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出《白菜汤》的真“味道”
2013-04-29
初读《白菜汤》,是十六年前参加南京市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的时候。
那是一九九七年暮春的一个下午,我们一群参评的年轻人集中到慈悲社的市教研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来到不远处的南京神学院。放下行李后,就到一间小屋里。教研员讲了封闭独立备课的要求,便给我们一人一张纸,上面印的就是屠格涅夫撰写、巴金翻译的《白菜汤》。不到五百字的微型小说,我一下就看完了,但立刻就懵了,这小说到底要表达什么呀?农家寡妇在失去心爱的独子后为什么要喝白菜汤呢?
那时候是没有手机的,更别说网络了,但那时参赛的人可以互相交流。回到房间,我就把文章给同室的姐妹们看了,她们也一头雾水。我们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基本上就是农妇家境贫寒,特别珍惜盐这样的物质,而地主太太不懂得珍惜。然后我一个人到楼上的阅览室(里面只有桌椅),找了个临窗的座位坐下,开始备课。陪伴我的唯一的参考书,是一本银灰色封面的《现代汉语词典》。
窗外树阴森森,神学院里有一种别样的安静和庄严。我先梳理好了字词教学的内容,然后按照一般的教学思路(梳理情节,了解内容——分析形象,归纳主题——品味语言,拓展延伸),写好了教案。可这教案根本就说服不了我自己,我只好对着窗外发呆。
第二天上午,我们步行去了人民中学,在二楼的会议室等待上课。我于是继续品着《白菜汤》,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作者写一个农妇在巨大的丧子之痛下喝白菜汤,真是表现她的穷吗?为什么除了“漆黑的锅底”和“稀薄的白菜汤”,便再没有相关她生活的描写?这两个短语足以表现她穷吗?或者为了表现农妇珍惜盐的节约精神?可因为穷而看重物质,是不得已啊,这算什么美德呢?诚然,俄罗斯内陆的某些地区,盐是稀缺而珍贵的,但毕竟是生活必需品,人不至于爱盐胜于爱子吧?就算这小说并不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只是表现农家寡妇与地主太太因不同的生活地位而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这似乎从文中一句“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和最后一句“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里可以体现,但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农妇在乎盐,地主太太不在乎盐?就是贫苦的人懂得生活资料的价值,而有钱人不当回事?就是对不同地位人的命运的感慨?这也太不近情理,不合人性了吧……想得头痛时,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伙子走进来,问我哪里能找到小黑板,我便穿过那个带洗手间的小走廊,到隔壁办公室,跟一位老师要了块小黑板给他。
轮到我上课了。这课真不知道上的什么,只记得电风扇吹起了我放在老式投影仪上的玻璃纸,我只好下台去捡。回学校的路上,我有点沮丧——每上完一节课,我总会有很清晰的自我感觉,而这次的感觉很糟糕。虽然课是按部就班地上完了,但对文本的理解不深透就贸然上讲台,哪里能有好课?哪里能有好感觉呢?不过,我还是很感激这次的封闭备课,至少它逼得我正视自己,催得我更上台阶了。
可能是因为其他评选项目的分数比较高吧,我还是评上了这届的“优秀青年教师”,但这碗“白菜汤”偶尔还会引我默想,似乎总含在口中,难以下咽。
以后有了网络,我查找资料后得知这篇文章是某版本教材里的课文,看别人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似乎也跟我当年差不多,但我总不能释怀:这《白菜汤》的味道,不能只是盐的味道吧?
今天,想起旧事,我又找来《白菜汤》,静静细读,慢慢品味,似有所悟。
原来《白菜汤》的味道,是高贵的顽强,是在灾难面前生存的勇气。文章开篇交代“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这是多么可怕的打击啊!农妇丧夫,她已经被生活狠狠地甩出了幸福圈,再失独子,那简直就是被重重扔进地狱了。推想一下,身为寡妇的她是如何与独子相依为命,又是如何把独子培养成“全村庄最好的工人”的?这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可含辛茹苦的她刚刚看到希望,这希望便破灭了,这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啊,所以她说:“我的瓦西亚死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此时假如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无可指责吧,因为以后的人生路该有多痛苦,多孤单呢!但是,这位普通的农妇却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朴素的意识,让她懂得人没有自我毁灭的权利和理由。她一定在心中千百遍地告诫自己:我还是要活下去的。而活下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东西。人在巨大的情绪波动时往往没有胃口,这妇人显然是强迫自己去喝那白菜汤的。你看:“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这哪里是在喝汤呢?这简直是一个仪式,一个面对亡灵的宗教仪式——这妇人是在用喝汤的动作告慰逝者,激励自己,所以喝汤时“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这个喝汤的农妇形象,多么柔弱又多么坚强啊!
不仅在精神方面,我好像还嗅到了《白菜汤》里独有的情感味道,这是通过对比表露出来的。地主太太认为“盐是不值钱的东西”,那么,在这篇文章里,她认为什么是值钱的东西呢?显然是对失去孩子的悲痛。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她在农妇儿子下葬的那天去探望,想分担她的痛苦;因为同病相怜,所以她想起了自己的经历。然而她根本看不懂农妇的行为,不理解农妇的感情,所以她认为“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农妇哪里是心肠硬呢?她对亲人的情感远比地主太太深沉得多。地主太太不过没心情避暑(当然,她为什么不肯去别墅,为什么宁愿呆在城里,是可以让学生适度展开推想的),一味沉浸在悲痛里。而这位农妇,这位“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的孤独老人,当被问及为何喝汤时,她虽能安静地回答,但“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这种苦痛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她这样痛苦为什么还有胃口喝汤?她回答地主太太的是:“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是“汤里还有白菜呢”?当真就因为盐更贵些,还是因为生活已了然无味,盐总算有点滋味,还能刺激人的味觉呢?悲痛不是因为沉重而感人,而是继续正常的生活,平静从容,仿佛亲人不曾离开,才更让人痛心。
回看到标题“白菜汤”了。这标题真的好啊——白菜汤是最普通的食物,最本真的生活,然而,生活真正的滋味,不就蕴含在这普通而本真的食物里吗?不就体现在这普通而本真的农妇身上吗?像这样的“农妇”何其多啊!而获得这份生活的真味,靠的也不过是最普通、最本真的静静嗅、慢慢尝、细细嚼啊!
推荐理由:
当前不乏这样的语文教师,依赖网络或教参等便利资源,解读文本,开展阅读教学。于是,千篇一律、寡然无趣的语文课亦处处可见。编者认为,教好语文课,首先应该建立在教师对于文本真正透彻理解的基础之上,而要得文本之真味,则需细细琢磨与品悟。这是评价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这堂课是不是真语文课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