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通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没魂”和“老”
2013-04-29李文静
摘 要:“没魂”和“老”都是南通方言中用来表程度的副词。“没魂”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特别”,是绝对主观程度副词;“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是绝对客观程度副词。二者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保持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试从二者的相同之处出发,找出彼此的细微差别,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二者的方言意义。
关键词:没魂 老 句法功能 语义特征
一、引言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标记词,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具有地方语言特色。南通方言中“没魂”和“老”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程度副词。“没魂”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特别”,是绝对主观程度副词;而“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是绝对客观程度副词。二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上保持大致相同,却仍有细微差异。本文试从二者的共同点出发,找到彼此的差别,以进一步认识南通方言中关于“没魂”和“老”的用法。
二、“没魂”和“老”的相似之处
(一)语义特征
南通人使用的程度副词“没魂”和“老”与普通话“太”“特别”和“很”“非常”对应,语义上类似,用法上基本互通。举例如下:
没魂哩(方言音[ni])爱美/老爱美哩(特别爱美/很爱美:形容女孩子喜爱打扮)
他当技术员,在厂里没魂哩吃香。/他当技术员,在厂里老吃香哩。(他当技术员,在厂里特别/很吃香。)
馆子里吃客没魂。/馆子里吃客老多哩。(馆子里吃饭的人特别/很多。)
他在格时候当头头没魂哩吃重。/他在格时候当头头老吃重哩。(他在这时候当头头负担特别/很重。)
(二)句法功能
1.作状语
“没魂”和“老”均可充当状语,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活动动词、比拟动词“像”,表示特征、性状、情绪、态度等的程度高。
没魂哩漂亮/老漂亮哩(太/非常漂亮)
果个西瓜没魂哩甜/果个西瓜老甜哩(那个西瓜太/非常甜)
没魂哩欢喜/老欢喜哩(太/非常喜欢)
他长叨跟他爸爸没魂哩像。/他长叨跟他爸爸老像哩。(他长得跟他爸爸太/非常像)
不过“没魂”和“老”都不能修饰状态形容词:
*没魂哩雪白 *老雪白哩
*没魂哩通红 *老通红哩
*没魂哩笔直 *老笔直哩
“雪白”“通红”和“笔直”都是状态形容词,不能被“没魂”和“老”修饰。
与普通话类似,南通话程度副词“没魂”和“老”充当状语时,还可以修饰动词性短语,动词短语由以下几类构成:
(1)能愿动词引领动词性短语
没魂哩要喝水/老要喝水哩(太要喝水了/非常要喝水)
没魂哩会吹牛/老会吹牛哩(太会吹牛了/非常会吹牛)
没魂哩肯吃苦/老肯吃苦哩(太愿意吃苦了/非常愿意吃苦)
老愿意做人家哩(非常愿意勤俭持家)
(2)兼语式动词性短语
没魂哩惹人欢喜/老惹人欢喜哩(太惹人喜欢了/非常惹人喜欢)
没魂哩喊人伤心/老喊人伤心哩(太让人伤心了/非常让人伤心)
没魂哩讨人厌/老讨人厌哩(太讨人厌了/非常讨人厌)
(3)抽象类动词性短语
没魂哩讲道理/老讲道理哩(太/非常讲道理)
没魂哩够朋友/老够朋友哩(太/非常够朋友)
没魂哩伤脑筋/老伤脑筋哩(太/非常伤脑筋)
(4)动补式动词性短语
没魂哩搞不懂/老搞不懂哩(太/非常搞不懂)
没魂哩合得来/老合得来哩(太/非常合得来)
没魂哩看不惯/老看不惯哩(太/非常看不惯)
(5)“有”引领名词
没魂哩有兴趣/老有兴趣哩(太有兴趣了/非常有兴趣)
没魂哩有道理/老有道理哩(太有道理了/非常有道理)
没魂哩有钱/老有钱哩(太有钱了/非常有钱)
2.作补语
“没魂”和“老”都可以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补语,只是需要在其前面加上“叨”“了”做标记。
他恁几个人讲叨没魂哩得劲。/他恁几个人讲叨老得劲哩。(他们几个人聊得特别/很起劲。)
你格件事做叨没魂哩不上路子。/你格件事做叨老不上路子哩。(你这件事做得特别/很不好。)
3.与其他副词连用
“没魂”和“老”同其他副词连用时,必须紧贴中心语,再被其他表语气、时间、范围等的副词修饰,否则句法结构不能成立。
(1)与语气副词连用
超市里头哩人偏偏没魂哩多。/超市里头哩人偏偏老多哩。(超市里的人偏偏太/很多了。)
今朝哩天气果真没魂哩好。/今朝哩天气果真老好哩。(今天天气果然特别/很好。)
(2)与时间副词连用
格个时间已经没魂哩晏叨。/格个时间已经老晏哩叨。(这个时间已经太很/晚了。)
他恁哩感情一上没魂哩好。/他恁哩感情一上老好哩。(他们的感情一向特别/很好。)
(3)与范围副词连用
滑没魂哩漂亮。/滑老漂亮哩。(都特别/很漂亮。)
总没魂哩开心。/总老开心哩。(都特别/很开心。)
“没魂”和“老”表示的程度很高,属于过量级和次高级,与范围副词连用时,只能搭配统括性的范围副词“滑”或“总”而非限制性或局部性的副词。
4.与否定词“不”连用
“没魂”和“老”与否定词连用时,只能是“没魂/老+不+动词短语”的格式,“不”不能出现在“没魂”和“老”之前。
没魂哩不懂礼貌/老不懂礼貌哩(太/非常不懂礼貌)
*不没魂哩懂礼貌 *不老懂礼貌哩
没魂哩不舒服/老不舒服哩(特别/很不舒服)
*不没魂哩舒服 *不老舒服哩
三、“没魂”和“老”的细微区别
“没魂”和“老”虽然在用法上近乎一致,但南通人在使用这两个方言词汇时还是有细小区别。在分析二者相似性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区别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也体现出来。
(一)语义特征
张谊生(2000)认为,“程度副词可以从两个方面、三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方面,根据是否具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可以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然后根据两类程度副词在比较关系和度量系列中的语义等级差异,将相对词再分为最高级、较高级、比较级、较低级;将绝对词再分为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略低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所表程度是纯粹客观的,还是带有主观因素,将程度副词分为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没魂”和“老”虽然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但前者主观,后者客观。在鲍明炜、王均主编的《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中,“没魂”被释义为“很”“非常”,归为绝对程度副词中的“次高级”。但从南通话日常用法中看,其语义高于“很”“非常”,类似于“太”或“特别”义,属“过量级”和“极高级”,“老”则倾向于“很、非常”义。例如:
小红:我格件裙子怎赖好?(我这件裙子怎么样?)
