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初探
2013-04-29熊冬霞
熊冬霞
【摘要】当前,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我们所看到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动力,上课不专心,课后也不认真看书复习,对教师来说教学变得越来越难。面对这一难题,我们应该思考大学教学的管理模式是否有不当,以下将对“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模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教学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36-01
一、当前大学教学对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的迫切需要
根据美国的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阶段划分标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属于大众化阶段了。而大学教育的质量能否被提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进行教学。尽管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很早就应尽被提出,但是大学以人为本的教学还是在当代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冲击之下才被人们逐渐认可的,当前的教育现状迫使“为学生服务”。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不是需要每个人样样精通,一定要博学多才,而是要求他必须对自己所处的领域的知识了解得更多更透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领域的各种知识进行熟练的工作。所以,以人为本才是教学的正确方向,以人为本才能教育出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社会精英。虽然以人为本的教学是在社会的压力下才提出的,但是也是大学教学的内在诉求。这是因为:
1.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进步,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发展人和服务人。
2.学生已厌烦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再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的灌输,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原本应该丰富生动的知识变得单调乏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永远都没有共同活动,这就是传统教学所存在的最大的弊端。
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而不是一层不变的知识,要去挖掘每个人的潜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把机械、沉闷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二、有关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具体阐述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即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大学之所以对学生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在学生心中大学的教学不再是初中高中那样教师一味地单方面传播知识了,学生更希望的是与教师一起探讨,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学术方面可以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老师都是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自身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渴望沟通与交流。在课堂上,学生都希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己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的梦想而不被老师同学笑话,人与人之间可以得到信任与尊重。所以以人为本就不再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了,而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通过交流来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让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
(二)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主
如今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头脑,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件上都会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性格,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和行动作风都是有差别的。而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刻意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只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创造他们学习所需要的有利条件,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我的才能,在学生需要帮助需要鼓舞的时候,教师只需扶学生一把就行了,所有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观察、分析并加以思考,而后自己顺利解决,教师在这过程中只是给学生做一个引导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要想实行以人文本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就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目标等,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由于现在大学生的职业取向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多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理论教学,还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比如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并有所感悟。在理论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要,进行更改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并观察学生的适应效果,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改善教学条件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大学规模也逐渐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的教学,必须增加教师的数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但是,同时还必须要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责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还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能通过专业进修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2.高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教学设备上,尽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因为教学设备而无法进行学习,在硬件设施上不能亏欠大学求学者。及时引进高科技的教学设备,使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方便,也使学生能不断地学习新科技,了解社会新信息。
(五)以人文本必须创新教学的管理制度
更新教学的管理制度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1.学分制必须得到完善:学校应该制定出科学的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还应该重视某些具有高水平的选修课的开设,给学生配备导师,对知识不完整的学生加以近距离的指导和管理,同时还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对学习不负责不主动的现象。
2.评价制度的创新:不能一味地以学生的分数判定学生的能力,应该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评,不能只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应该重视学生整个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历程。
(六)以人为本必须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
人类的智慧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大学生的思想也处在不停的变化中,因而他们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停地变换。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拥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总是可以将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时刻选择合适学生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该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尽快得以实施,这是一种不仅面向学生也是面向教师的教学方法。实行以人为本教学,不仅可以彰显出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的,是以焕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所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大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殷慧,姚利民.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7,(1):58-62.
[2]成黎明.论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D].湖南大学,2005.
[3]林静.以人为本做好教师绩效管理工作[J].中国大学教学,2007,(6):79-81.
[4]邸衍玲.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大学教学意识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