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融·和谐·统一

2013-04-29蔡卫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陈赓凡卡詹天佑

蔡卫芳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8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提出了总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习语言,揣摩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在语言的学习和训练中,使文本、作者、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让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出现新的气息,焕发新的活力。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一、在揣摩体验中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文本自身虽然存在着意义,但处于潜在状态或未决之中,只有读者介入,意义才会揭示出来。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建构内心的体验与感受,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刻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

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作者对主人公的称呼四次微妙变化,分别是小红军、小家伙、小鬼、小兄弟。这四个称呼都分别体现了作者、文中人物陈赓对小红军的情感变化,体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在课中,我更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揣摩这四个称呼所蕴含的意味。

生1:称他为小红军是因为他年纪小就参加革命,是他的身份象征。

生2:称他为小家伙,是因为他年纪小,但也参加了革命,有志不在年高。从这看出了作者对他的喜欢。

生3:称他为小鬼,看出陈赓对小红军的亲切关怀和赞赏、佩服。有一种幽默感,让小红军感受到亲切,而上马休息一会。

生4:称他为小鬼,是因为前面说了陈赓和瘦马都十分的疲惫,小红军同样疲倦无比。这样一说,就让大家都轻松些,暂时忘记疲惫。

生5:称他为小鬼,是因为陈赓乐观,想把小红军带动起来,共同乐观面对前面的困难,赶上大队伍。

生6:称他为小兄弟,看出陈赓的极度的后悔和自责,好像是自己害死了小红军一样。

生7:称他为小兄弟,给人一种亲人般的感觉,好像是失去了一个亲人,陈赓心里十分悲痛。

生8:称他为小兄弟,看出小红军的倔强使陈赓感动和敬佩。

这样的揣摩体验,既可以激活言语意识,提高言语技能,领悟言语规律,又可以陶冶思想感情,增强人文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境界。

二、在换位体验中寻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换位体验是一种优化的感悟与训练结合方式,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有效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进行换位体验,感同身受,亲亲切切地感受文本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詹天佑》一课中,当学习“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之妙处时,学生因为认知经验上的不足和缺少对学生击破这一阅读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在小组中一起思考、争论。一边读课文、一边小组动手画示意图,一起合作模拟用小火车在“人”字路上运行,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的点拨,最后难点迎刃而解。在学生感叹詹天佑高超的本领与奇特的创新能力之余,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再进一步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

师:现在是公元1910年,我是英国XX报社记者,你们是当时的修“人”字形铁路的工人。我现在要采访你们:“这段铁路修好了,你好对詹天佑有何评价或你有何感想?”

生1:詹天佑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生2:在条件这么艰苦、环境这么恶劣的情况下,詹天佑能为祖国做出如些艰苦卓绝的贡献,我深深地体会到他是多么的爱自己的祖国!

生3:“人”字形铁路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詹天佑为我们中华民族争足了面子。

生4:我要为詹天佑立一个丰碑,刻上:“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永垂不朽!”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永远尊敬他,怀念他,学习他。

这样,给学生换一种角色、换一种角度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去创新,激活了书中的形象,对文本中的主人翁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在丰富的语言训练中,思、想、听、说、写结合在一起,这种训练已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工具性,它是一种情感体验、人文关怀、言语共生、审判体味共构同生的融合体,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工具性、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三、在问题思辨中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引入思辨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的引导,营造问题思辨的氛围,努力让问题思辨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

如教学《凡卡》一文后,我引导学生辩论:“爷爷该不该送凡卡到莫斯科做学徒?”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凡卡他家里穷,送凡卡到城里当学徒是希望他能得到好的工作,还可以挣一些钱。

反方:不该进城,跟爷爷在乡下是多么的快乐,而在城里却是痛苦,而且他爷爷也会十分担心和挂念他。

正方:进城对凡卡是一种锻炼,当好学徒,将来有一种谋生的技能。

反方:凡卡在城里并没有学到多少手艺,只是做一些杂碎琐事,还常常挨打,挨饿,得不到好的休息等,没有了尊严,他是多么的可怜。

正方:凡卡呆在乡下也不会有多大的好处,也是为地主工作,同样受到地主的压迫。送凡卡进城能增长见闻,看到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

反方:凡卡如果跟爷爷在一起,虽然是清苦一点,但有爷爷的关心,有快乐。

通过这样的思辩,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活动都紧张地进行着,不仅加深了文本人物的情感体验,自身语言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在内化运用中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阅读教学中,强调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积累文本的语言情感,把所学到的图式,运用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在多姿多彩的动态言语实践中内化运用,求得学生人文内涵的升华。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味文章的写作顺序。我让学生当了一会导游,以导游的方式分别向大家复述了双龙洞内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的特点。内化运用文中的语言进行介绍,还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体验通过说与写的训练充分表达出来,在这不留痕迹的感悟与训练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山水之壮丽。

总之,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绽放异彩。阅读教学中只有达到这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锤炼能力,体验情感,升华认识,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交融和谐统一,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陈赓凡卡詹天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凡卡》续写
传奇名将陈赓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青年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
《凡卡》续写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