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五粮液的香气成分
2013-04-23许柏球张丽君罗欢忠崔淑芬
许柏球,张丽君,罗欢忠,崔淑芬*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白酒中独树一帜,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深受中国百姓欢迎,在国外亦享有盛誉。有关白酒的挥发性成分(香气成分)研究虽有报道,但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五粮液的香气成分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HS-SPME-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对比鉴定,对52°五粮液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建立鉴定五粮液品质HS-SPME-GC-MS方法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市售五粮液(酒精度:52%vol,容量:500mL);0.5mg/L C8~C40正构烷烃混合标准品:购自Accstantdard(纽黑文,美国);1.5mL带塑料密封垫样品瓶:美国安捷伦公司产品。
1.2 仪器与设备
Agilent5975-6890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产品;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手柄、100μm PDMS萃取头、65μm PDMS/DVB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产品。
1.3 方法
1.3.1 香气成分提取
取五粮液400μL于干燥洁净的1.5mL样品瓶中,加盖密口,将装有100μm PDMS萃取头或65μm PDMS/DVB萃取头(实验前先将萃取头于气相色谱进样口250℃老化1h)的SPME手柄插入样品瓶,推出萃取头使其距样液2mm~3mm(勿接触样液),室温(25℃)顶空萃取40min。萃取完毕,将萃取头缩回并抽出SPME手柄,再将手柄插入GC-MS气相色谱进样口,推出萃取头,于250℃解吸5min,同时启动GC-MS检测分析。
1.3.2 GC-MS条件
石英毛细管柱(DB-624):60m×0.25mm×1.40μm;载气:高纯He2(99.999%);流速:1mL/min;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0.85min分流阀打开);节省气:20.0mL/min;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初温40℃保持1min,以5℃/min升温至220℃,保持2min,再以4℃/min升温至250℃,保持20min;GC-MS接口温度:280℃;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30~500。检索谱库:NIST08.L。
1.3.3 保留指数测定
将0.5mg/L C8~C40正构烷烃混合标准品用三氯甲烷(色谱纯)稀释至0.1mg/L,取1μL按上述GC-MS条件进行色谱分析,测定各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然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五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保留时间,根据下述线性升温保留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各组分的Kovats保留指数。
式中:KI为Kovats保留指数;tR为被测组分的保留时间;下标x为被测组分符号;下标n和n+1为分别具有n和n+1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符号。
2 结果与分析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五粮液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并进行GC-MS分析,其总离子流图见图1(100μm PDMS萃取头)、图2(65μm PDMS/DVB萃取头)。利用化学工作站对总离子流图的色谱峰进行积分处理,峰面积归一化法测量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计算机NIST08谱库检索和KI保留指数比对,初步分离确定各组分化合物的名称及其相对含量,其结果见附表。
图1 52°五粮液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PDMS)Fig.1 GC-MS total ionic chromatogram of aroma components in 52° Wuliangye liquor(PDMS)
由附表可以看出,五粮液经2种萃取头顶空萃取、GC-MS分析和KI比对,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中,100μm PDMS萃取头提取物鉴定出44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占色谱总流出成分的94.77%);65μm PDMS/DVB萃取头提取物鉴定出47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占色谱总流出成分的80.65%)。2种萃取头提取鉴定共有香气成分33种(相对含量占鉴定总挥发成分的94.95%)。在五粮液的香气成分中,酯类化合物共鉴定出26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9.80%;醇类化合物鉴定出9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7.54%;烷烃类化合物鉴定出8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1.02%;醛酮类化合物鉴定出7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0.97%;酸类化合物鉴定出4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0.59%。五粮液的主要香气成分依次为乙醇(平均相对含量为38.75%)、已酸乙酯(平均相对含量为23.14%)、辛酸乙酯(平均相对含量为6.34%)和丁酸乙酯(平均相对含量为3.88%)等。
