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013-04-29吕长勇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渗透化学

吕长勇

【摘要】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可以说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课堂教学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 环境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60-02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使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国家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

环境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同时,环境教育是德育和科技教育的交叉部分,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却还做得不够。只要留心看一看运动会之后和野炊之后的草地,以及栖息在河边树丛上的各色各样的塑料袋就可以知道。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就中学阶段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中学阶段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化学知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材上,很多内容直接反映了编者的环保意识,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从正面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使学生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以下通过五点来论述。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需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习NOx时,通过学习NOx的性质→介绍其毒性和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危害→介绍吸收防治方法(NH3吸收法及碱液吸收法)。使有毒NOx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少的物质,为人类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课堂效果也很好。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好场所,但根据化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课上又不能专门讲解法律知识,只能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渗透一些相关法律知识,以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害→相关的法律条款→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污染大气→产生酸雨→酸雨危害→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的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将来更好地守法,这也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课程标准思想教育的要求。

3.在实验课教学中注意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如实验室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产生很多复杂的废物、废水、废渣,不仅对实验环境构成威胁,也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学生做实验时按用量使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规定废弃物设在指定地点统一回收。

4.编写环境情景类化学习题,使学生在解题中加以强化环境意识。习题也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主要的部分,教师可以在习题设置方面有目的地增加与环境有关的习题。通过定量的计算加深对环境污染情况的认识。如:讲到“烟道气中硫的综合利用”时可设计如下题目:

1995年我国的SO2排放量达到2.341×108吨。假设此SO2都转化为酸雨中的硫酸。按年平均降水量600mm计算,我国陆地面积按960万平方公里计算,平均每次降雨的PH是多少?如将此SO2完全转化为CaSO4,可生产石膏多少万吨?如将此SO2全部转化为NH4HSO3,可得NH4HSO3多少万吨?试从反应原理角度设计实验来吸收烟气中的SO2以得到上述两种产物。通过交流并参照课本中的脱硫原理,从环保角度看,哪种处理方法更好?你怎样看待硫的“功”与“过”?

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解答,在对抽象的酸雨有了定量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对进行二氧化硫处理带来的好处,污染物处理的合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5.开设“生活中的化学”拓展课,深化学生的环境化学知识。根据化学基础型教材内容,开展拓展型校本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如:学到酸雨时可引导学生去查阅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及回收利用的价值、回收利用的方法,探索可降解塑料的合成原理等。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会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治理是离不开化学知识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实践证明,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既能促进化学教学,又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环保知识,有利于实现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素质的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总之,化学只有联系生活、联系生产、联系环境才能更生动、更实际,作为化学教育者应负起社会时代对环境迫切需要的责任,加以环保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2]《利用除尘水、冲渣水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张四槐,《化学教学》2007,3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渗透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奇妙的化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