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3-04-29陶霞
【摘要】本篇文章论述河北高职教育的现状,在归纳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基本模式的基础上, 阐明“融合型”模式应是河北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且分析其原因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河北 高职教育国际合作 融合型模式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03-02
1.高职教育国际合作模式
目前,全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模式可划分三种主要模式,松散模式、衔接模式、融合模式。
松散型模式。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国内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和国际接轨的方法。
衔接型模式。在国内与国外合作院校分期学习,互开课程,互认学分,互发文凭和学位,其可分为2-1模式(国内学习两年、国外学习一年)、1-2模式(国内学习一年、国外学习两年)等模式。即在国内国外分学期学习,互开课程,互认学分,互发文凭或升入国外本科院校学习。
融合型模式。融合型模式的特点:(1)引进国外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2)部分课程聘请国外教师进行授课,派遣中方教师去外方院校进行师资培训,获得授课资格后讲授大部分课程;(3)引进外方合作院校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考核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等;(4)学生在国内进行学习,毕业后获得中外双方文凭。
2.河北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现状
到目前为止,在河北省高教厅备案的开展国际合作的院校28余所,纵观这些院校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院校国际合作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国际合作的模式有学生教师互访学习或教师互换讲学、为学生在海外建立实习基地及学分互认,学历衔接形式。
2.1学生教师互访学习或教师互换讲学的合作形式。
应该说,教师和学生互访或教师互换讲学,即松散型合作模式,是国际合作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搭建了向更深层次合作迈进的桥梁。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对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切身体会之后,才会加以分析比较,合理开展合作项目的教学。同样,学生互访后,不仅会开拓视野,而且会更明确自己是否有接受国际合作项目的诉求。因此,学生互访,教师互访讲学,应该是合作教育的一个良好开端。在此方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绩斐然,目前,27名外国专家在学院任教,2007年,西语系应用俄语专业五名交换生和三名自费生,赴俄罗斯乌拉尔体育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同年,东语系日语专业10名学生对日本名古屋市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交流。目前,留学生人数长期保持在每年100多人的规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建立现代陶艺专业合作,2001年,为了促进中瑞两国陶瓷文化的融合,两校达成了互派师生免费对等交流的合作协议,学院曾聘请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的教授三次来学院讲学,学院先后派出10名学生赴瑞士学习,瑞士也派来留学生来该院学习。
在我们调研中,大部分开办国际合作院校的教师,由于资金问题,到国外学习的教师人数不到3%,而高职学生互访交流的机会则少之又少。
2.2海外建立实习基地形式。
为学生创建海外实习基地,应是一种很好的国际合作教育的形式。这种合作教育形式不仅可以为学生开拓海外就业市场,最主要的是可以根据行业国际需求动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就我们所调研的院校,其中一所院校曾与新加坡合作,为学生创建海外实习基地,但由于资金问题、学生语言问题及安全问题等,此项目经历三年后中断。
2.3学分互认,学历衔接。
学分互认,学历衔接合作形式,即衔接模式,是河北高职院校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的一种合作形式。如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开展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合作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所有项目规定课程,并通过全部课程考核后,可以获得该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同时还可获得由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出具的写实性学历证明(学分证书),该证明得到该校认可,并作为学分互认凭证,同时,学生可选择到合作院校攻读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再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合作项目,合作模式为3+1+1,即在该院取得大专文凭后可申请进入英国城市学院就读预科,预科成绩合格后升入普利茅斯大学就读相应的硕士专业,目前多所院校,如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都在开展此类项目的合作。
3.河北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对策分析
我们对高职院校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99份,对河北三所企业进行了座谈。在分析数据时,以下四组数据引起我们深入思考。 在99名被调研的对象中,11名学生认为参加国际合作项目是为了学习英语,8名学生认为是家长的意图,而80名学生(占81%)认为付出高额学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的学习,是为了将来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做国际化的职业人才;其中有69名同学认为如果国内需要国际型人才,而他们所学的职业技能又与之相符,他们则选择在国内就业;76名学生选择在国内完成合作项目,主要考虑的是费用问题。在被调研的三所企业中,三所企业明确表明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力和专业是否对口,对于海外背景或合作项目只做其次的考虑。
结合调研的情况和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 我们认为应采取以就业为主线、以实施融合型合作模式为主,进一步推进河北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行融合式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由于河北家庭收入偏低,加之,河北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其次,基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很难通过IELTS或TOFEL考试;再者,由于海外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寻求工作,学生期待的“回报”与投入的成本不成正比,因此,河北高职学生并热衷衔接到国外院校完成学业。 因此,衔接型合作模式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学生互访或教师互访讲学,即松散型合作模式,成单向流动趋势,即“走进”大于“走出”。部分院校接纳海外留学生参观学习,主要集中在语言或艺术等文科专业,高职学生以交换生的方式到国外学习、参观的机会很少。教师互访讲学也多以请进外国专家讲座、交流为主,高职教师受邀到海外讲学的基本为零。再者,此种合作模式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不强。
三是,任何国际合作项目都需要考虑就业市场的影响,无论何种模式的教育合作,最终要归结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如果学生没有就业出路,项目绝不可能做长远,任何国际合作项目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因此,学生毕业后能否在职场上体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合作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融合模式体现以国内地方经济发展为主。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材和师资,优化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建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其目的是提升高职学生职场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成功的融合型国际合作模式,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融合型模式合作项目的选择和规划时:一是校方要和国内外向型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行业咨询委员会沟通,把握国内就业市场的风向标,融入本土化课程;二是不仅把跨国界、跨文化的全球性观念和国际化职业技能融合到合作项目中,满足跨国公司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时,要洞察国际上职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就像为新产品寻找市场分割一样,在建立国际合作项目之前,要为这个“产品”定位就业市场,获得国内外最新的就业信息和国际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规划合作项目的形式、内容及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1]王剑波.中外合作独立学院投入体制改革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3卷 第06期
[2]陆劲松,丁云伟.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2(1)
[3]金之亮,黄桂荣,长江.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4]王斌泰. 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快建设江苏教育强省[J].江苏教育,2008(1)
[5]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6]成海钟. 农业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 http://www.chinazy.org 2010年07月09日
[7]陶霞,刘晓丹. 从中澳合作项目透视影响高职教育合作质量的因素及规避措施. [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