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虚拟公共空间的内在逻辑:五重效应

2013-04-18□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舆论

□汪 波 赵 丹

一、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近二十年以来,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信息化浪潮。互联网用户规模呈现几何级增长,这一波网络信息化浪潮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重塑人类社会的政府、经济与社会体制。这一波信息化浪潮带来了区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模糊了主权国界边疆,世界正迅速成为扁平化“信息全球村”。

Web2.0时代开辟了双重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打破了社会公共空间中阶层排列结构,不同阶层主体源于“深层心理感知”,在虚拟公共空间对流、重组、互动。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公民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网络为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新的“阿基米德点”。互联网凭借海量信息、跨越时空、互动性强、传播迅速、影响大、范围广等优势,颠覆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方式,正成为最具影响的新兴舆论工具。在汇聚民意空前便捷的网络新媒体时代,网民可未经审批,在网站、博客、播客、论坛自由发表意见,通过网络来表达诉求、参政议政。

无论国际国内重大事务,还是反映弱势群体的民生事件;无论涉及腐败案件,还是反映贫富差距的纠纷;一传上网络,便可立即引起网民关注,甚至掀起舆论热潮。网络公共空间通过人肉搜索等手段,对行为违规的权力主体进行身份搜索与网络曝光,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舆论谴责,使得网络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格局中日益中心化。“在今天的中国,能听到各种声音。两会会场中代表、委员纵论国是,报纸杂志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讨,新闻评论跟帖动辄上千条,近2亿网民随时写下140字微博……条条声轨,汇成合奏,呈现这个时代多元多样的复杂图景和蓬勃活力”。①

本文主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的网络虚拟空间的崛起,其内在运作规律是什么?第二:网络虚拟空间对中国政府治理体系有何影响?“一个政治体系适应力强弱的一个标准,就是它对于那些向该体系提出要求的集团所采取的新的政治行动方式是否有能力予以同化,缓和化和合法化。②

二、五重效应

中国网络时代语境中的网络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阿伦特、哈贝马斯笔下“公共领域”的延伸,但转型时期我国“网络公共空间”并不符合哈氏公共领域理想类型,处于“次公共领域”或“半公共领域”状态。五重效应构成透析我国网络公共空间的五个向度:蝴蝶效应、破窗效应、“匿名制服”效应、“沉默螺旋”效应与“群体极化”效应。

(一)蝴蝶效应-选择性传播引导机制

“蝴蝶效应”作为一种混沌现象,反映了系统在复杂的综合作用下,初始条件下微小变化能导致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这也是非线性③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网络舆论形成过程呈现出“蝴蝶效应”,即网络事件发展初期微小的初始变化,经过非线性地放大、叠加,演变而形成“网络舆论龙卷风”。

网络公共空间是舆论的“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互联网将传统媒体编发信息的特权分离出来,交给普通网民。网民可不经审批、不经把关删节地发表原生态个人言论,而这些言论又常常迅速被传统媒体与主流网站广泛转载、评论。网络时代使网民拥有了“自媒体”的话语权,每个网络主体都是“报纸、电视台、网站、杂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

网络空间中任何一个微小事情,经过互联网放大、聚焦、传播、热炒,皆可能在“蝴蝶效应”推波助澜下,迅速演变成社会舆论热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网民,基于其价值观,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来源,对事件发表看法、上传视频和照片、提出质疑、提供证据,使事件面目在短时间内迅速还原。网民个体如同一只只蝴蝶,积极“扇动翅膀”,刮起了“舆论龙卷风”。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网络意见不断博弈、讨论、分化、整合,通过高度互动与广度叠加,细小涟漪能在网络空间演变成为排山倒海的信息海啸,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影响与改变公共事件走向和结果。

