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案导学构建高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2013-04-29张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张涛

【摘要】新课程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为了创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阐述如何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案导学 高效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56-02

一、背景

新课程环境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各个学校的目标,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校进行课堂改革,使课堂更加高效,让学生学得更有效率,有更多时间培养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于是我校采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来推进课堂改革。

信息技术课常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教师意图,教师常常将任务形成文档,这种方式实际上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很接近,因此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更有先天的优势。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习者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对新知识的学习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有效地科学地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意义源于建构。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来理解新事物,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互助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基于这样的认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建构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运用学案导学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课堂的构建

1.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一般为:学案设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这是一般过程,具体到每个学科应该都有符合自身学科的过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不能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这样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较高效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为:学案设计→回顾旧知、了解新知→通过任务驱动学习→练习巩固、反馈小结。

①学案设计

学案设计是整节课的关键,因此要设计好学案不能照搬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编写。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需要操作的,因此信息技术学案的的主体内容不能像其它学科那样以题目或问题为学案的主体内容,而是以一个个实践任务为主体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课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信息技术,那么就要求老师高效的在课堂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先复习后学习;新知多次学习;循序渐进的学习。

②回顾旧知、了解新知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像语、数、英等学科,学生在课前有预习,能够带着对新知的了解和自己的问题来学习,而是基本上经过一周时间,已经将所学知识忘记了大部分,而且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完全没有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学案的第一部分不光要呈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更要对本节课所需要运用的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练习或陈述。

③通过任务驱动学习

通过学案的上一环节,学生回顾了本节课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所学内容有了明确的了解,那么这一环节就是正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驱动法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被认为是很符合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一种方法。绝大多数教师为了明确自己的任务都会将任务形成文档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实际这就是学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学案不仅仅是将任务内容呈现,更需要对学生进行任务操作时作适合的指导,这样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也使得课堂更加高效。

④练习巩固、反馈小结

反馈小结是课堂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整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我们不仅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变能力、合作探究意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学案中给出练习题目或给出网上练习小测的地址,让学生通过一个本地或网上的练习小测回顾所学知识并反馈掌握情况,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素材,使下次课的回顾旧知更加有的放矢。

下面以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动画的采集与制作”的第三节“引导层动画”为例来阐述高中信息技术学案编制的原则、学案的特点、学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引导层动画

【回顾旧知】

对补间动画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参见下面提示:

补间动画:建立在两个关键帧的渐变动画,只要建立好开始帧和结束帧,中间部分软件帮我们填补进去。

动作补间:■,表示形式:■,对象是元件或位图■

形状补间:■,表示形式:■,对象是形状 ■

对补间动画有所遗忘的同学参见视频教程练习“鱼直线游动”的动画。

简单操作视频在教师提供的素材里,请需要的同学自行观看。

图层:■,注意:叠加顺序

【了解新知】

●知识与技能:

(1)了解flash的引导层动画的功能

(2)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要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任务驱动、个别辅导与评价以及学案的引导,结合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来获得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flash引导层的制作过程,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要点(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关系;绘制引导线的要求;运动对象的吸附)

【学习过程】

(一)鱼的游动不总是直线的,更多是曲线的,请打开“鱼.fla”在场景中制作能够进行曲线运动的鱼。

提示:

(1)制作鱼在直线游动的补间动画

(2)在上一步补间动画的图层上添加引导层(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关系:被引导层从属于引导层,引导层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

操作:选中鱼的图层■,然后添加■引导层■

(3)在引导层画上你想要鱼游动的曲线(引导层就是绘制引导线的地方)

操作:选中引导层■,利用铅笔工具■,注意:线的类型■,画出你想要的路径■,可以用■关掉你不想看到的图层

(4)将被引导层开始和结束关键帧的对象的中心点吸附到引导线上

操作:将鱼的图层开始和结束关键帧里的鱼的对象■的中心点放到路径的起止位置■,注意可以用对齐对象■

总结:引导层动画就是在补间动画基础上形成的,只是多了引导层来规划路径

(二)鱼的游动有时是环绕的,请在“鱼.fla”的场景中制作。

引导线画成这样行不行,为什么?

(三)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利用素材设计“海底世界”的动画,要求:至少有两条以上的鱼在游动,游动的路线要有曲线的。设计完成后,保存文件名为:班号+学号+姓名,文件类型为:fla。

【练习巩固、反馈小结】

请上信息技术学习反馈平台http://192.168.10.4/vote/demo.php完成本课小测。

2.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案编制的原则

和其它学科一样,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案编制也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

从“引导层动画”的学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操作贯穿整节课,课堂的其它要素都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服务的。

②指导性原则

学生主动学习不是让其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在一定的指导下学习。如学案中的过程从旧知的回顾、新知学习目标的明确、新知通过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的巩固练习反馈小结,构成一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线路。同时每个环节都会采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来指导,如教师的讲解演示、任务驱动、个别辅导与评价以及学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③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学案中任务的设置由浅入深,既有需要掌握的基础任务,又有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制作个性化作品的综合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④探究性原则

学案中贯穿了学生对任务的探究和在完成任务中对遇到的障碍的探究,在这样的积极思维中,学生能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

⑤实践性原则

信息技术学科就是实践的学科,因此学案就是学生实践的指导。

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案的特点

从上面呈现的学案,我们可以看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案相比其它学科的学案有它独特的特点。

①主体性——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案中有充分的体现,学案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内容,在每个学生活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法和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法学习知识,将教师的讲解演示、个别辅导与评价、学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这样师生才能默契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教学最佳境界。

②差异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高目标。因此,学案的设计是学生在掌握基础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作品,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在每次任务中多次学习基础知识,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在在每次任务中都有所提升,虽然最后作品的水平有高低,但是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③操作指导性——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技能课,这个特点是它比较特殊的。从学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操作指导,从回顾旧知环节有提纲挈领的操作提示,到新知学习的任务中有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有具体的,有简单的,学生通过这些脚手架,能够更高效的学习知识。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轻形式重实质

学案是为教学服务,千万不要颠倒了它们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师很多时候会变成技术控,设计学案的时候喜欢用较难的技术,喜欢将学案设计的很美观,这样做是很好的,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很多时候会影响教学效果。如:很多教师喜欢将学案用网页的方式呈现或者选择Moodle平台呈现,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有上网冲浪感觉的上课形式,但是由于网页中提供了很多素材,造成学生不断去欣赏素材,影响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我们设计的学案可以稍稍牺牲一点学生兴趣,换来更加高效的课堂学习。如上述学案,只是用word文档呈现,这样既利于教师编写又利于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而且课程的导入采用旧知和新知对比的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面对高中生,采用思维碰撞,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2.学会使用学案

课堂中我们要善用学案,千万不要被学案影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核心关系。经常我们看到学案编写的很详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学中,教师很少或者很难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利用学案导学时,一定要注意既要凸显学生主体性,也要为自己参与、引导学生学习留出空间。如上述学案,任务的操作都是提示性的,有详有略,这样就使教师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学案作为一个很好的导学工具有时很容易让学生为了达标而达标,为了任务而任务,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善用学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为任务而任务,基础好的同学就需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这样才不会被学案禁锢。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十分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它能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我们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优化和提高它,使之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C.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中C.全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C.教育研究.1997

[4]百度百科.学案导学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案导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