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微炎症状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研究
2013-04-18孙佳寿张飞
孙佳 寿张飞
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微炎症状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研究
孙佳 寿张飞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微炎症状态、肾性贫血是影响MHD患者透析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超过90%的慢性肾病患者应用rHuEPO后肾性贫血可有明显改善,但部分患者存在对EPO的低反应性[1]。近年研究发现,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可影响EPO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应用rHuEPO治疗微炎症状态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03—2012-05血液透析中心肾性贫血患者107例,其中男60例,女47例,年龄(54.1±17.5)岁,透析5~105(41.25±25.18)个月。入选标准:所有患者规律透析(3次/周,每次透析3~4h,血流量250ml/min),病情稳定1个月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Hb60~90g/L。按CRP分成低水平组(0~4.9mg/ L)36例、中水平组(5~9.9mg/L)39例、高水平组(10~15mg/L)32例。排除标准:无急慢性感染、无活动性风湿性疾病、无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无严重的肝脏疾病。3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g/d(商品名:力蜚能,0.15g/粒,批号:J20050112,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rHuEPO 300U/(kg·周)(商品名:益比奥,10 000U/支,批号:S20010001,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共治疗16周,如Hb上升至11g/L或HCT达到0.33,减量1/3进行维持治疗。测定3组治疗前,治疗9、14、16周时的Hb、HCT水平并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
2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Hb、HCT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但治疗后高水平组Hb、HCT水平低于中、低水平组(P<0.05或0.01),中水平组Hb、HCT水平低于低水平组(P<0.05)。且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分别于治疗9、14周时Hb及HCT达最佳范围,高水平组治疗16周时仍未达最佳范围。详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水平比较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显著症状之一,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当血清肌酐超过309.4μmol/L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2]。肾性贫血的主要发生机制是肾脏产生的EPO减少,同时由于肾功能衰竭时毒素、炎性细胞因子等影响,均使骨髓生成红细胞受到抑制。近年来MHD患者微炎症状态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大约有35%~65%规律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表现出慢性持续性炎症状态[3]。微炎症状态可导致肾性贫血等多种尿毒症并发症加重[4],而肾性贫血是造成MHD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RP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和MHD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5],可快速、准确、可靠地反映体内的炎症状态。Barany等[6]研究发现,高CRP患者达到目标Hb所需的EPO剂量明显大于低CRP患者,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可以抑制红细胞生成,同时也可以增加体内铁的消耗,炎症状态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铁吸收减少,从而影响使用EPO的疗效[7]。国内研究同样证实血清CRP水平与HCT、Hb浓度呈反比,在微炎症状态患者体内将Hb提高到理想水平,所需要EPO的量较无炎症状态患者高30%~70%[8]。本研究也显示,EPO可有效改善不同微炎症状态MHD患者的肾性贫血,但高水平组贫血改善明显低于中、低水平组,高水平组治疗16周Hb、HCT仍未达到目标值,但低、中水平组分别于9、14周达到目标值,说明微炎症因子水平越高则贫血治疗效果越差,达到目标值的时间越长。因此,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可能是提高MHD患者生存率的一种治疗方法。
[1]倪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微炎症状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1(26):100-104.
[2]宋学权,丁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6,28(6):476-477.
[3]STENVINKEL P.Inflammatory and atherosclerotic interactions in the depleted uremic patient[J].Blood Purif,2001,19(5):53-61.
[4]刘莉华,马胜银,高军.抗氧化剂对尿毒症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影响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75-1876.
[5]余月明,郭虹,段建,等.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7):393.
[6]Barany P,Divino Fiho J C,Bergstrom J.Hish Creactive protein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resistance to erythropoietei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1997,29(4):565.
[7]郑曼韬,包福祥,朱栋良.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286-287.
[8]陈秀益,刘必成,尹莲芳.微炎症反应状态与终末期肾病[J].临床荟萃, 2005,12(20):712-715.
2013-04-28)
(本文编辑:马雯娜)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孙佳为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在职研究生)
寿张飞,E-mail:zfshou@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