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线边沿形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2013-04-24左琦
左琦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乳突线边沿形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左琦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通过实验观察乳突线边沿形态,在不同压力下、不同作用力方向下,边沿特征的数量、相对位置、形态、大小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得出乳突线边沿形态特征变化的规律,为利用乳突线边沿形态特征辅助进行同一认定提供参考。
乳突线 边沿形态 稳定性
国外指纹学中,将指纹纹型等种类特征称为一级特征,将细节点等个别特征称为二级特征,将纹线边沿及纹线内部等微观结构特征称为三级特征。1999年美国指纹专家David R.Ashbaugh提出了“脊纹学”的概念,将指纹看成一种具有多种细微特征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脊纹的流向、形态、边缘轮廓、汗孔形态等进行指纹鉴定。我国学者刘持平把“拓扑学”引入指纹鉴定,在此理论启发下更微观领域中的指纹鉴定,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如在残缺指纹检验中,乳突线清晰稳定,但二级特征数量少,这时可借助三级特征来辅助进行指纹鉴定。近年来随着显微镜等观察设备功能的完善,高分辨率指纹采集技术的发展,限制指纹三级特征应用的“瓶颈”已经打开,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对指纹微观形态即三级特征进行研究的要求。
乳突线边沿形态是指纹三级特征中的一种,手指上的乳突线宽02.mm~0.5mm之间,其边沿形态是指每条乳突线边沿显示的凸凹起伏的状态。在郑州市公安局指纹系统数据库中调取100人(16~55岁)捺印指纹及100枚现场指纹,观察乳突线边沿,其形态各异,反映了乳突线边沿皮纹结构特殊性的一面。随年龄的增长,乳突线边缘轮廓会由光滑清晰到粗糙模糊,这些变化会使边沿形态的反映有所不同,但作为乳突线的一部分,边沿形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生理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然而边沿形态极其微观,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其具体形态,稳定性需深入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器材
KF—1型多功能物证检验仪(显示放大4~320倍,具备观察、测量、编辑、拍照等功能)、502胶、载玻片、滤纸、黑色衬纸、电子天平等。
1.2 实验步骤
1.2.1 选取实验客体
本次实验选取本校男生崔某(年龄20岁,身高175cm,体重75公斤)右手中指作为实验客体。
1.2.2 检材与样本制作
检材指纹:以适当压力、垂直向下、水平接触载玻片,遗留右中指指纹20枚,选取一枚最清晰的汗液指纹附上黑色衬纸直接在物证检验仪下(放大18倍)拍照固定。
样本指纹1:将载玻片直接放在电子天平上,以轻压(L-100g)、中压(M-300g)、重压(H-500g)三种力度垂直向下、水平捺印右中指,每种压力捺印10枚,共30枚。
样本指纹2:在载玻片上从四个方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滚动捺印右中指,每种方向捺印10枚,共40枚。
1.2.3 显现处理
在室温20℃、相对湿度20%的环境下,用502胶滤纸贴附法显现新鲜汗液指纹(滤纸不能接触指纹),时间3~5分钟。把显出的70枚指纹附上黑色衬纸在物证检验仪下(放大18倍)拍照固定。
1.2.4 圈定比对范围
分别在检材指纹与显出的样本指纹的同一部位制作方框,以右中指中心部位作为比对范围。
1.2.5 边沿形态特征比对
乳突线边沿大体上有凸起、凹陷、局部弯曲、粗细变化、中断等形态反映,统称边沿特征。首先标注检材指纹中边沿特征所在的位置及数量(共标注12个特征),明确比对对象(图1);其次标注70枚样本指纹中边沿特征所在的位置及数量;最后对检材指纹与样本指纹边沿特征的数量、相对位置、形态、大小等进行比对。
图1 检材边沿特征
2 乳突线边沿形态稳定性的研究
2.1 边沿特征复现率的变化
下列表格上侧数据显示力的大小、方向不同时,边沿特征出现的个数;下侧数据显示个数除以12(检材指纹特征总数)后得出复现率(%)。
2.1.1 随压力的变化
由表1可知:502胶贴附法可以显出不同压力下,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液手印的边沿特征;随压力的增大,边沿特征的个数在减少,显现率下降,边沿特征的复现率与压力的大小呈反比。
表1 边沿特征复现率随压力变化表
2.1.2 随作用力方向的变化
