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研究——基于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

2013-04-27申秀英刘沛林刘春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衡阳师范学院教材

申秀英,刘沛林,刘春腊

(1.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2;2.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湖南研究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与研究问题[1-3],90年代中期,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教育处组织了环境教育优秀教材推介工作[4-6]。尔后,成人环境教育教材[7]、党政干部环境教育教材[8]、小学环境教育教材[9]、环境教育网络教材[10]、环境教育校本教材[11]等的研究与编写工作纷纷提上日程。近年来,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问题得到了关注。比如,有学者指出了及时系统地开展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2]。针对当前环境教育普遍面临的教材建设及其评估标准问题,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优化研究,以确保教材建设标准化、系统化,提升环境教育建设质量,开展研究内容合理、方法得当、思路清晰、创新性较强的研究,有助于全国环境教育建设工作的迅速开展并发挥积极作用[13-15]。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当前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环境教育的特点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建议与措施。

1 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

1.1 国内外环境教育建设现状对比

国外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现状及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3-14,16-19]:1)在环境教育教材中贯彻落实学生对环境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念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的培养;2)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纳入大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议题;3)在教材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环境教育技能,注重环境教育教材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可参与性;4)将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与优化问题纳入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工作范畴,通过建立环境教育基地系统开展学生环境教育;5)重视各类型环境教材的建设与研究工作,满足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

国内环境教育开展较晚,各地区间高校的环境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20-26]:1)环境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2)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学校环境教育投入不够;3)90%以上的学校均没有理想的环境教育教材(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教材建设问题尤其突出),环境教育普及不平衡;4)环境教育教材的规范化建设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指导性理论与框架;5)全国范围内环境教育教材体系的建设,亟需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

1.2 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方面,国家环境保护局、环保部、地方教育局等官方机构部门组织编写了相关的环境教育教材;同时,学者们也通过自身的研究,出版了相关的环境教育专著、教材(表1)。这些成果夯实了我国的环境教育教材建设工作,为我国环境教育的深度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

表1 1999—2012年我国部分环境教育图书一览

续表

1.3 我国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12,27-29],针对笔者收集到的环境教育相关教材(表1),本文将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层面,大多集中在对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各阶段环境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理论探讨成果不多见;(2)实践中我国环境教育教材大多是由各地各专家学者自行编写的,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相关环境教育教材少见,环境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3)各地环境教育教材在内容、水平、层次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偏重案例分析,有的偏重理论探讨;(4)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数量要多于大学环境教育教材数量,内容上也更具趣味性与实用性,这与教材本身面临的读者市场密切相关,且有学者统计,北京、广西、辽宁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编写情况要好于其他省市[27];(5)未有对全国范围小学、中学、大学及成人环境教育的教材体系进行系统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问题亟需剖析。

2 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原理与方法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环境教育已从宣传教育进入课堂教育,发展成为以专题教育、渗透教育相结合的环境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系统的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极为迫切。在新的教育体系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力求实现学生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等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与方法。本文参考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14,20,30-31],结合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多年来的实践经验[32-33],总结出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原理与方法。

2.1 教材主题的综合性

环境教育教材要体现综合性,既要重点突出环境知识教育,又要将环境伦理教育、道德规范延伸到教材中,培养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养成尊重自然、关心自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即将环境法律、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技能、环境价值和态度等有机融合到环境教育教材当中。

2.2 教材题材的乡土性

环境教育问题虽然十分复杂,但地域性非常明显。优秀的环境教育教材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立足地域本土特色,体现本土性环境教育案例。在编写环境教育教材体系中,不能舍近求远,应从本区域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入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教育题材的选择,做到国际视野、国际题材与乡土特色的有机结合。

2.3 教材形式的多样性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教育教材及其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一些专题教学内容,也可以引入研究性、探讨性的教学内容;既要有文字性的环境教育教材,更要积极开发一些声、光、电、影等形式的多媒体环境教育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展现形式上,要有效运用表格和插图,在教材内容与形式上,体现多样性、多元化。

2.4 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环境教育既要传授受教育者一定的环境教育基本知识,更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实施教育,要以学生为环境教育的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端正环境态度、掌握环境技能,注重环境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一定的环境技能,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可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事件,积极参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行动。

3 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实践

3.1 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教材建设概况

衡阳师范学院是湖南省直属的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是湖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学院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科研、教学、实践与对外交流,先后成立了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湖南研究中心,在实践中探索了环境教育的一些创新思路与方法[34-38],在环境教育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工作(表3)。

表3 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编著的环境教育教材

3.2 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的经验

3.2.1 加大环境教育相关课程的分量,为环境教育教材编写提供基础

为了凸显环境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有效开展资源环境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自身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修改了高师教学计划,修改和完善了与现行高师环境教育体系直接相关的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逐步增加或注入了新的有关环境教育课程内容(表4),逐步加大了环境教育相关课程的份量。同时,在环境教育相关课程中加入资源环境类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比如,在全校范围开设了跨专业的环境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开展了环境教育专门培训,在化学、生物、物理、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中增加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所有这些工作,都为我们编写环境教育相关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表4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中环境教育教学内容的变化

3.2.2 开展环境教育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环境教育教材的要求

为了解学生对环境教育教材需求的变化,2003年以来,我们在衡阳师范学院、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株洲市融城实验学校、衡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衡阳市第八中学、衡阳市第一中学、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中学等学校对5千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 900余份,有效问卷4 700余份。问卷涉及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的意愿、对现行教材的看法等多方面。通过调查,本文总结学生对环境教育教材建设提出了以下核心建议:(1)在教材内容上,既要注重环境教育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环境教育技能与态度的培养;(2)在教材选材上,既要有国际性的环境教育案例,关注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的最新进展,更要多关注本土性的实践案例;(3)在教材的表现形式上,要尽量避免长篇的文字大论,要注重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图文并茂,并配以典型的案例分析素材;(4)在教材的传授形式上,要提倡师生互动的授课形式,引入研究小组、课堂活动等新形式,避免教师“一言谈”式授课;(5)研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等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模式与案例值得引入环境教育教材。

