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体育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2013-04-29王笑宇
【摘要】体育课是一项以运动为主的课,合作学习符合体育教学的规律,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职更好的展开合作学习,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本文就此作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职体育 合作性学习 体育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24-01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必要的技能,还应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德,高职体育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增强锻炼,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一方面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高效化,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意识、团体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作了奠基。
一、合作性学习的优势
合作性学习重在合作,强调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它建立在彼此友好且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就其本身而言,合作性学习在教学中的成功应用,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同于一般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合作性学习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在合作中的不定因素往往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激起学习积极性,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学校通过开展有效的合作性学习,不单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能够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在与性格各异的同学交际中,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增强心理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商的提高。这弥补了以往只重学生智力,忽略学生情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就高职体育教学而言,高职学校和体育课均有其特殊性而言,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转型提供必要的技术性人才,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单一的技能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类人才,不仅掌握专业技术,同时也拥有极强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能够更好地处理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从而给企业带来整体上效益的提升。体育课也不同于文史哲、数理化等科目,它重在运动,目的在于强健体魄,只是学习理论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必须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化学习,调动学生的运动激情,实现玩与学的统一,比如说在准备接力跑比赛中,教师一味讲接棒的理论技巧,不如直接让学生共同协商讨论达成默契,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
(一)教师创造合作情境
教师在掌握教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在教授学生之前,针对将要传授的知识,设置相关情境,并开展有关活动,使学生能够不自觉的进入学习中,在同学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时,从旁给予指导,插入语言、动作、示范、情感等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二)小组展开课堂学习活动
整个班级体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分成小组,各小组再根据老师的要求,展开学习活动,小组必须明确任务,与同学探讨,共同协商,取得最好的方案。比如说在学习足球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组织一场小规模球赛,这个时候班级分成两队的同学,就可以商量一下,谁守门,谁传球、射门以及战略战术等,根据同学比较擅长的部分安排角色,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体团队效果。
(三)教师对学习效果的反馈
在合作展开之前,教师必须设置周密的游戏规则,在合作展开之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促进协助、解答疑难、修正错误的作用,同时,保持对小组展开过程的整个观察,判断裁决。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一部分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通过提建议或者指导等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一部分在活动结束后,结合小组反馈的情况,总结归纳,使学习得到强化。
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因材施教,合理规划教学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最终的目的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所学知识设置相应情境,在这种情景中,调动和激发积极因素。教师在这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设置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不够密切,有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所以如何调动学生,不能只是靠硬性要求,而要通过加强师生交流,比如说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等达成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活动规则的制定以及小组的分配必须保持公允,倘有所偏颇往往招致不满,打击学生自信心。整个活动的设计必须以“人”为中心,倡导团结协作、互助友爱,鄙弃不择手段,恶性竞争,营造一种健康的活动氛围。
(二)高职院校加大投入,为体育合作学习提供必备的硬件设施
体育锻炼要求一定的场地,一间教室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必要的体育设施,比如说操场、足球场、足球、篮球、羽毛球、环形跑道等,如果没有这些设施,很多活动无法展开,直接限制合作学习,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体育教学提供场地,同时也为日常的学生锻炼提供便利。
(三)注重合作细节
合作细节是保证成功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现在高职学院实行的合作学习方法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太大,会导致上课纪律散漫,而过分倚重学生集体完成任务,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想的培养,再者,小组分配不当,导致一些人拔尖,而另一些人落后,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后,评价应尽量避免主观性,不仅是老师评价,还应该有小组评价,保证客观公允等等,注重这些细节,才能开展起有效的合作学习。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符合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合作性教学的优点,通过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招聘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创新合作模式,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绍伟德,王恬.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用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27(7):947-949.
[2]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坦.合作教学的理念与实施[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4]金晓峰.论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2,24(2):16-18.
参考文献:
王笑宇,男,生于1985年8月,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