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汗孔角化症1例

2013-04-25璐,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汗孔板层腕部

李 璐,陈 宏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

患者,女,46岁,主因右手腕部尺侧皮疹缓慢进行性增大15年而就诊。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腕部尺侧缘出现一角化性小丘疹,逐渐增大,瘙痒。在当地医院以“手癣”“湿疹”而给予相应治疗,皮损不见好,遂于2012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手腕部尺侧缘可见一2.5 cm×3 cm的不规则形角化性斑块,边缘呈堤状隆起,边界清楚,表面破溃、结痂,触之较硬(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见图2a、图2b)。皮肤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病理诊断:汗孔角化症。治疗:盐酸环丙沙星乳膏和复方乳酸依沙丫啶糊,糠酸莫米松乳膏交替外用,并嘱其坚持治疗。

不规则形角化性斑块,边缘呈堤状隆起,边界清楚,表面破溃、结痂

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

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柱,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

按:汗孔角化症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角化异常性疾病,以组织学中出现圆锥形角化不全板层为特征。临床分型:经典的Mibelli型、浅表播散型、单侧线状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显著角化过度型、炎症角化型、掌跖泛发型、点状汗孔角化症等分型[1]。本病病因不明,有研究[2]表明本病因表皮细胞突变克隆沿外围扩增,导致克隆群体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边界形成圆锥形板层,异常克隆可具遗传性[2]。本病可受某些刺激而激发,如免疫抑制剂、电子束辐射、光化学疗法、紫外线及慢性皮肤损伤等。临床需与疣状皮肤结核、疣状痣、环状扁平苔藓相鉴别[3]。本病在治疗上,可用10%水杨酸软膏及维A酸软膏,也可口服阿维A有一定效果[4]。应用CO2激光及时早期治疗较小汗孔角化症皮损疗效亦较好。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26.

[2]张正华,刘伟达.汗孔角化症的病谱及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6):349-351.

[3]王海英.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6):422.

[4]杨静,姜一化.疣状汗孔角化症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6):389-390.

猜你喜欢

汗孔板层腕部
手指表皮汗孔大小分布特性研究
表皮更替时间内指纹汗孔大小变化规律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角膜内皮移植及板层移植取材方式
基于嵌入式GPU的汗孔识别算法并行设计*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汗孔特征的观察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