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文化载体的广义性价值探讨

2013-04-18刘华君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艺人紫砂壶文人

刘华君

(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经典的手工艺陶器,从茶具演变为艺术陶瓷,是文化人与艺人融合的结果。自此,紫砂茶具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亦具有了民族文化的韵美。因此,“融合”是紫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样的紫砂就具有了文化载体的广义性。

紫砂壶是因茶而生的器具,因其实用性走进了百姓的家中,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其从诞生起就经久不衰的基础,同时它又是一个艺人通过手工工艺,将自己对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的理解赋之于器物,创造出的具有个性和灵魂的艺术作品,这是其得以流传的基础;又因其优良的可塑性、鲜明的个性,广受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追捧,使其具备了成为艺术收藏品的基础。由此,紫砂文化载体的广义性价值就逐渐清晰可见了。

紫砂与文人的结合,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陈曼生,他开创了紫砂壶艺与文人诗词大规模结合的先例。陈曼生擅长诗词歌赋,任溧阳知县时结识了杨彭年兄妹、邵二泉等人,共同创制出“曼生十八式”。“曼生壶”开启了紫砂艺术的新时代,成为文人与紫砂壶紧密结合的代名词,令紫砂文化的层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自陈曼生之后,紫砂于文人诗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深刻诠释了“字随壶传,壶因字贵”的含义。

紫砂与书画、雕刻等传统艺术的融合。在紫砂史上三大宗师之一的陈鸣远,将书画、雕刻引入紫砂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整体装饰新工艺,极大提高了紫砂艺术的文化艺术价值,时人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争求鸣远碟”的美谈。与“诗、书、画、铭”相交融的紫砂充盈着浓郁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

自明代以来,许多诗人、学者、书画家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壶的创作,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发展,如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等。在紫砂艺术发展过程中,像这样艺人与文人紧密结合的现象是其他工艺美术门类所罕见的。

一代代紫砂艺人正是在这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与传承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文人雅士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交流合作,碰撞出文化艺术的创作火花。许多知名制壶艺人久经磨砺,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法方面往往功底深厚。还有一批文人学者专门研究紫砂,为宜兴紫砂陶著书立说,传承紫砂的历史,使后人研究紫砂有史可依,确立了紫砂陶在文化艺术中的地位。这是紫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最现实的意义,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紫砂价值的体现,更是市场化以来衡量紫砂价值的依据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探讨紫砂文化属性的文章层出不穷,大多从传统文化的挖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层面,但探讨其紫砂文化载体的广义性价值发展与完善的文章不多,艺人的浮躁与紫砂商品化、文化缺失与工艺职称化使我们具有了短视的行为。如何去发展、创新,使紫砂文化更具生命力,应该是我们更要深层探讨的课题。1895年,马克斯·韦伯发表了他在就任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说《民族国家与政治经济》,他这样说道:“当我们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的墓地而思考时,激励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有时代责任感的紫砂人,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放眼历史,去定位自己的创作,去衡量自己的价值。

首先,要去除浮躁、安心创作,做紫砂文化传承的践行者。这就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喧嚣的考验,用心创作一些灵动的作品。当然,紫砂艺术继承弘扬、开拓创新的任务是艰巨的。壶艺作品应当具备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书法造型艺术语言,表达完美创意构思,给人以艺术感受。创新应该注意“精、气、神”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及视觉效应;二是神态及精神状态;三是气质及造型内涵。三者融会贯通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富有个性的境界,这样的作品就具有了感染力和生命力,就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更完美的时代新作品。

其次,要放眼世界,吸收优秀的世界文化,让世界的变成民族的,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让优秀的民族艺术理念通过紫砂壶的形式得到体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服务生活、美化生活。随着时代的演进,文化融合必然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层面,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审美。丰富紫砂壶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让时代和世界的文化都能在壶艺中找到印记,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艺术魅力。

再次,艺术是多样的,我们要不拘泥于形式和表现手法大胆创新,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事物,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创作的紫砂艺术作品的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刻。

猜你喜欢

艺人紫砂壶文人
文人与酒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文人吃蛙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