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课改课堂中动静结合的教学艺术

2013-04-29蔡鸿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蔡鸿波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给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和生机,在提高教育效能、培养学习习惯、拓展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45-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给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和生机,在提高教育效能、培养学习习惯、拓展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由山东杜郎口中学发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讲学稿模式是很有代表性的,很多学校、大多老师都把这种教学模式搬进了自已的课堂,并加以丰富、完善和创新,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我也有幸参加了山东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听了很多学校一线老师的课改示范教学,大多数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和经常方式。这说明师生已有了课改的意识,初步能积极“动”起来,颇令人欣慰,最起码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生成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质疑、创新能力、团队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竞争意识等方面,均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也注意到,一些老师的课堂过分强调这种模式,看起来生动活泼、热热闹闹,一节课从创设情景开始,到课堂小结结束,设置了大大小小的很多问题,不管难易程度,都交由小组讨论,经过一番讨论,达成共识,之后组间交流,至于问题本身有没有讨论的价值、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学生都说了些什么,有多少学生参与,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谁也听不清。一阵热烈地讨论之后,教师喊停,小组学生发言,有些只是发言学生的个人观点。这种看似落实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参与“动”起来的课改课堂,却只是教了几个“塔尖”学生,实则是在“做秀”乃至“瞎忙”,其效果恐怕只是在“专家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上漂浮了一些漂亮的肥皂泡而已。因为,新课改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而不是注重少数学生的专业发展。

我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该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就大胆交给学生,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畅所欲言,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即我们口头上说的让学生都“动”起来,这里的“动”不仅要有“温度”,更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是绝对的动、内外合一的动、全部的动;是团队的动、个体的动、共同的动;而不是表面的动、少数的动、形式的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合一,全面兼容。从而解决课堂上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软环境上的瓶颈制约,营造学生学习的福祉,树立课改课堂的丰碑。学生独立思考能完成、能掌握的知识,就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思考,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效度和信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掌握课改课堂中“动、静”结合的艺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既要能主动参与,又要能静思默想,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践行学习的主阵地、汲取知识的主战场、提高素养的大学堂、彰显能力的大渔场。使高效率打造课改课堂,敢创新催生自我模式,谋双赢创造师生新角色,新思维诠释学生好未来。

课堂上的“动”,就是指有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的酝酿提出和充分讨论、情景的适时创设和启发引导、动手的实验探究和思维观念的交流、是什么的知识性和为什么的目标性的融合、怎么做的知道性和创新做的主动性的嫁接等,这应是新课改的风向标。让学生动起来,将“动”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学生躯体和思维的细胞末梢,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动,在共同参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共同商议,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疑惑,形成生疑、质疑、释疑又生疑的良性问题循环。只有首先让学生在行动上动起来,让他们融入集体,学会与人交流,学习听取别人的见解,才能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本文中所说的“动”,就是指课堂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指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孕育新课改“学”与“问”的“双黄蛋”课堂,谋划新时期“教”与“学”的“双引擎”动力,凸显新课堂“教”与“育”的“双轨道”效能,刷新新学堂“知”与“行”的“双运行”轨迹。这种“动”,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变数,既是感悟“仿生”到“创生”衔接“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的触发点,同时也是体验“生命”到“生本”拓展“生存”的“三生空间”发展实践点。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跨越发展必将起到树标杆、谋共赢的羊群效应。

(1)学生个人独立操作的条件和时间不充足时宜“动”。

有些知识的归纳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的,或是经过多次的重复实验和计算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时间明显不足,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组内分工的方法,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数学中统计知识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当组内有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策略而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或争议时宜“动”。在遇到某个问题时,由于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解法和结论,当他们为自己的解法和结论辩解或产生争执时,应及时在组内交流讨论,相互指出解决问题的长处和不足,明确了正确的方法,同时他们也觉得自已被尊重,提高了他们产生很多新问题的积极性。

