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考核模式反思
2013-04-29乔程
乔程
【摘要】考核模式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通过课程考核,可以让学生领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园林美术与制图》是园林专业课改课程,两年的教学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反思中,分析了现行的考核模式,发现了绘图作业一次性终结评价的不足,于是提出了阶段性评价、非正式评价、学生参与制定考核标准等改进的意见,力求将考核的目的和意义最大化,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实施。
【关键词】教学实施 考核模式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8-02
一、课程概况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是根据园林行业典型职业活动所需知识、能力整合的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我校目前在09、10级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门化中进行了课改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完善了课程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讲义、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在每一轮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有很多收获和体会,尤其是在考核模式方面,因此我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反思,旨在改进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模式和方法。
二、《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的考核模式
本课程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考核是由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三部分组成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60%、20%。对于操作技能考核来说,会考虑学生的自评和小组内外互评成绩。
(一)《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考核模式现状
以第二学期的第2单元绘制校园绿地(局部)植物种植设计图为例,一共36课时,主要包括3个活动,即绘制造园要素、练习钢笔画、绘制种植设计图。根据3个活动的课时,制作了详细的考核表,详见表。在这3项技能考核中,分别还要考虑学生自评、互评的成绩。第二学期的成绩则是3个单元总成绩的平均结果。
表:10-1班《园林美术与制图》第2单元评分表
(二)《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考核模式分析
从上表不难看出,每一个单元的考核内容基本面面俱到,考核很细致,教师在汇总成绩时,也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得到的学生成绩是否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呢,下面就具体分析现行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结果的分析
在这两轮的教学中,我认为考核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生的自评成绩较高。原因是,学习较认真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非常用心的绘图了,就应该得很高分,他们对成绩的期望值很高。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想通过自评给自己提分,所以自评成绩也不低。由此可见,中职学生对考核标准的理解不能够自发进行,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考核标准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成果,考核标准在此环节来说基本无效。
第二,学生的互评成绩有着明显的不合理性。无论是组内互评还是组间互评,多数学生总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缺乏公平公正性,给出的成绩有时令人感到失望。
第三,学生衡量的标准不一样。即使学生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不同的学生在进行互评和自评时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有的学生打的分数普遍偏高,有的学生打的分数普遍偏低,很难做到最终的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四,学生对考核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对考核标准的理解,与教师对考核标准的理解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当教师给出的分数与学生期望的分数有一定差距时,学生总是非常的失望,甚至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考核意义的分析
在本门课程中,随着单元的逐个进行,虽然学生的绘图技巧会有不断的提高和改进,但是单元之间的递进关系并不十分明显,当每个单元考核结束后,学生看到成绩时,即使进一步明确了在该单元中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要改进的欲望了,更不会去反思,因为成绩不可能再改变了。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只能来衡量一个班级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了考核结果可以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做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就对其进行考核,用考核结果指导其改进,最终达到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考核模式的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该课程的考核模式:
(一)学生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和修改
在前两轮的教学中,反映出了学生对考核标准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另外,学生对考核标准的认可和理解程度,从侧面也证明了学生对技能要领的理解程度。所以,我认为本门课程的绘图活动的考核标准,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具体来说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和提炼,然后教师参与讨论提出意见,最终得出学生和老师都认可的考核标准。对于学生来说,讨论课程标准的过程,也是学习技能要领的过程。
(二)采用阶段性的考核
在进行较复杂的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阶段性的考核。这样做,不但总结学生之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下一步的活动做出正确的指引,让学生向越来越高的目标努力。
(三)给学生更新成绩的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最大可能的发挥考核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某些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完成的作业成果进行修正,并调整评定结果,更新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加深、迁移。
(四)要求学生进行单元总结
在活动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写一篇总结上交,并根据考核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打分,并解释如此打分的原因。这就把对小组的考核逐步转化为对个人的考核。通过学生自身的反思,也能使学生明确我做的怎么样,今后如何能做的更好。
(五)非正式考核和反馈
在教学活动中,当需要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时,需要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已知的内容,解决面临的问题,此时教师会让学生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这是一个考核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程度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书面或提问的方法进行非正式考核,并告诉学生考核的标准,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也可用口头的方式告诉学生自己的看法。
考核,不仅仅是要给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公平判裁,而且要分阶段的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以保证学生将来的学习更有效。
四、《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考核设想
考核模式和标准不仅要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成果,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下面以第2单元绘制校园绿地(局部)植物种植设计图,活动3绘制植物种植设计图为例,具体探讨一下本门课程考核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第2单元活动三的教学安排
第2单元主要包括3个活动,绘制造园要素、练习钢笔画、绘制种植设计图。其中,前两个活动时为第3个活动打基础的。需要说明的是考核模式需要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发挥考核的最大作用,我将适当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
活动三的主要内容是安排学生分小组,选择校园内的一块绿地进行实测,然后选择合适的比例绘制在A3图纸上,要在图纸上附苗木表,指北针和绿地分析说明。
(二)第2单元活动三的考核设想
1.在活动中的考核设想
(1)非正式考核
环节一教学设计:第3个教学活动开始后,先由学生制定一个绘图方案,包括绘图步骤,绘制内容,用到的绘图工具以及绘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并且根据教师的要求草拟一份植物种植设计图。这个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思考完成新活动需要的知识。
考核目的:教师借这个机会应该能够观察到学生对旧知识运用的情况,可以对学会进行非正式的考核,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本活动的第一次考核,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
(2)阶段性考核
教学设计1:学生完成草图后,下一步要求学生分组在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实测。当学生实测完绿地轮廓和周边环境时,需要绘制正式草图,并且标注数据。小组完成这部分内容后,要进行该活动的第二次考核,教师要提供考核标准。具体的做法是,教师要求小组选代表在班上做简短的汇报,说明本组实测的方法,以及在实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的学生,对照考核标准对汇报小组进行评价,说出哪些方面做的好,有哪些不足,有些什么建议等。教师也要要求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活动过程。
考核目的: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实测的方法和要求,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较高的实测标准,并且给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教师也能够全面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讲解纠正。另外,此环节由教师提供考核标准的目的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到下一个环节,即制定考核标准,同时也起到示范的作用。
教学设计2:完成其他造园要素的实测和草图绘制后,要进行第三次考核。在考核之前,先由每组分别讨论该图的考核标准,以及各分项所占的分数。然后选一个小组为代表进行展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讨论,最终制定一份全班认可的考核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学生可对照标准自评、互评,图纸绘制不到位的地方,学生可以在绘制正式图纸之前进行改进。由于考核标准是学生参与制定的,在考核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考核标准的认可度和把控性,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准确度将有所提高。
考核目的:此次考核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考核标准的理解,有助于为下一步绘图正式图纸打下基础,也明确了他们绘图时所要达到的目标。
2.活动结束后的考核设想
教学设计:学生完成正式图纸之后,按正式图纸的考核标准分小组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而学生自己则需要写一份第2单元学习总结,在总结中需要自评,以及如此自评的理由。
考核目的:使学生深刻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果有必要的话,允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改,上交后更新成绩。
五、结语
总之,好的考核模式和方法就是要把考核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形成持续性的考核制度。好的考核模式不仅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受到启发,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好的促进作用。好的考核模式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在下一轮的教学中,我将以本门课程第二单元作为改革考核模式的试验单元,尝试并探索更为有效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https://learnweb.harvard.edu/wide/en/index.html。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