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大学创新教育

2013-04-29肖美良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教育大学

【摘要】处于历史新时期的现代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核心竞争力成为大学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则源于创新教育。文章着重阐述了新时期大学创新教育的几条战略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 核心竞争力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35-02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随着历史发展,大学职能的不断丰富,使得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大学也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而当今社会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的激烈竞争的社会,知识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的竞争即现代科技创新上。而科技的创新源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他们是国家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正因为大学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日渐加大了对大学的重视与投入。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大学同社会其它企业一样需要树立基于知识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伯顿·R·克拉克认为,“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不仅历史上如此,不同的社会也同样如此。” 现代大学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在于拥有多少高深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对知识的创新。大学要充分发挥广大学术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不断积累知识、更新和创造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大知识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工作力度。通过教学、科研等活动为社会、企业、家庭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其中,知识的转化能力是现代大学树立良好社会声誉和学术声誉的最关键因素。大学品牌的树立,其实质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外在显现。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根本在于大学自身的创新教育。这里说的创新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受教育者而言,它也包含着大学教育者自身。创新教育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模式、制度、方式、方法、手段、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的创新。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认识——实践——认识”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思想观念和制度的创新是先导,观念在实践中形成,又影响和指导实践。教育观念的创新不仅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也具有先导作用。而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基本是单纯培养知识技术型人才,大学教师只是知识的给予者。二是对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培养,这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任务。三是创新教育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创新教育中要大力开发情感智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对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他的《情感智力》一书中,“情商”这一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首次使用。他认为对一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占80%。“情商”或“情感智力”,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们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作用和忽视个性教育的状况,也是创新教育观念更新的内容之一。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系统。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基本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仍然是给予知识者与接受知识者的角色,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积累,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与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系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

2.1 确立学生中心的新思想,把学习主动权给予学生。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给学生以选课的自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科、专业课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既重视了学生个性,又优化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相对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就有了学生发展个性的余地,就可能培养出一个个富有个性和激情、生动活泼、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但由于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的学分制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努力创设条件就成为当今大学要务之一。

2.2 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以科研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高校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的三元并重模式。学校应尽快转变目前这种“传”而不“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注意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 以社会需求为调节器,增强专业适用性教育。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的权力范围,让高校根据社会当前需要的人才发展趋势自行制定开设专业的类别、名称、数量或者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学校教学部门则应加强教学研究,深入社会,把握社会对人才质量、能力、知识水平的要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各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把真正有价值、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引入教学课堂,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体系;组织教师深入社会,大力倡导开展教师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发展,用教师敏锐的眼光捕捉知识更新的信息,调整并充实教学内容。此外还要引入社会力量,倡导研究型、实战型学风。高等学校应主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与社会各界建立密切的联系,邀请、聘用社会知名人物或在各条战线有所成就的企业家、领导人、科研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校园当中营造研究型、实战型学风,组织学生参与和社会实践、科研、生产相关联的知识学习、实践调研、兼职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检验知识与能力,以缩短学生所学与社会所用之间的距离。

2.4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在以往,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阵地,以此为辅助的各种措施,包括考试政策、考勤政策、处分政策等,都是围绕着如何把学生“捆绑”在课堂上听课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种做法在现代已经显得比较落后了,对于学生学习和思考已经显得非常不利,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学校应允许扩大学生免听某些或全部课程的范围,让自学能力比较强及学有余力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提倡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等。

2.5 实施开放式、交互式、立体式教学。要建立强大的、多渠道的教学与研究网络,除安排正常的课堂讲授以外应大力开辟开放式、交互式及立体式的教学体系,让教师能有效地组织讲授、辅导、研讨、答疑,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动态的知识传递过程,让学生在获取足够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取舍和概括、提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交互解答,初步运用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做法,让学生在“教”的同时深刻地掌握“学”;同时,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手段,提供学科群内的大量相关知识内容,教会学生凭已有的知识去整理、消化、提炼新知识,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三、建设一支高水平,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教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和科研素质而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中介是科学文化的最前沿的知识。教师的创新性是引导和影响学生创新性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应通过人才引进,建设新的学术群体,创造新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上死水一潭的局面;一方面实施继续教育规划,有计划地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聘请校外有成就的学者到学校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激发创造灵感,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科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创新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前提,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创新是21世纪教师业务的要求。

四、建立激励机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手段。

创新是对知识的获取永不满足,愿意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对新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并有信心与决心去探索、去寻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在高校应该制定创新激励措施,定期奖励和表彰在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如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召开科技表彰大会,鼓励并资助学生出版论著、科技作品,设立学生科研经费,在学术报刊发表学生作品等。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

五、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学校创新基地,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型人才在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成果或新思想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表现出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人才的创造性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有机统一。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拓展社会实践领域,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宽松的环境,广阔的实践空间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目前,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全面铺开,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设置上顾及的是多数人的水平,对于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则较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学里,学生知识的学习往往只经过被动的课堂教学、有组织的实践和课程设计等几个环节,专业发展受到很大局限。学校建立创新基地的办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创新基地注重创新氛围的营造,基地通过聘请专家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学生间的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学生创造性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相互沟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了创新基地,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题,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发展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许多项目不是单一的学科,既要求技术难度,又要求设计上的艺术品位;既要求技术的创新,又要求有市场的前景;既有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又涉及到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为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机会。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就曾强调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战略性位置。”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更加说明: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我国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努力构建一个旨在创新的教育体系,以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水平,增强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而我国大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更应突出创新教育,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 2002年第7期

[2](美)伯顿·R·克拉克主编. 王承绪 徐 辉 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12

作者简介:

肖美良(1975- ),男,湖北大悟人,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论。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创新教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新时期足球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