(3)当学生在某一节课或某个问题上出现较强的表现欲望时宜“动”。

受情绪及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发现学生有时在某一天或某一节课上特别灵敏,表现突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涨,自我表现欲望强烈。这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不要受既定教学方案的约束,随时调整计划,把时间和课堂及发言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一吐为快。也许就是这样一节课,也许就是这一节课学生的智慧火花,会点燃整个教学,会是一个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也许从这节课开始,他们的质疑水平会上一个台阶。

(4)遇到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时宜“动”,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大胆说出来,说给本组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听。这时的学生也可大胆到黑板前,把自己的所想结合一定的板书讲给学生,哪怕它是错误的,也终归是自已的想法。在他讲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可向他发问。

(5)一些公式、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宜“动”,有时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索某个数学图形的性质或是揭示某个计算公式、某种规律的形成思维过程,可采用分组实验或讨论的方式,便于学生互相提示发现和总结,感受成功的愉悦,争当小组的主人。

(6)当解决问题的答案不统一时宜“动”。当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出现意见分歧而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方案最佳时,可让他们阐明自己的方案和理由,并试图让别的学生接受自己的方案,在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时通过分析比较,获得最理想的答案。如语文教学中对文章分段或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的理解等。

课堂上的静,这里的“静”是指学生个体的“动”、慎独的“动”、悄悄的“动”,是相对的、辩证的、表面的“静”。就是指学生静下心阅读教材内容,独立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多年来,我们都习惯于读书要静心,要有静的环境,都强调了一个“静”在学习和获取知识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时候,只有让学生静下来,静思默想,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活起来,才能认真地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成长自己。静思默想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时是其他任何学习方式都有无法替代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都是在静思中产生的,而且这种学习的方式将伴随我们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

(1)新授课的第一次预习时宜“静”。学习新课时,很多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会布置让学生先预习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这时应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教村内容,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并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和不懂的知识,勾画出来,先行思考并期望在下一个学习环节中去解决。

(2)对于课堂中老师或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容易解决的问题宜“静”。一些老师凡提出问题,就交给小组讨论,不管它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和价值。其实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或者老师考虑大多数学生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回答,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否则,形成的结果是一些学生对自己思考的问题总缺乏自信心,不敢确定正误,在考试检查时容易将对的答案改错,同时也会形成“一哄而起”的“假动现象”。

(3)对于一些创设的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或是经验型的问题情景宜“静”。有些生活中常接触的或是稍微动脑便能想到结论的问题情景,可由学生在大脑中搜索,凭借生活经验或是个人印象便能回答的,就不必让学生去讨论,既费时又没有多大效益,相反还造成了课堂中的思维惰性,课堂中最宝贵的二十五分钟,上课前紧绷的思维在这个环节就松弛下来,适得其反。

(4)对于一些重复训练的题目宜“静”。各科都有这样的训练,有的是为了加强提高,有的是题目过难,有的是为了预设一种情景。只有让学生静下来,翻开已有的记忆和经验,对所学内容按照“知识路线图”进行搜寻,以求独立求解,加深理解,提高素质。

(5)课堂小结环节宜“静”。在这一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静静回顾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或通过教师提示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对本节所学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使知识条理化,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挂在我们嘴边的让学生课堂中“动”起来的“口头禅”,由此看来,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外在的肢体上的动,最主要的还是思考怎样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才是课改中真正对“动”的准确阐释。我们如何做到“动”与“静”恰到好处的无缝对接,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使他们不但愿意主动和同伴、老师交流,还能在这种友好的交流中积极思考,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并能有所突破和创造,并形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实现传统讲堂“广种薄收”的“假象动”变为现代学堂“量少质优”的“实质动”,达到一个学生具有点状发散性思维、线性放射性思维、网状创造性思维的“三种思维”空间,一个课堂具有规定动作、常规动作、创新动作的“三种动作”平台,一个教师具有教学硬着陆、教育软着陆、引领强着陆的“三种着陆”方式。这才是新课改烽烟浪尖中最迫切解决和尽快掌握的一种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2011.

[2] 肖川,主编,欧阳新龙,编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