“蝴蝶效应”存在恶性效应:一个恶性微小机制,若不及时修正、调节,可能演化成为“网络舆论风暴”,进而危害社会稳定。相关典型案例包括:杭州飙车案、贵州瓮安事件、华南虎照事件、邓玉娇事件。“蝴蝶效应”亦存在良性效应:一个良性的微小机制,只要正确引导和培育,经过一段时间孕育,将能显现良性效应,避免与化解社会冲突。虚拟网络空间中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已构成全新公共空间。若公共权力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公共舆论危机,抑恶扬善,网络危机则可能演变成为社会危机。地方政府部门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时,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问题,对各种网络舆论及时迅捷做出反应和反馈,建立“政府-意见领袖-网民”间沟通渠道,并通过三者间互动与制衡,形成良性“蝴蝶效应”。

当蝴蝶翅膀扇动,开始信息传播之时,地方政府可能采取两种策略进行应对:一是果断折断蝴蝶翅膀,切断信息传播链条,实施有效管控,遏制负面效应。二是积极引导信息传播方向,使蝴蝶向正确方向扇动信息传播翅膀,形成正面效应,使网络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破窗效应-纠错机制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布朗克斯的汽车车牌被摘掉,顶棚被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被偷走。而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汽车却安然无恙。詹巴斗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丢失。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者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若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大众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纵容,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造成无序与混乱感觉,在这种混乱无序氛围中,犯罪逐渐滋生猖獗。

“破窗效应”传递着这样一种行为信息: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可能导致不良现象扩展。若对个别、偶然、轻微的“破坏”行为熟视无睹、反应迟钝,则会纵容与激励更多个体参与“破坏”,打烂更多窗户玻璃,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网民基于公共生活的实践经验与自身感受,对“官”、“富”、“警”的议题高度敏感,对政府部门持有“习惯性质疑”。地方政府部门若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迟缓、信息发布不实、措辞不当,或包庇权势者,就会激发民众反感与对立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在网络空间快速扩散,形成“破窗效应”,则会引发破坏性舆论热潮。持续积聚的意见一旦“破窗”,便引发“破坏”效应。当网民失去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时,“官方发布”信息丧失传播效力,这就会给“网络激进思想者”、“网络推手”、“网络水军”乘虚而入的时机。普通民众基于社会不公现象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参与到网络批判浪潮,使公权力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在诸多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中,当事人、地方政府和“围观”网民难以形成正和博弈,往往是多方零和博弈。

“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也是网络危机治理的有效策略。各种网络突发事件的背后,实质体现了地方政府、社会阶层、诸多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的博弈。地方政府应深入剖析事件矛盾的真实构成,了解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官民之间的良性沟通和顺畅互动。地方政府只有把握网络社会发展的脉搏和“痛点”,通过“活血化瘀”,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才能化解各种显性或隐性不稳定因素,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三)“匿名制服”效应

网络公共领域产生与形成“匿名制服”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尔多(P.C.Zimberdo)于1973年做过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④实验者将24名心理正常的大学生随机分成“犯人组”与“看守组”。“看守”配备哨子、警服警棍,值班并维持监狱秩序,做好应付紧急事变的准备;“犯人”被戴上手铐,带到了斯坦福大学“监狱”。通过“模拟监狱”实验,结果发现:犯人组与看守组成员,因为管教与被管教的不同角色,两组成员逐渐形成不同的行为倾向。扮演看守的被试者越来越有虐待犯人的行为倾向,而犯人的被试者逐渐变得抑郁与软弱。

“模拟监狱”实验表明:“匿名制服”赋予个体潜意识的权力操控欲望,而身份隐匿性给权力操控提供了安全的实施环境。网络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使个体网民穿上了“网络制服”,进而产生“匿名制服”效应:网民个体行为不被标识,网民个体行为去个性化与去责任化。在隐身“网络制服”作用下,网民个体往往更强调权利而淡化责任,在网络空间更易表现出非理性行为:人身攻击、侵犯他人隐私、散布虚假信息,多数暴力,从而背离网络公共领域的公共功能。“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疆土,既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大本营。”⑤