图2 52°五粮液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PDMS/DVB)Fig.2 GC-MS total ionic chromatogram of aroma components in 52° Wuliangye liquor(PDMS/DVB)
3 讨论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试迅速、无需有机溶剂、集样品萃取与浓缩为一体等优点,在葡萄酒、白酒以及白兰地等酒类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中广泛应用。吴波等[3]利用自制的固相微萃取器(SPME)与GC-MC技术相结合,对白酒中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检测,结果从白酒中分离鉴定出了23个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异戍酯、异戊醇、双乙酰、乙醛、戊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甲酯、庚酸乙酯和β-苯乙醇。周华生等[6]用GC-MS法直接检测五粮液原液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出4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2种、酯类11种、有机酸类9种、羰基化合物类7种及缩合醛类2种。本文采用HS-SPME-GC-MS法对52°五粮液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鉴定出26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9.80%,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已酸乙酯、辛酸乙酯、庚酸乙酯、已酸已酯和棕榈酸乙酯为主要酯类化合物,丙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4-甲基-戊酸乙酯、乙酸辛酯、3-甲基-丙酸丁酯、2-甲基-已酸丙酯、2-甲基-已酸丁酯、已酸戊酯、壬酸乙酯、已酸已酯、癸酸乙酯、3-甲基-辛酸丁酯、已酸乙酯、氨基甲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在本方法中首次检出;醇类化合物鉴定出9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7.54%,乙醇是白酒的主要成分,本方法检出乙醇含量高达38.75%,首次检出异辛醇和正辛醇;烷烃类化合物鉴定出8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1.02%;醛酮类化合物鉴定出7种,酸类化合物鉴定出4种,两类成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挥发物的0.97%和0.59%,这两类成分与周华生报道含量相反,这可能与两种检测方法取样方式不同有关。另外壬酸、香草醛、肉豆蔻醛在本方法中首次检出。
附表 采用HS-SPME-GC-MS 技术鉴定52°五粮液的香气成分Attached table The aroma components in 52° Wuliangye liquor detected by HS-SPME-GC-MS
续表
本文同时研究了萃取头和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100μm PDMS萃取头、65μm PDMS/DVB萃取头、75μm CAR/PDMS萃取头和85μm CAR/PDMS萃取头进行萃取试验,结果发现100μm PDMS萃取头和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成分较多,PDMS萃取头对酯类化合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而PDMS/DVB萃取头对酸、醛及烷烃类化合物有良好的吸附性。另分别于室温(25℃)和40℃条件下作HS-SPME萃取分析,同时用AgilentG1888顶空进样器(80℃)进样分析作比对,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HS-SPME萃取效果最好,获得的香气成分明显增多。
相对于GC-MS直接取样而言,HS-SPME方法中SPME纤维置于样品顶部上空,属于非直接地从样品底物中吸附分析物,这样SPME纤维涂层可免受样品中的一些非挥发性组分的污染,更能有效反映出样品(五粮液)直接挥发物质的实际状态。因此,作者认为HS-SPME-GC-MS法可作为一种鉴定五粮液品质的分析方法。
[1]陈志强,卓 瑞,金 杨,等.HS-SPME-GC-MS 法检测中国白酒中乙酯类成分[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63-64.
[2]谢建春,孙宝国,刘玉平,等.固相微萃取在食品香味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3,24(8):229-233.
[3]吴 波,张寒俊,佘珠花.白酒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固相微萃取HS-SPME-GC-MS 分析[J].中国酿造,2006,25(2):69-73.
[4]盖禹含,辛秀兰,杨国伟,等.不同酵母发酵的蓝莓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J].食品科学,2010,31(4):171-174.
[5]张影陆,范文来,姜文广,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果酒中的挥发性成分[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6):115-120.
[6]周华生,张连龙,成恒嵩.五粮液和黄金酒营养及香气成分的测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6):652-655.
[7]范文来,徐 岩.从微量成分分析浓香型大曲酒的流派[J].酿酒科技,2000(5):92-94.
[8]石 磊,王金梅,康文艺.HS-SPME-GC-MS 分析2 种木兰属植物的挥发性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29-1433.
[9]任玉兰,田 密,李春彦,等.白酒中微量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J].中国酿造,2011,30(7):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