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工厂”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4-29乔丹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软件

【摘要】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新理念,探索符合本院软件专业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教学工厂”内涵、起源的阐述,分析了“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工厂 软件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6-0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了数十个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这体现了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软件人才培养等问题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紧跟世界前沿技术,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掌握国际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和程序设计语言,能熟练进行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具备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测试和软件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职业、社会和个人的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引进和融入企业要素,实施“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工厂”内涵的界定

“教学工厂”是指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二者紧密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这一理念的内涵是力图把“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两方面融合在一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工厂所要求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极为重要的、 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工厂”这一概念,实际上所蕴含的是一种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职业教学思想,它并不仅指学校里某一个实训机构或某一个教学环节,而是渗透在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教学工厂”的起源

众所周知的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逐步成为发达国家,这与新加坡政府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模式培养出大量的世界级的一流技术工人及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提出了“教学工厂”的新教学模式。“教学工厂”不是在学校之下、教学之外再办一个附属工厂、教学实习工厂,而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为新加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新加坡的多次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迈入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施“教学工厂”模式的意义

想要提升高职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不仅要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在培养过程的改革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07年开始,与“一汽启明”合作,践行“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计算机实训室格局变成“教学工厂”,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氛围,彻底打破了学科型教育理念的束缚,切实提高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同时也为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深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毕业生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使软件技术专业在吉林省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四、“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

(一)建设“教学工厂”课程体系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了解专业、行业现状、企业技术需求和跟踪专业方向前沿的基础上修订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毕业生,提高就业率。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采用 “V”型模式(图1)构建课程体系。“V”型结构的左侧是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步骤,顶点是课程结构,右侧是项目学习情境设计步骤。

图1 课程体系设计的“V”型模式图

(二)开发教学项目

项目化课程是一种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全新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不同于模块课程,模块是技能单元,项目应具有综合性、完整性、相对独立性。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工厂”的项目主要来自“IT校企联盟”企业和教师为企业开发的项目。在课程体系“V”型模式图中,左侧分支对应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工作任务,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企业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另一个分支对应就业岗位所需的工作流程,即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师与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工厂”教学项目的开发宗旨是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实现学生毕业时能具备企业员工所需素质的目标。

(三)建立“教学工厂”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模式

通过在教学项目中的不同工作任务设置考核评价的标准,用教学项目把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考核评价体系中设置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在提高学生软件技能方面设置技能和操作规范的评价指标。在考核形式方面,主要采取了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学期考核三种形式。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表现,类似于平时成绩。项目考核则主要针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侧重于考核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期考核则主要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理论综合考核,侧重于理论知识。在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中,项目考核结果占据主要权重。

总之,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在课程体系设计、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标准,由在校生、毕业生、教师、用人单位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适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有,解晨光,刘明刚.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

[2]黄名选,余如.高职软件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3]方新,徐静,龙华,周大伟,熊宝林.“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3,2

作者简介:

乔丹,1977年12月,女,汉,吉林长春,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软件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基于NPY“教学工厂”理念创建“潮旅专业群校内实践基地”的构想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启示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工厂”实习模式研究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剖析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