动多动,P5焦虑,P6多动指数。问卷采用四级评分制,从来没有计0分,稍有计1分,相当多记2,很多计3分。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评定问卷是比较成熟的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该问卷通过发放给学生家长施测,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家长采用研究者提问的方式完成问卷。
2.2.3 同伴提名法
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让参加调查的每一位儿童在纸上分别写出三位在自己班上最愿意交往同学和至少写出一位在自己班上最不愿意交往同学的名字。把每位被试的正提名、负提名依先后顺序先加权,然后再换算成标准分。
2.3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矩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儿童的品行问题与FSS1、FSS6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FSS2呈显著正相关;与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较多有:FSS3、FSS4、FSS5、MSS2、MSS3、MSS5;身心障碍与FSS5、MSS2、MSS5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焦虑与FSS5、MSS2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在多动指数上,FSS5、MSS1、MSS3、MSS5与其呈显著正相关。
3.2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及其父母教养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儿童被同伴负提名的情况与其冲动多动呈显著性相关。从表3中可以看出儿童的正提名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FSS2、MSS1呈显著正相关,而儿童的负提名则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FSS2、MSS5呈显著负相关,与FSS5、MSS3、MSS4呈显著正相关。
4.讨论
儿童与父母以及同伴之间的交际基本上构成了儿童的人际交际圈。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为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早期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5]。在验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呈显著性相关,如父母双亲对儿童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以及过度偏爱;父亲的漠视和母亲的过度控制与儿童的焦虑状况之间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父亲的过度惩罚不利于儿童的品行发展。
同伴是学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作用者,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发展。被同伴拒绝、忽视的儿童,以及在处理同伴关系时属于矛盾型的儿童,心理发展会存在一些障碍,相应会出现一些伴随的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冲动多动的行为问题往往会导致同伴的厌恶及疏远,“父严母慈”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受同伴的接纳,而那些在家庭中被父母拒绝否认的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往往也会受到忽视排挤。
参考文献:
[1]俞国良,金东贤.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4):608-610
[2]万明钢,王亚鹏,王舟. 5—7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社会行为与其母亲教养方式. 心理科学,2001(5):621-622
[3]Robert Weis & M. Christine Lovejo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Everyday Life: Emotion—Congruent Bias in Mothers?蒺 Reports of Parent?鄄Child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2002(1):216-230
[4]Karen E. Clark & Gary W. Ladd. Connectedness and Autonomy Support in Parent?鄄Child Relationships: Links to Children?蒺 Socioemotional Orienta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0(4):485-498
[5]刘金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第2版: 325
作者简介:
段宝海,男,1982年9月出生,甘肃景泰人,讲师,现就职于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