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间英语交流的益处
2013-04-24陈敏
陈敏
在中国,由于缺乏使用英语的自然环境,如何运用英语交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在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是解决这一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学生们意识到平时彼此间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必要性时,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对话练习,并努力坚持练习。尤其当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理解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形成了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之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优势也会凸显。
1. 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了解文化差异。随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将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点,让学生不致犯一些容易让外国人误解的错误,或者做出让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表达。
2. 学生之间英语的交流有利于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由人类社会的所有共享的产品构成”(Robertson,1981)。文化不仅是指物质的东西,如城市、团体、组织和学校,而且是指非物质的东西,如思想、习俗、家庭形式或语言等。简而言之,文化是指一个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即“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要旨所在。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将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影响,它反映着文化。在广义上,语言是一个民族象征性的代表,同时,它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
文化与文化是不相同的。每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即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由于文化不同,因而语言也不同。文化存在差异,语言也存在差异。不同文化交流时,困难就产生了。一种文化需要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很简单,它需要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3. 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形成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学好英语不仅指的是掌握发音、单词、习语和语法,而且指的是学习者应该站在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讲话者的角度,并从那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和运用英语,同时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学习持英语为母语者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其思想、习惯与群体行为的方式,是学习他们“头脑中的语言”。
(1)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即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行动和步骤。
(2)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与所学的该种语言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语境,尽量创造较真实的场景,帮助了解外国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意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从而有效地展开对话,培养垮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点点滴滴的英语对话练习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熟悉的词汇。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缺乏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而放弃交流。当词汇量不足时,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者简单的释义等来帮助表达,让学生相信词汇量是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增多、逐渐累积的。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除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英语课堂,还可以利用其余的时间,如课间、途中等;还可以利用其余的场合,如通电话、一起购物、共同游玩等。
语言的特点就是用则会,用则多,用则熟,用则精。语言如果不使用,就会遗忘。只要做有心人,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用来进行英语沟通的时间是能找到的。英语交流的目标是流利而非精确。流畅地进行表达时,即使偶尔会出现单词有错或时态有误的情况,也没关系,没必要就此紧闭双唇,不再开口使用英语。只要对方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这样,就能不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断提高语言技能,为真正情境下与外国人会话充分积累,就能在真正程度上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总之,在中国,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学习策略的形成,可以有利于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同时,珍惜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包括与外国人会话)、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罗马非一日建成”所言极是,只有当学生间用英语交流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质的飞跃,他们才能流畅并适时适地用英语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