小明:老好哩。(很好。)
小刚:不是老好哩,而是没魂哩好!(不是很好,而是太好了!)
由此可见,“没魂”的程度明显高于“老”,“老”才是属于“很”“非常”级别的程度副词。“没魂”的语义中包含了一种感叹语气,显示出说话者的主观情态,主观性强。“老”只是一种客观的判断和叙述,没有包含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语气。“没魂”的感情色彩强于“老”。
(二)标记性
“没魂”与中心语之间用“哩”作为标记;“老”没有标记性,但要在中心语后加“哩”,帮助成句。
没魂哩舒服/老舒服哩(太/非常舒服)
没魂哩不要脸/老不要脸哩(太/非常不要脸)
他吃叨没魂哩清口。/他吃叨老清口哩。(他吃得特别/很清淡。)
但“老”和“大”“远”“早”“晏(晚)”搭配时,格式中间或后面都不出现“哩”,这种搭配显示出“老”有成词语素的潜力。
老大一个西瓜(很大的一个西瓜)
老远一段路(很远的一段路)
老早就来叨(很早地就来了)
老晏才回家(很晚才回家)
(三)句法功能
1.单说或单独作谓语
“没魂”可以在答话和自述句中单说,也可以单独作谓语;“老”则不可以。
今朝超市里头哩人果多?——没魂啊。(今天超市里的人多不多?人太多了。)
他写哩文章怎赖好?——没魂啊。(他写的文章怎么样?太好了。)
今天晚上先是起风响雷,后来子下暴雨,没魂啊。(今天晚上先是刮风打雷,后来下暴雨,下得太大了。)
今朝高速公路上车子没魂。(今天高速公路上车子特别多。)
南通到四川的路没魂啊。(南通到四川的路程太远。)
2.单独作补语
“没魂”可以单独出现在句中充当补语,而“老”不可以。
格个房间灵翻叨没魂。(这个房间干净得厉害。)
*格个房间灵翻叨老。
格个人疑心重叨没魂。(这个人疑心太重。)
*格个人疑心重到老。
3.被修饰的谓词充当的句法成分
被“没魂”修饰的谓词只能充当谓语,被“老”修饰的谓词可充当谓语,也可充当定语。
(1)作谓语
他对美食没魂哩感兴趣。/他对美食老感兴趣哩。(他对美食特别/很感兴趣。)
四侯格个人没魂哩好戏子儿哩。/四侯格个人老好戏子儿哩。(老四这个人很有趣。)
他恁两个人没魂哩懂事。/他恁两个人老懂事哩。(他们两个人很懂事。)
(2)作定语
*果个是本没魂哩有趣哩书。
果个是本老有趣哩书。(那是本很有趣的书。)
*他是个没魂哩不听话哩主棵。
他是个老不听话哩主棵。(他是个很不听话的家伙。)
4.修饰动词性短语时,“能愿动词引领动词性短语”的格式中如果用“没魂”修饰,则能愿动词不能为双音节,“老”则单双音节都可以。
*没魂哩应该去
老应该去哩(很应该去)
*没魂哩能够说服人
老能够说服人(很能够说服人)
*没魂哩愿意谈谈自己哩想法
老愿意谈谈自己哩想法哩(很愿意谈谈自己的想法)
同样,在“‘有引领名词”的格式中,如果该名词是名词性短语,则不能用“没魂”修饰,而“老”可以。
*没魂哩有搞垮别人哩手段哩
老有搞垮别人哩手段(很有搞垮别人的手段)
*没魂哩有去不写作业哩理由
老有不写作业哩理由(很有不写作业的理由)
*没魂哩有唱歌跳舞哩兴趣
老有唱歌跳舞哩兴趣(很有唱歌跳舞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南通话“没魂”和“老”在表示程度意义上,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太”“特别”“很”“非常”。它们都是绝对程度副词,因此,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上绝大部分都有类似之处。然而,由于主客观性的区别,导致它们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上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体现在南通人日常生活交流中。只有了解南通方言中的这些相同和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南通方言、研究南通方言。
参考文献:
[1]鲍明炜,王均.南通地区方言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
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1).
[4]陶国良.南通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
[6]张颖炜.南通话程度副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李文静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