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合作意识培养,积极打造团队精神

2013-04-29李昌永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必要性

李昌永

【摘要】在不同成长环境下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社会风气及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社会交往能力较低,人际关系较差,缺乏合作所需的心理素质,集体荣誉感差,从而导致合作意识淡薄,团队精神缺失。培养合作意识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自主创业和走向成功的需要。要培养学生合作心理,形成合作思想,注重合作行为,培养合作能力,打造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氛围,充分发挥团体的载体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合作意识淡薄 团队精神缺失 必要性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6-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并提出要“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高校学生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注重个人奋斗、个人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有的学生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在人际关系上强调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一、大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成因

1.合作意识淡薄、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

(1)自我意识较强,社会交往能力较低,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当集体或他人利益与自我利益冲突时,往往以牺牲集体或他人利益为代价,一些学生甚至为评上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有的过分注重个性,不懂宽容礼让,有的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有的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

(2)缺乏合作所需的心理素质,集体荣誉感不强。有的学生在合作中产生较强的嫉妒心理,对超越自己的同学不友好甚至产生敌对情绪,不愿合作;有的学生自以为是,好高骛远,不屑合作;有的存在自卑心理,不敢合作;有的我行我素,行为偏激,固执己见,不能与他人合作;有的对集体漠不关心,独来独往;有的忙于个人事务,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此外,一些学生出现了焦虑、猜疑、狭隘、虚假、急躁等心理问题。

2.大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

(1)在不同成长环境下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三代人“221”的家庭结构模式造成了学生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能力、生活,对合作精神教育不重视。有的家长理想和信念淡漠,功利思想严重,不能以身作则。部分父母离异、夫妻关系紧张、父母教育简单粗暴、家庭环境不和谐。这样就产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自卑感和自负感等自我意识偏差,不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友谊等方面的关系,导致学生缺乏合作心理和合作精神。

(2)社会风气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和利己主义等不良现象和思潮和追名逐利、不劳而获等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学生集体观念淡漠,合作精神匮乏。此外,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学生无法正确面对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当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与自身利益相冲突时,很难做出抉择。

二、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的必要性

1.是社会化化生产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今后的创造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更趋向于集体性、系统性的团队式合作和综合协调。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门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高度综合,仅靠个人能力很难单独完成,这就要求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懂得怎么样充分整合资源,懂得和别人协调共事。

2.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自主创业和走向成功的需要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团队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人才,团队精神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并适应社会,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抓好两个方面,加强合作意识培养

(1)培养合作心理,形成合作思想。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合作精神,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盲目合作等错误思想。一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关心学生的合作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要通过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心理知识,增强合作心理素质;三是开设合作心理教育课程;四是要加强心理咨询。

(2)注重合作行为,培养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和激励学生有意识地将合作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注重合作技能的指导,通过专题讲座、交流座谈、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途径向学生讲授人际交往技巧、合作学习、团队建设等注意事项和焦点问题。

2.打造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氛围

(1)做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通过团队教育和活动促进合作精神培养。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小组、科研团队等方式增进学生间的了解、交流、学习与合作,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课下开展足球赛、辩论赛、联欢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团队意识培育活动,结合学生求趣、求美、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精心策划、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对团队精神培养的积极效应,采取社会实践、就业见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积极有效的校外教育方式,促使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融合,促进合作精神的形成。

(2)营造客观公正、公平竞争、文明礼让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做到全面和全员育人,全方位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合作精神考评制度,树立典型,表彰及奖励先进。

3.充分发挥学团组织的载体作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加强学团组织的建设:一是确立具有“一致性、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激励成员团结协作、不断奋进,如制订宿舍文明公约、社团条例、学生会章程等;二是形成良好风气,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工作开展、增强凝聚力,提升合作精神;四是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的指导作用;五是大力宣传和表彰各类优秀团体,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的魅力。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必要性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教育硕士开展案例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