在商业时代,商业利益逐渐侵蚀网络公共领域,这种日益强大的渗透,不断驱逐纯粹意义的哈氏公共领域的公共民意表达,“商业化民意”逐渐占据了网络舆论场。商业公关公司在网上高倍“稀释”,甚至伪造民意。捧人、毁人,使“公共场域”沦为“商业广告”。网络空间的网络水军⑥,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身披马甲,伪装为普通网民,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在商业化网络空间中,原子化的公民个体,正如在资本与权力主导的现实空间所遭遇的一样,在虚拟空间,再一次面临着发言权的驱逐,而成为看贴的“沉默的大多数”,或是“被淹没的少数”、“被误导者”。当任何个体或组织可通过金钱媒介,通过网络水军购买舆论,某些网络民意就沦成为一种伪民意。

(四)“沉默螺旋”效应与“群体极化”效应

网络是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舆论空间,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具有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体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作为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书中提出。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⑦具有特定价值倾向的网络主体,在特定网络议题讨论中,若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一方时,由于担心被多数方的反击或孤立,网络主体倾向于屈从于压力而附和或沉默。这使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公共领域”的理性协商功能,“从而难以完成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行为,即为议题排序、处理差异、达成一致并计划行动以影响政治议程”⑧。

第二种路径体现为,具有特定价值倾向的网络主体,在特定议题讨论中,若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一方,会受到激励,倾向于积极参与论坛讨论、发贴跟贴,从而使同类观点进一步发表和扩散。当一方声音过于强大时,理性、客观的声音往往逐渐消退。美国学者桑斯坦(Sunstein)观察发现:多数网站倾向于链接同一观点阵营的网站,从而形成网络“协同过滤”功能,这种“协同过滤”功能,使网民总置身于同类观点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进而强化网络主体的价值观。

在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两种路径同时交互作用,意见弱势一方进入“沉默螺旋”,强势一方则不断增势,循环往复导致“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⑨,逐渐形成具有极化价值取向的团体。“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在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们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⑩“群体极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共领域”讨论环境,在偏激情绪主导的空间环境中,理性诉求成为“被淹没的少数”。

“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破坏了哈氏的“公共领域”的理性沟通与行动功能,削弱了虚拟公共领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网络理性缺位的网络空间结构中,网络舆论表现出虚假性、难控性、复杂性、多变性、偏激性、放大性、攻击性、聚众性、煽动性、热炒性,使得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公共性。

结语

中国自1994年开始的互联网时代,开启了“网络公共空间”。网络时代语境中的网络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阿伦特、哈贝马斯笔下“公共领域”的延伸,但转型时期我国“网络公共空间”并不符合哈氏公共领域理想类型,中国虚拟空间在多数暴力与商业侵蚀双重侵略下呈现公共性异化,处于“准公共领域”或“半公共领域”状态。

人类社会在近现代公共制度发展过程中,核心主题之一就是如何使民主与秩序形成和谐共存。不管是代议民主,或是众声喧哗的“大民主”,若无法治与理性精神引领,不仅不会实现正义,反而会损害公平、正义与社会秩序。“网络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同样的主题:话语、民主、理性、监管。“网络公共空间”的一系列要素:话语、监督、理性、法治、监管,只有在“网络理性”精神下融为有机制衡整体,网络空间才能由“准公共领域”形态逐渐回归理性有序的“公共领域”形态。

注释:

①人民日报社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人民日报》2011年05月26日。

②[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87页。

③线性意指量与量之间关系按比例、成直线,在空间和时间上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

④P.Zimbardo,Interpersonal Dynamic sina simulated Pri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minology and Penology,No.1(1973).69-97.

⑤[美]埃瑟·戴森:《2.o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⑥“网络水军”是指通过雇用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这些受雇人员在“网络推手”的带领下,以各种手法和名目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发帖发布有利于雇主的言论。由于人数众多,被形象地称为“网络水军”。网络水军有专职和兼职之分。

⑦Elisabeth Noelle-Neumann 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3.

⑧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30页。

⑨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由James Stoner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提出。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做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

⑩[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年,第50页。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舆论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