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探讨
2013-04-20周春美吴黎明吴晓璐王敬华白桂春肖红双
周春美,吴黎明,吴晓璐,王敬华,白桂春,肖红双
2011中国卫生论坛就“十二五”期间突出抓好人才培养培训、继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公共卫生发展因素中,社区卫生人才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发挥社区护理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及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等卫生服务需求[1],有助于推动基层卫生服务的落实,提高人群对服务的满意度。为此,本研究就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针对性培训模式的研究,为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2年2—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唐山市13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48家,其中市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乡镇卫生服务站28家,对上述卫生服务机构的334名社区护士(其中市区卫生服务中心162名,乡镇卫生服务站172名)进行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并参考社区护理文献自制唐山市社区护理人员岗位培训需求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社区护士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参加培训情况、对各项社区护理知识的需求情况、培训内容需求。其中培训内容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社区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社区慢性病护理、社区常见急救护理、社区妇幼保健、人际沟通。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各项培训内容做出选择。
1.2.2调查方法调查者在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征得社区护士同意后,向其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填写调查表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自愿知情的原则下,匿名填写,独立完成,现场收回,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0%。
1.3培训模式探讨针对以上社区护理岗位需求调查结果,制定培训大纲,选择用书和培训方式,分配课时。
1.3.1制定培训目标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达到社区护士岗位的基本要求。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培养社区护士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增加实用性和综合性,提高社区护士胜任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培训方向应为全科教育。
1.3.2选择用书,合理安排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均参加过卫生部社区护理师资培训。用书选择社区护理岗位培训开展较成熟的浙江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包括《社区护理导论》、《社区护理知识与技能》(上册)、《社区护理知识与技能》(下册)、《社区特殊人群护理》,并有配套四本习题集。整套书涵盖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护理绪论、社区护理管理、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社区精神卫生、社区基础护理知识和常用技能、社区急救、社区康复护理、社区中医护理、社区传染病预防及护理、家庭护理、社区儿童保健、社区妇女保健、社区老年人保健、社区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
1.3.3选择培训方式本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认为理想的社区护士培养方式依次为在岗培训、半脱产专业培训、全脱产专业培训,首选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把接受培训人员进行分层,分为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师、护士长,每个层次按护士来源又分市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和乡镇卫生服务站护士。针对他们社区工作的分工、服务对象的差异进行培训内容的选择。
1.3.4培训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等。在社区护理培训理论讲授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从社区实际出发,以解决社区工作中的某一具体问题为核心,将围绕这个核心的目标以及其对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课程的子任务。例如,社区家庭访视是社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了新生儿家庭访视、儿童青少年家庭访视、社区妇女家庭访视、社区老年人家庭访视等。将有关的家庭访视特定工作任务归纳在一起,通过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使护士运用医学、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临床经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达到独立判断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保证了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相关性,减少了遗漏和重复。
课程设计理念是按照调查结果和护士认知规律以及职业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基础,提供学习资源,设置典型工作情境,激发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学习动机,通过小组协作,帮助护士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并且把教学地点由教室搬到实训中心。课程实施过程中使用“抛锚”-“发酵”-“搭建脚手架”的构建主义学习观,“抛锚”来帮助被培训护士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发酵”动机得到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高涨;“搭建脚手架”在产生学习需要后给予帮助,为培训人员进行下一步高深学习搭建平台。
1.3.5考核方法理论考核,知识整合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测试,汇报总结。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EXCEL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种卫生机构的社区护士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社区工作年限、有无参加过岗位培训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区护士的一般情况
2.2培训期望市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服务站的社区护士在有无培训愿望、有无培训要求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期望参加的培训项目、期望的培训形式、期望培训的时间、期望理论与实践学习比例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社区护士对培训效果评价选择分层培训的方法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89.2%(298/334)的护士认为培训工作更新了护士的服务理念,82.3%(275/334)认为加强了理论知识,54.5%(182/334)认为增加了实践工作能力,45.5%(152/334)认为改变了知识结构。
表2 社区护士的培训期望〔n(%)〕
3 讨论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护理事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国外的社区护理发展较早,社区护士的学历比较高,比如美国社区护士的学历大多为本科、硕士和博士[2]。而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目前学校培养出来的普通护士直接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难度。因此,社区护士上岗前和工作过程中必须经过社区护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及考核[3]。各地区的社区护理又发展不平衡,多处于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缺乏社区护理理念[4]。所以,社区护士在职岗位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3.1社区护士分层培训本调查显示社区护士职称层次、职务不尽相同,他们所承担的社区护理工作任务也不同,所以在培训中我们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培训,有针对性、高效地完成培训。对低年资护士,主要偏重补充工作中缺乏的知识技能、掌握专业领域新的知识进展、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应对处理能力;对于护师,培训重点为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慢性病护理、社区常见急救护理、人际沟通、对下级护士技术指导;对于主管护师,主要培训社区护理管理、社区各种人群的护理、人际沟通、监护技能、重要仪器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
3.2对两种层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开培训334名被调查的社区护士中,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的,城市为99.4%,乡镇为100.0%。培训时间,社区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工作、家庭都要兼顾,导致用于培训的时间有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偏重于业余时间,乡镇社区护理人员由于路途较远,希望集中时间培训,并能够参加全脱产培训,以节省往返时间。调查中87.4%的社区护士未曾参加过岗位培训,参加过岗位培训的社区护士认为内容有限。通过针对调查结果的培训,89.2%的护士认为培训工作更新了护士的服务理念,82.3%认为加强了理论知识,54.5%认为增加了实践工作能力,45.5%认为改变了知识结构。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护士所接触的人群、工作内容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培训需求也不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更倾向于社区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社区慢性病护理、社区常见急救护理;而乡镇卫生服务站社区护士则倾向于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社区慢性病护理、社区妇幼保健、社区常见急救护理。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出系统的岗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不同专题内容的岗位培训,满足不同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通过分层培训,为不同地区社区护士找到了适合的培训方式和方法,提高了社区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群众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9-03-17.
2Ewens A,Howkins E,McClure L.Fit for purpose:Dose specialist community nurse education prepare nurses for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Today,2001,21(2):127-135.
3闫玉美.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86.
4呼滨,邵文利,代桂芝.北京市社区护士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0,7(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