本次实验选用的是右中指,此指位手指在捺印时不易伸直,每次捺印变化较大,增加了实验的难度,然而因为变化却可以更好地考察边沿细微特征的出现情况。如表2可知:上下方向捺印特征数量大于左右方向捺印特征数量。从上到下捺印和从下到上捺印,边沿特征数量差异不大,从上到下捺印动作符合人体习惯,其特征数略大于从下到上捺印特征数。从左到右捺印特征数量大于从右到左捺印特征数量,符合手指“中立位零度法”捺印规则,即手指由紧张到放松时,捺印纹线清晰、流畅、特征多,反之则特征反映少。
表2 边沿特征复现率随作用力方向变化表
2.2 边沿特征相对位置的变化
比较不同压力、不同方向下选定区域内,边沿特征出现的位置,观察力的改变对其相对位置的影响。
2.2.1 随压力的变化(见图2~4)
图2 轻压边沿特征
图3 中压边沿特征
图4 重压边沿特征
2.2.2 随作用力方向的变化(见图5~8)
图5 从上到下捺印边沿特征
图6 从下到上捺印边沿特征
图7 从左到右捺印边沿特征
图8 从右到左捺印边沿特征
由图可知:随着压力的改变、作用力方向的改变,边沿特征的数量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图1检材指纹12个特征,图2~8样本指纹特征数量有不同减少。但比较图1~8中出现的同一个特征,如1号特征,其在8幅图中的相对位置稳定不变,不会随着压力大小、作用力方向的不同而位移,可以说是稳定的。
2.3 边沿特征形态、大小的变化
选取检材指纹中的1号“凸起”特征(见图9),观察其变化。
2.3.1 随压力的变化
以下为三种不同压力下的反映(见图10~12)。
图9 检材1号特征
图10 轻压1号特征
图11 中压1号特征
图12 重压1号特征
由图可知:第一,在压力较轻时,“凸起”外形轮廓清晰;随着压力的增大,“凸起”外形轮廓模糊,形态不稳定,这种变化规律不明显。产生原因是边沿形态作为微观特征,受作用力、介质、承痕体、手指清洁度等多因素影响,变化情况复杂所致。第二,随着压力的增大,“凸起”特征有变小的趋势。轻压时“凸起”面积大,边缘清晰,压力增加“凸起”面积减小,边缘模糊、粗糙。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压力的增加,乳突线变宽,边沿形态受到挤压,反映的空间变得狭小,特征无法充分反映所致。
2.3.2 随作用力方向的变化
以下为四种不同作用力方向下的反映(见图13~16)。
图13 从上到下捺印1号特征
图14 从下到上捺印1号特征
图15 从左到右捺印1号特征
图16 从右到左捺印1号特征
由图可知:第一,从四个方向捺印时,“凸起”均有不同形态的变化,但变化规律不明显。产生原因是由于手指在触摸物体时,用力方向、大小、显现方式等均会引起边沿形态的细微变化。第二,从上到下捺印时,“凸起”膨胀、面积变大;从下到上捺印时,“凸起”收缩、面积变小。从左、右两个方向捺印时,“凸起”虽有轻微变形,但整体大小变化不大。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选取的“凸起”位于单条乳突线的下侧,“凸起”先于乳突线受力,并随着力的方向继续运动受到挤压形成收缩;反之“凸起”后于乳突线受力,并随着力的方向继续运动受到伸张形成膨胀;而从左或从右捺印时,“凸起”和乳突线同时受力,所以大小变化不大。
3 讨论
(1)实验数据偶尔出现“离众”情况,出现原因可能是特殊情况或实验错误造成的,因此在统计数据时做了适当的取舍(如统计复现率时从右到左第2枚数据舍弃)。
(2)边沿特征作为微观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复杂,极易产生变形或反映不清。实验初步观察到边沿特征随压力大小及方向不同而变化的特点,但其规律还需大样本多次实验进行统计、分析。
(3)对边沿形态反映出的特征及命名,还需量化,统一规范,才能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4 结论
通过对乳突线边沿形态反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数量特征、相对位置特征、形态、大小特征三大类。实验结果表明:
(1)随着压力的增加,观察到的边沿特征数量减少,复现率与压力的大小呈反比;作用力方向的改变,边沿特征数量变化不大,主要区别在符合手指生理捺印习惯时,复现率略高。
(2)边沿特征形态随压力的不同、方向的不同而变化,但其变化缺乏规律性。边沿特征的大小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其尺寸与压力的大小呈反比;边沿特征的大小随作用力方向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特征所在单条乳突线的位置。
(3)作为“凸起”或“凹陷”等单个特征,其相对位置不会随压力大小、方向不同而改变,是稳定的特征,可以考虑将单个特征的相对位置作为检验的依据,应用于指纹鉴定。
1.罗亚平,郭威.指纹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赵向欣.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指纹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注:本文系河南警察学院科研项目“指纹三级特征的观察与识别”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NJY-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