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谋发展 校企合作育良才
2013-04-29张丹
张丹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职业学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57-01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职业学校要想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必须大胆创新,深层次、多角度的校企合作是其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生存的需要。职业学校需要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校企合作把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提前对接,使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通过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充分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合作中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避免学校培养的盲目性。
2.校企合作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校企合作,能及时将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反映到教学中。校企合作将教学延伸到企业,又将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研究。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传授最鲜活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3.校企合作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复合型”教育队伍,是职业学校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校企合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目前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政策与法规不健全。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法规的支持,使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
2.学校一厢情愿,企业参与意识不强。有些企业由于观念与认识不到位,导致企业在教育经费上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远远不够。
3.深度不足、形式不多。
4.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不强。
5.专业师资队伍缺乏,尤其是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6.学校在寻求合作的理念及方法上还需加强。
三、落实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
如何有效地、可持续地促进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是职业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育人与用人校企一体的合作。基于上述理念,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重视校企合作、设立专门机构
学校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成立了由校领导、企业领导及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实习就业领导小组,下设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实习就业工作小组,并根据国家有关校企合作的文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
2.推行订单培养、实现有的放矢
学校实行订单式教育,与知名企业签定协议,联合招生、定向培养、成立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的专业涵盖了学校所有骨干专业。
3.贴近企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
我校本着以能力为本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针对当前课程结构、体系、内容与教材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为了使课程改革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我们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认真的企业调研,按技能本身的难易程度及技能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将实训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在相应的学期,力求通过实训使学生逐步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依托校企合作、完成师资培养
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采用“下”、 “引” 、“聘”的方式,使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下”是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服务第一线实践,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面,加深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理解,确保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超前企业水平,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样可使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性工作,将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融合到教学中,快速提高教师教学的“企业化”水平和实践技能,优化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引”是指从企业生产一线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人才,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聘”是指聘请本行业本专业的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加强实训教学,缩小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差距,提高教学质量。
5.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以“校企共赢”为合作基础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专业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衔接和融通。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项目标准、顶岗实习指导手册、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建立起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的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校企合作,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企业应该把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也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应把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工作,是新时代、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探索、研究“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更因为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用人制度、学校教育体制与职业教育发达程度有着显著的区别,不同的地域发展也很不平衡,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摸索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校企合作的道路,才能在职业化教育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2007.3.7).
[4]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
[5]刘合群.“百分百”中职教育新理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杨广斌.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职教通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