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

2013-04-29胡晓珂李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主体性网络困境

胡晓珂 李明

【摘要】网络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等自由交流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使其陷入主体性发挥,三方受限的困境之中。分析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困境有助于认清问题根源,为找到科学的教育路径打下基础。

【关键词】网络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5-0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群体主体性为前提,以交互式教育主体间的自由平等交流为核心,破解单向教育主体理论灌输效果有限、主流价值导向说服力下降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利局面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实现的关键在于主体间的自由平等交流。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扩大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和范围,为这种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与此同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陷入了主体性发挥三方受限的困境。

一、第一方主体:教育者——主导性地位受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要将其代表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传播给受教育者的。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最先接触、深刻理解掌握、教育传授”,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根源所在。但是在网络时代,这种主导性受到了挑战。一是“最先接触”的优势丧失。随着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传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同等地接受信息,二者之间的知识性差异逐渐减少,教育者权威思想代表的身份受到质疑。二是“深刻理解掌握”的难度加大。网络使多元化思想斗争更加激烈,教育者要从纷繁错乱的思潮中,批驳错误坚持真理需要更多专业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更依赖于教育者深厚的理论功底。正如有人总结《百家讲坛》能这么“火”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形式新颖吸引人,但其实质却是这些专家教授多年扎实功底和经验积淀的迸发。”三是“教育传授”的说服力下降。信息化使教育活动的对象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速度及相应不断扩大的对象相比,教育者的能力并不是在绝对变“大”,而是在相对变“小”,换句话说,对象的规定性在增加,而教育者的既有规定性未能相应增加,其能力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不相匹配,导致了“教育传授”的说服力下降,减弱了教育者主导性发挥的程度。

二、第二方主体: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发挥不明显

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这种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程度上。而如今,面对信息的爆炸性泛滥,受教育者可能因无法消化这么大量的信息,导致主体性受限。一是自主性受信息牵制。面对众多的信息,受教育者的信息选择幅度加大,但又总是感觉手边的信息不足。若是受教育者的自制力不强,就会成为信息的俘虏。信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控制着人的感觉、思想甚至行动,极大地削弱了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自觉力量。二是能动性又容易受“浅阅读”的影响,形成偏见。据统计,现如今大多数人们已经习惯于上微博看信息,但一条信息所耗时间平均不超过3秒,除非特别感兴趣。这种“浅阅读”现象的存在,使受教育者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肤浅而又片面。受教育者因其快速阅读而无法深入,更容易为一些蛊惑性的言论迷惑,无法分辨真理和谬误,被动地接受,导致认知上的偏见。三是创新性因重复“copy”而缺失。创新是基于自身能力和认知的思考性创造。而在信息时代,受教育者如果遇到问题,最习惯的方式,是上网查阅,查看类似观点的见解。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理论探讨是增强认知的重要方式。但受教育者习惯于从网上copy,不假思索的“借用”是常有之事,心得体会更是千篇一律。这种没有思考的方式,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三、第三方主体:群体——主体性消退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以群体为中心和以个人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两种关系类型。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群体的主体性是其必然要求。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力求使主流的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引导人们的行动。信息时代,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人也变成了虚拟环境中的“符号人”。这种交往主体的抽象化使个体主体性差异加大,进而导致群体主体性的开始消退。一是现实情感体验的缺失。“符号人”消解了人的情感、特征、价值和多样性,终将导致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感的淡薄,甚至给人们的伦理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变化。缺乏共同的情感体验,就没有共同情感认同,群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下降。二是共同实践体验的缺乏。虚拟教育实践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影响了群体的共同实践的深入。虚拟的教育实践只有实际从事虚拟活动的人才能切身地感受到,其他个体通常感觉不到。所以,虚拟教育实践提高和升华的只是实际 “操纵者”的主体能力,其他人只是间接地被动地通过现实实践而得以缓慢地提高,以至人们之间的主体性差异越来越大。三是群体主体性的基础力量衰减。个体价值取向的趋同是建立群体主体性的基础。个体本身就因为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网络让这种取向更加多元。本来一个完整的现实人却因网络而变成了两个人——现实人和虚拟人。个体的价值取向更加趋向多元分散,导致了群体主体性消退。

参考文献:

[1]王金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前沿,2007(3): 84-87.

[2]蔻晓燕.网络化生存状态与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50-53.

猜你喜欢

主体性网络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