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热情 塑造魅力课堂——也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快乐教学

2013-04-16严丽芬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英语教学

严丽芬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1.引言

目前,我国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不断加强英语学习,但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表现在阅读能力有限、听力停留在仅能听懂简单的对话以及口语基本是简单问候语句,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反映出我国现行的外语教学大部分类似于“纸上谈兵”。究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着重在学生的等级考证上,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高专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差也是重要因素,高职高专学生最基本的听力和阅读能力非常薄弱,甚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害羞、不自信所以不敢开口说英语。由此看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着重把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的教学。鉴于我国目前大学和高职院校在实践英语口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比,极大部分的口语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基础薄弱的现状,教师对课程的设计需要努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独具一格的课堂开场

如今学生对教学新鲜度的保持时间越来越短,很容易就会厌倦课任老师一贯的授课方式,对学习新知识没有欲望。根据这个情况,教师要多花心思在课堂独具一格的开场,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下列几种课堂开场比较适合高职学生。

2.1 以问题作为导向

以问题作为导向的课堂开场是很容易操作的方法。教师备课时要以课本内容作为主体,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容易遇到的状况来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求除了独特之外,可以最大限度的结合当今网络上的微博、贴吧、豆瓣发生的有趣事件。即使学生不能流利的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先用中文讲述,老师再根据学生表述的意思帮助学生用英语翻译出来,从侧面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克服不敢开口的胆怯。

2.2 以故事作为引导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词汇量少,语法掌握不牢固,也不了解英语文化等的知识。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要谨慎,最好是选择学生喜欢的动漫故事、笑话故事等,别因错选故事而破坏了一堂课的教学。另外,教师在陈述故事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语句简单、发音标准、语速适中,遇到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的情境可以用肢体语言,调动课堂气氛。

2.3 以歌曲、电影动漫、新闻作为牵引

如今的教学条件都基本具备互联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导入英文的歌曲、电影动漫以及新闻。教师可以让学生看BBC news,锻炼学生听力,即使刚开始听不懂,也可锻炼学生的听力。或者播放有关英语口语简单对话的动漫或者电影,让学生从娱乐中学到简单的口语。

3.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延续着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多年学习英语却仅仅能看却无法说出口的尴尬局面。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另辟蹊径,找到既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新途径。

3.1 对话练习

第一组:

Nice day isn’t it?

对于天气情况的回答:

Dreadful weather,don’t you think ?/The weather is wonderful

It’s good to see the sun again./Haven’t seen the sun for a while

It’s freezing today.

第二组:

Excuse me,is anybody sitting here?

Is this seat taken?/Is this seat empty?

Say,don’t Iknow you from somewhere?

Sorry,I couldn’t help overhearing;did you mention something about…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语句自行改编对话,然后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

3.2 卡通短剧

Prepare a conversation with a partner.Use expression and idioms from this unit.Then put on a skit about the situation

学生选择一个搭档准备一个卡通话剧的演示,利用本单元所学的有用词汇和词组,变造一个情景对话,可以自由发挥。一般是演示日常生活中,如公车上的对话。

3.3 小组比赛

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个及以上的小组,用英语单词来表示开心,拓展学生学习近义词。每一组依次说出可以表达开心的词语,接不上的一组出局,比赛继续,直到分出胜负。

3.4 课本剧表演

学生几人一组,选择课文中任意一种情景,小组成员自行编排小剧本,对话内容可以根据课文稍微改动,能够凸显人物个性。让学生自由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克服害羞、不敢开口的缺点。

3.5 讲故事

教师定一个主题,如周末的所见所闻。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的形式描述自身周末所遇到所发生的事。也可以用PPT展示,站在讲台或者学生中间讲述。老师可以在学生词汇或者不懂得表达的时候提示一下。学生讲述结束后,让同学们发表意见,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3.6 传话游戏

学生大部分都玩过中文的传话游戏,换汤不换药,传话游戏也可以用英语的方式来玩。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听老师说一句话或一个词,然后传给后面的同学,由最后的同学大声说出那句话或者词语,并与第一个同学听到的对比。这个游戏过程可考验学生的发音准确度,可以锻炼或者纠正学生的发音。

3.7 大声朗读

Reading aloud the following passages,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intonation,rhythm。

让学生熟悉要大声朗读的文章,发音和押韵上注意细节。同一句话如“is that you”,可以用询问语调说,也可以用陈述语调说。主要锻炼学生掌握语境的能力以及发音的准确度,朗读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

3.8 表演电视剧的某个情景对话

如今的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剧,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喜好,偶尔布置一个剧中的情景表演。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角色进行演绎。要求学生在课外观看、分析电视剧中的情景对话以及人物说话语气和动作,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角色,在组员之间不断练习。在课堂上邀请同学上台表演,并让其他同学充当观众和评委,对上台表演的同学打分。

4.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语境

语境,指语言环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石。我国虽说不是英语的母语国家,英语的语言环境并不浓烈,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加大,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外国人是常有的事。尽管在英美国家学习英语条件更好,但也不能否定中国人在国内也能学习到很好的英语口语。

4.1 根据不同场合创设语境,解决说什么的问题

教师在口语课堂上要经常要求学生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合的基本口语。打比方说,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和同学或朋友去购物、自己搭公车车、陪家人或自己去医院看病、班集体出游等的基本口语。必要时可以借助教学设施来搭建现场,让学生有置身于语境的感觉中,利于学生临场发挥。

4.2 根据高职学生不同的专业,解决运用专业术语的问题

学生对于专业术语的学习是很欠缺的,中文理解起来不难,但是一旦遇到英文的专业术语就不知所措。就拿会计学的学生来说,International Accounting(国际会计学)中英文的财务报告(Financial Statement)、净收入(Net income)、应税所得(income taxes owed)等的专业术语表达有些难度。假如学生将来的就业是在外企的话,就会经常和英文的专业术语打交道。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来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英文版的专业术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模拟一定的场合对话和业务操作。

5.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总体英语基础是薄弱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胆怯心理等,教师都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帮助学生,尽最大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学习英语口语的集体氛围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上,要把听、说、看三者相结合,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练习听力,阅读中国日报的英文版。

简而言之,不论是哪种语言学习,脱离了交际,语言的学习就失去了生命,宛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尤其是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其目标是实际应用,更应该着重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1]白玉婷,裴向伟.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2]席丽红.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J].华章,2011,(16).

[3]黄燕,平晓美.“因材施教”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1,(16).

[4]赵雪.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