3.2.3 为满足环境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要求,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教材

为满足环境教育基础师资培训的要求,衡阳师范学院以地理专业为依托,设计了一套简单、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培训课程,通过举办寒暑假教师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中小学专职环境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即通过成人教育(即继续教育)等途径,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的系统培训,加强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的培训,2008年以来,已有2千余人接受过此项培训,在此过程中,我们结合自身培训的感受和学员的需求,自行开发了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环境教育概论》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手册》等校本教材,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3.2.4 结合实践,探索性地开发了环境教育教材,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在环境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专著方面,出版了《“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等著作;在研究论文方面,发表了《对开展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研究的思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教学与管理,2006)、《高师院校解决基础环境教育师资之困的模式探索》(环境教育,2008)、《中小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构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等论文。2012年,又承担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教育教材建设优化研究”,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如何创新环境教育教材建设?”这一核心命题,开展专题研究。

3.3 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建议

根据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原理与方法,结合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教材建设的经验,本文提出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的建议如下。

3.3.1 教材定位上融合本土化与世界前沿

优秀的环境教育教材不仅应具有世界性眼观与定位,更要注重受教育对象个体本身的特点,具备本土性的资源与素材,实现教材内容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个性小环境现象推及共同性大环境问题。充分吸收本土化地方素材的优势与特色,并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将本土内容与世界前沿有机融合,展现环境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3.3.2 总体设计上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

教材目标上,要将环境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相互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形成正确环境价值观,并在实践生活中将这些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教材内容上,不仅应包含关于环境的多个方面,而且应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贴近现实生活,综合安排各项内容和学生自学阅读教材,不断扩展学生对周围环境世界的体验。教材逻辑设计上,应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形成探究过程能力为明线,以学习基础环境知识为暗线,并以大量的探究性环境教育活动贯穿始终。

3.3.3 教材表现形式上注重可读性

首先,要站在环境教育教材读者——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奋点和求知心理编写环境教育教材内容,注重环境教育知识—态度—技能等的全面培养。同时,要注重环境教育内容的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全书和章节的“知识点——例题——经验总结——适量难度的习题”。最后,要善用表格和插图提炼环境教育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教育内容,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表2)。

表2 环境教育教材设计中对表格和插图的运用

3.3.4 教材评价体系上体现多主体的有效结合

建立“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态度情感价值观+环境问题解决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的有效结合,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课内评价+课外评价,随机评价+正式评价”等多角度构成一个复合性的评价体系。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强调环境知识的呈现,同时凸显探究过程,力求使教材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1]任耐安.要重视环境教育的教材建设[J].环境科学动态,1994(1):4-6.

[2]于慧颖.在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中加强环境教育[J].学科教育,1993(6):11-14.

[3]张健如.论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0(6):35-38.

[4]佚名.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表彰环境教育先进单位、个人和奖励优秀教材[J].环境教育,1995(1):44-47.

[5]沈健.环境教育优秀教材介绍(一)[J].环境教育,1996(1):43-44.

[6]佚名.环境教育优秀教材介绍(二)[J].环境教育,1996(2):42-43.

[7]陶俊唐.对成人高等环境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Z2):75-79.

[8]刘大.党政干部环境教育教材的思考[J].环境教育,1998(1):30,35.

[9]任耐安.小学互动式环境教育教材体系探索[J].环境教育,1999(1):13-14.

[10]王红旗,张继伟.环境教育的网络教材开发[J].环境教育,2001(5):18-20.

[11]龙武霖.成都市升平街小学“校本教材”中《环境教育》部分编写要点[J].四川环境,2001(4):76.

[12]申秀英,刘沛林,刘春腊,等.对开展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研究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17-120.

[13]Palmer Joy A.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4]祝怀新,林道辉,等.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5]申秀英.环境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16]申秀英.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17]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可持续发展教育[M].王民,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8]艾沃.F.古德森.环境教育的诞生[M].贺晓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姚亚萍.环境教育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江家发.环境教育学[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田青.我国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2]林培英,杨国栋,潘淑敏.环境问题案例教程: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3]季莹娟.中、美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2):161.

[24]毛德华,周晚田,白解红.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75-78.

[25]徐华红.中学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组织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6]田青.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7]赵崴.泰勒原理对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编写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8(1):177.

[28]王红旗 ,李君 ,姚亚萍.新一轮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的开发[J].环境教育,2005(3):4-6.

[29]曲格平.以案例分析为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序[J].中国大学教学,2004(7):62.

[30]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1]马 桂 新.环 境 教 育 学 [M].2 版.北 京:科 学 出 版社,2007.

[32]刘沛林,申秀英.“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33]申秀英,刘沛林.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

[34]刘春腊,申秀英,刘沛林,等.环境教育“四五四”科研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131-135.

[35]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教育创新研究:来自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3):107-111.

[36]申秀英,邓运员,刘沛林,等.面向中学教师培训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113-118.

[37]刘沛林,申秀英.“一目标、四途径”的基础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8):96-98.

[38]申秀英,涂昊.高等师范院校成人环境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来自衡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实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03-107.

猜你喜欢

衡阳师范学院教材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洛阳师范学院
大城衡阳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