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2013-04-25袁咏梅
袁咏梅
(赞皇县中医院,河北 赞皇 051230)
短暂性脑缺血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可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短暂性脑缺血与缺血性卒中有着相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同时短暂性脑缺血也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一旦发生脑卒中,患者多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所以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出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愈后有积极意义[2]。笔者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初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行血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初发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186例,男96例,女90例,年龄35~68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要点,ABCD2评分≥4分,CT和或MRI检查示颅内无出血及梗死病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蹇涩、晕厥发作、头胀痛、神情呆滞等。排除近期大手术及活动性出血、严重高血压(血压>180/120m mHg)、严重全身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患者。
2 方法
2组均给予短暂性脑缺血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和降纤维蛋白原,应用脑组织保护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行血汤治疗,组方:荷叶10 g,焦山楂15 g,决明子30 g,制水蛭5 g,赤芍10 g,酒大黄5 g,路路通20 g,虎杖20 g,何首乌15 g。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均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制订疗效标准:治愈:疗效百分数≥95%;显效:疗效百分数为60%~94%;有效:疗效百分数为20%~59%;无效:疗效百分数<20%,甚至发生脑卒中。
3.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93) 例(%)
表2 2组治疗期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次比较(±s,n=93)
4 讨论
近年来,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不良后果。目前中医药辨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取得良好的疗效,对预防和减少其发作起到积极作用[4]。中医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中风先兆,病机为血浊,血浊扰乱气血,血行缓慢,可致血瘀,瘀可化热产生热毒,毒邪蚀体,上扰脑神,浊血污脑可致脑神逆乱,而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因此,治疗宜从清化血浊、畅通络脉、散瘀扶正角度着手。
化浊行血汤方中,荷叶能升阳利湿;焦山楂能入血分而活血散瘀消积;决明子能清肝明目降脂,通便祛浊;制水蛭破血逐瘀;酒大黄可降压清脂,活血祛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路路通能通络利水除湿;虎杖活血定痛;何首乌可滋补肝肾。诸药合用,共收化浊行血,除湿解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6-9]表明,化浊行血汤可显著减低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且能使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纤维蛋白原、血脂分析、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各项理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浊行血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发作频次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化浊行血汤可有效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次,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案。
[1]李翠利.中西药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3(9):59-60.
[2]黄晓芸,梅志忠,方浩威,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57-58.
[3]李跃,刘远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0,28(1):59-63.
[4]毕齐,王力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的思考[J].中国卒中杂志,2008,3(3):166-168.
[5]徐昕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15(5):75-76.
[6]张娟,鲍远程.中西药并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2):129-130.
[7]张蓓,李亚军,张世俊,等.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J].吉林大学(医学版),2012,38(6):1115-1116.
[8]邓景元,刘亚民,吕雅丽,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医学版),2012,38(3):537-538.
[9]徐冰,刘燕妮,闫咏梅.醒脑溢髓汤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