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

2013-04-19杨晋辉尤丽英唐映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肝病血脂因素

郑 盛,杨晋辉,尤丽英,唐映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是以内脏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表现之一[2]。本研究分析了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的体检结果,旨在探讨NAFLD与血糖、血脂等MS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共1 3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7例,女690例;平均年龄(42.7±10.8)岁;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感染、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根据两次体检的腹部B超结果判断有无NAFLD,将体检者分为阴性组890例(无→无)、新增组145例(无→有)、阳性组257例(有→有)、减少组75例(有→无)。

1.2 NAFLD超声诊断标准[3](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排除以下情况:(1)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或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者;(2)酒精摄入量超标者(折合酒精量男性>40 g/周,女性>20 g/周);(3)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等慢性肝病患者;(4)肝脏恶性肿瘤、感染患者;(5)其他可能引起NAFLD的全身性疾病患者。

1.3 MS诊断标准[4]具备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5.0 kg/m2;高血糖:空腹血糖(FBG)≥6.1 mmol/L和(或)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本研究未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故所指高血糖人群为空腹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血脂紊乱:血三酰甘油(TG)≥1.7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0.9 mmol/L,女<1.0 mmol/L;高尿酸血症:男性及绝经后女性血尿酸(UA)水平>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

1.4 方法 采用我院体检中心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专门的体检医师详细询问体检者一般情况、既往史、烟酒嗜好、主要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所有体检者体检当天穿着统一服装,空腹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身高精确至0.5 cm,体质量精确至0.5 kg,计算BMI;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UA、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FBG水平,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Vitor 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Olympus公司提供;行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检查等。腹部超声检查由同一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B超医师完成。

2 结果

2.1 NAFLD检出情况 2010年NAFLD总检出率为24.3%(332/1 367),2011年为29.4%(402/1 367),两年NAFLD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14,P<0.05)。新增组中男性占64.8%(94/145),女性占35.2%(51/14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82,P<0.05);减少组中男性占50.7%(38/75),女性占49.3%(37/7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32,P<0.05)。

2.2 MS相关指标 除2011年各组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010年、2011年各组MS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将阴性组作为对照,以BMI、UA、TC、TG、HDL-C、LDL-C、ALT、FBG的变化值(2011年检出值-2010年检出值)为自变量,是否检出NAFLD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按新增和减少两种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BMI升高〔OR=1.48,95%CI(1.06,1.74)〕对NAFLD新增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TG降低〔OR=1.65,95%CI(1.12,1.98)〕和BMI降低〔OR=0.63,95%CI(0.36,0.81)〕对NAFLD减少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10年和2011年4组体检者MS相关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lateive index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the four groups in 2010 and 2011

注:BMI=体质指数,SBP=收缩压,DBP=舒张压,UA=尿酸,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FBG=空腹血糖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NAFLD与MS各项指标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较多,但是反映NAFLD新增和减少情况与血糖、血脂等MS相关指标变化关系的队列研究较少[5-6]。本研究结合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的体检结果,发现2011年NAFLD总检查率高于2010年,且新增组和减少组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与笔者进行的前期调查结果一致[7]。对MS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除2011年各组T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外,2010年、2011年各组MS相关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与TG降低则是减少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研究表明,如果某项指标变化量与NAFLD发生密切相关,可能表现为在NAFLD发生前的这段时间其水平明显升高,也可能表现为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但在出现NAFLD的这个时间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一定有明显升高[8],且NAFLD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9]。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结果证实,以TG升高为突出表现的血脂异常与NAFLD主要以肝内TG沉积的病理改变相符合,Fan等[10]研究认为,NAFLD的发生与BMI及肥胖呈正相关,BMI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降低体质量可有效地改善NAFLD患者症状。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无论是在NAFLD新增模型还是NAFLD减少模型,体质量改变均具有重要意义,提示降低体质量可预防并减少NAFLD的发生。

NAFLD与血清TC和TG水平关系密切,而与HDL-C和LDL-C水平的关系尚不明确[11],可能与人群选择、样本含量及某些混杂因素存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12]。NAFLD与血液中高水平的TG具有相关性,以TG升高为突出表现的血脂异常与NAFLD主要以肝内TG沉积的病理改变相一致。有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不是NAFLD的继发性改变,而可能是其原发病因;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NAFL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NAFLD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剧了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抵抗可有效防止NAFLD的发生及相关病变[13]。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MS相关疾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TG水解被抑制,外周脂肪组织分解增加,大量游离脂肪酸(FFA)通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脏,肝脏合成TG量增加,若超出将其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将多余脂肪运输出肝脏的能力便形成NAFLD。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患病率迅速增加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6]。本研究利用队列人群的体检结果分析NAFLD与MS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混杂因素的影响,证实TG、BMI的降低对减少或消除NAFLD有重要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NAFLD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可通过控制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状况,NAFLD患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坚持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质量、降低血脂和血糖,必要时配合降脂药物和护肝药物治疗,防止NAFL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 Caldwell S,Argo C.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 Dig Dis,2010,28(1):162-168.

2 Trombini P,Piperno A.Ferritin,metabolic syndrome and NAFLD:elective attractions and dangerous liaisons[J].J Hepatol,2007,46(4):549-552.

3 The Chinese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or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n updated and revised edition[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19(6):483-48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5 Neuschwander-Tetri BA,Clark JM,Bass NM,et al.Clinical,laboratory and hist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adul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10,52(3):913-924.

6 Lohsoonthorn V,Dhanamun B,Williams MA,et al.Prevalence of hyperuicem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ai adults receiving annual health exams[J].Arch Med Res,2006,37(7):883-889.

7 郑盛,尤丽英,唐映梅,等.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844-847.

8 Ryu S,Chang Y,Kim SG,et al.Serum uric acid levels predict inciden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healthy Korean men[J].Metabolism,2011,60(6):860-866.

9 Fan JG.Impac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n accelerate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J].J Dig Dis,2008,9(2):63-67.

10 Fan JG,Saibara T,Chitturi S,et al.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and settings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sia-Pacific?[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6):794-800.

11 Nobili V,Sanyal AJ.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dults and children:a closer look at the arsenal[J].J Gastroenterol,2012,47(1):29-36.

12 张喜婷,胡玲,王宁,等.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1332.

13 Bugianesi E,Moscatiello S,Ciaravella MF,et al.Insulin resistanc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Curr Pharm Des,2010,16(17):1941-1951.

猜你喜欢

肝病血脂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解石三大因素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你了解“血脂”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