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全科医学》稿约

2013-04-19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慢病管理/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分析、急诊急救、临床分析与误诊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

1、对来稿的要求

(1)医学伦理问题: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在论文中提供相关部分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或受试对象及其亲属的知情同意情况;同时需附利益冲突声明。

(2)研究设计:论文中应注明科研设计的名称及主要方法,随机分组的具体方法及有无盲法等。

(3)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证明复印件,作者需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作者必须为科研课题的参与者。

(4)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5)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宜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作者姓名下方。有通讯作者的需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

(6)摘要:论著须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五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城市、邮编及国名。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其他体载的论文,如综述、临床病例讨论、个案报告等,须附指示性中英文摘要。

(7)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汇。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腺苷三磷酸”。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隔开。

(8)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9)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图时图序写作图1,只有1个表时表序写作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中英文对照的图(表)题,图题请用纯文本格式,不要用图像格式,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有参考值,请与参考值保留的有效位数一致。

(10)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血压的计量单位使用毫米汞柱(mm Hg)。

(11)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2)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点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4)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15)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一般引用近5年的参考文献。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标注有DOI的文献可于该条文献的最后著录DOI码。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页-止页。

(16)来稿需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2、其他要求

(1)来稿格式:来稿要求语句通顺,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文件以Word格式上传至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官方网站(www.chinagp.net)进行在线投稿。

(2)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3)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4)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和《中国全科医学》电子期刊。

(5)论文专有使用授权:来稿一经采用,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国全科医学》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该论文的著作权及相关财产权即归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允许,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来稿请寄: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53;电话:(010)83525550;传真:(010)63052088;E-mail:zgqkyx@126.com;在线投稿网址:http/www.chinag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