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有生命力
2013-04-24杨洪梅
杨洪梅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一块乐土,是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一堂好课,是学生生命力的一次精彩展示,是学生生命品质的一次自主提升,也是教师对学生智慧的生动诠释。教育新课改已关注于正确处理学生知识、态度观念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课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这就呼唤着课堂要回归到其作为学生天然生命空间的本来位置,恢复其作为学生个性展示舞台的本来面目,真正成为学生对知识与人生的一次体味,一次领略,一次享受,成为学生生命之花的一次绽放,成为学生生命之树的一次拔节。
当我们走进课堂时,我们不满足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也为新课改后学生之间混乱的“众言堂”而烦恼,因为课堂上都未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何激发学生自身的生命力,真正让语文课堂更富有生命力,已成为课改实践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个有生命的课堂就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尊重学生,关注情感交流。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是互动、互尊、互助、互学的关系。正如孔子所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确定了师生平等关系。因此,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消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而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语文课上,通常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语言必须表达一定的思想,从思想中流露一定的情感。语文课上关注师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发言,就能把握住语文的生命脉搏,让课堂因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而富有活力。
其次,教师主导到位,关注语调的抑扬,语态的自然。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者,调动课堂气氛的关键点就是要把课上活。我认为,语文课不应该只是把考试的答案交给学生,让其背牢、记住,从而培养其高分低能的水平。事实上,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和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挂钩,在我们班上,我便发现几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总是低于及格线水平,但是其作文水平却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无论是在思维、思想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以及字段连结方面都已跳出幼稚,其文章有时连自己都自叹不如。所以,我们有时会陷入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由于中考的存在,我们必须要求把课内的东西上好,因为成绩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单纯讲课内的,就很有可能使得学生觉得语文课无趣,到时候,教师只能是对牛弹琴了,讲得再多也是白费。语文课应上成人文课,就是要更多地联系课外的一些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世界的真正魅力。就拿《出师表》这一课来说吧:中学教参要求了解字词句的解释,但如果我们单纯地讲这些内容,就有可能使得整节课的气氛陷入沉闷,所以在讲《出师表》时,应尽量地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调是教师传递知识信息的艺术。音量大可以使声音有很大的穿透力,使得后排的同学也能够很好地把老师所传达的信息量接收进去。佛家有语:当头棒喝,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当然,一味大声就无法满足文章的情感要求,还需要追求声调的抑扬顿挫。一节课45分钟,保持高音量是不现实的。另外,语速或快或慢,音量或高或低都能体现上课的语言魅力。事实上,这样的一种调节也是教师对作品情绪的对应表达,而且使得重点更为突出。如果再加上适合的肢体语言,可以自然地表达出课文传递的情感,让学生在形象的表演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有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传达,最佳是语态占80%,而内容只占20%。
第三,要懂得随机应变。课堂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我们所写的教案是处于理想状态的,其一时突发的小情况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最为灵活的调节课堂气氛的契机。上《出师表》时,由于不适应,上课不到10分种,就有学生公然趴在桌上拜见周公,这也是我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于是我将其叫起翻译课文,然后引入“伴君如伴虎”一说并有所发挥:“如果现在站在上面给你们上课的是个皇帝,你们在睡觉就是欺君,你们知道后果是什么吗?”话音未完,便有一群同学拍着桌子吼到:“来人啊,拉出去,砍了。”顿时,全班精神大振。那节课,我也是上得特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