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西格松:情系墨脱三十年

2013-04-19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年12期
关键词:保通墨脱县墨脱

扎西格松:情系墨脱三十年

1978年,17岁的扎西格松在老家西藏昌都县城看到一条招工信息:墨脱公路指挥部招收一批知青修建墨脱公路,适龄青壮年都可以报名。这让渴望走出家乡干一番事业的扎西格松兴奋不已,他随即与几个同乡一起,顺利的通过了体检,跟随墨脱公路指挥部的招工人员来到了墨脱县。

尽管对于修路这项艰苦的工作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进入墨脱映入眼帘的场景,还是令扎西格松有些惊诧。

“当时这里几乎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仅有的一条小路还是人们踩出来的,在山上绕来绕去,很不好走。没有汽车运输,所有的物资都靠人力背进去。更为困难的是,后方给养跟不上,前方的工人吃的都是压缩菜,每人一、两个月才能发到一个肉罐头,很多人营养不良。大家都是两、三年才回一次家,平时也没有机会出去,只有到了夏天通车的时候,才能轮流跟着去波密采购物资的车辆出去看看。”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与扎西格松一样的两、三千知青,以及几个连队的军人还是在这里驻扎下来,用铲子、十字镐,一步步的“抠”了一条简易路。

“当时我们工作的时候,是先坐车到24K。到了24K车子就无法行进了,只能把物资背在身上,徒步翻越嘎隆拉雪山。”扎西格松说,当时最害怕的是雪崩,所以每次翻越雪山都是天亮之前就出发,跋涉六、七个小时才能翻过嘎隆拉雪山。

“当时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修路,雨水多的时候能够休息一、两天,其余时候不管下雨还是刮风都在修。”

艰苦的工作环境磨练着年轻人的意志,而同事的牺牲对他们的触动则更大。

“我们一起工作的好几个同事,都是修路的时候从悬崖上掉下去牺牲了。”看着早上还一起开工的同事,几个小时后却阴阳两隔,扎西格松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等我到了现场,人已经被从悬崖底下抬上来了,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当时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也想过不干了,回老家去。可是当时领导动员我们,为了墨脱人民的幸福,要坚持下去。一咬牙,我们也就坚持下来了。”

就这样,扎西格松跟随其所在的墨脱公路指挥部在墨脱工作了六年,“直到因为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频发,后方给养又跟不上,我们这一批修筑墨脱公路的队伍才无奈的撤回。”

1983年,从墨脱撤回的扎西格松被分配到了新成立的扎木机械养护队工作,参与川藏公路的改建的保通工作,“虽然川藏线的施工条件和生活条件比墨脱公路条件好一些,但是也有相当的难度,工程机械几乎没有,抢险保通大部分还是靠人工。”此后二十多年间,扎西格松再没进入过墨脱县城。

直到2010年,嘎隆拉隧道开始施工,扎木机械养护队负责保通工作,扎西格松才又一次走近墨脱。

“原来三四天才能从波密走到墨脱,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到了,而且没过去那么颠簸,弯道也少了很多。”扎西格松说,经过近几年的修建,目前墨脱公路已经几乎摆脱了季节性通车的困局,而随着公路的修通,墨脱县城也跟着繁荣起来,“70年代的墨脱县城全是木板房,现在全部是砖混结构的房子了,还盖了不少楼房,人们的生活也和过去是天壤之别,吃的、穿的、用的和别的县城没什么两样。”

看到今天的墨脱,扎西格松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工作了30多年,参加过墨脱公路的建设,也参加过川藏公路改建工程,感受最深的就是修公路带给后人的幸福和方便。将自己的大半辈子先给这里的公路事业,我自豪,并且无怨无悔!”

(扎西格松,目前任西藏交通厅公路局林芝公路管理分局扎木机械化养护队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保通墨脱县墨脱
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机电保通设计方案探究
墨脱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墨脱县土壤养分分析与评定
莲花圣地
切割吊装法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天桥拆除中的研究与应用
狠抓“四个到位”,积极备战冬季除雪保通工作
见证忠诚 卒不停息——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塔城分局冬季除雪保通
墨脱:揭开“莲花圣地”的绝美面纱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reefrog from Medog, southeastern Tibet, China (Anura, Rhacophoridae)
浅谈墨脱茶叶的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