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几个问题探讨

2013-04-16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徐 慧

(黑龙江科技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一、引 言

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英美文学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英美文章的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也会有所帮助。但是国家最新颁布的教育大纲与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冲突,这样不得不引起教师和专家的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有促进作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培养出国家所需人才;国际发展形式下的我们如何改革教改模式;如何培养出真正的外交人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二、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调查分析

据调查结果分析,被调查学校中对英美文学课程开展最早为上世纪50 年代初,最晚的也是上世纪的80 年代中期。其中我们应该发现的一个细节就是,英美文学课程开展期间遭遇十年文革,而英美文学受文革影响停课的院校只有三所,其余大学照常开设本门课程。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专业的地位较高,并且暗示着各大院校对英美文学也非常注重[1]。

目前所有的受调查人都选择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92%的受调查人认为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文总体水平, 选择扩大学生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人次相对较少, 分别只有50% 和42%。

目前我国新编的英美文学教材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同和接受,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比如, 程爱民教授、王守仁教授和刘海平教授[2]等在他们编写的教材中都另辟蹊径,在教材的选材、实用性、可读性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较好。

从英美文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六成以上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较为老套,吸引力不高,只要求学生听懂教师讲解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参与环节[3]。这种模式俗称为四段论,该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且学生接收知识明显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低沉,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易使学生对英美文学产生兴趣[4]。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下降。

三、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晰,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没有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

主要采用传统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师定制的理论框架,再将一些具体内容和方法填充其内。即教师在课堂上先对英美文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接着对所要学习作品的作家以及作品内容、主题、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等进行详述,最后再研究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以及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5]。这种英美文学的教学方式从英美文学课程施行以来流传至今,虽发展时间较长,但是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的提高上并未有显著作用,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开阔性思维。

2.教师整体水平不够理想

部分教师在教课时只是对教材进行复述,对于作品的分析以及作家的写作背景和方式等都是大概叙述,不能全面、细致的讲解英美文学作品,更有甚者把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的朗诵课程对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这就会使得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显得尴尬不堪。这种情形的发生也与教师本身的能力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往往忽略了英美文学的本质内容,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阅读水平的课程对待,这样便从根本上扭曲了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用意,也不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

3.教材内容陈旧

当今的英美文学教材仍旧按照年代顺序编排,即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编辑教材内容,这样就会使得早期英美文学作品出现在教材前半部分,而这些作品一般都是难度偏高且词汇出现较少的早期文学作品,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初期便遇到最困难的阶段,显然不利于学生培养对英美文学的学习热情和爱好,另外,教材中对于英美文学的批评方法的介绍较少,对后现代出现的女权主义、后殖民等有关西方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学生不能较好运用批评方法来分析一部英美文学作品,导致对作品的分析较为片面化[6]。

四、针对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其目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自我陶醉或者片面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对作品进行全面探讨,将教师的授课流程、作品的相关资料、作家的相关资料、批评角度分析作品以及学生互动讨论和网上调查等内容编辑到课件当中,并适当的增添一些图片、视频等以丰富课堂内容,但是不能过分增添,更不能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其只是一个教课方式,而不是主要教课模式。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将“合作式”教学普及化,教师可以课下先对学生编排好小组并布置好预习作业和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文章并合作研究分析,将最后小组得到的资料等汇集一体并简写成报告,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的交流,教师还应该适当评价下小组的报告或是补充下报告内容,将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营造起来,课后还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味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写下对作品部分或者整体的分析、简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坚实后盾,针对目前文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笔者认为各大院校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学方面师资队伍的培养,鼓励年轻教师深造、攻读学位,还可以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专业英美文学教师,将一些教师分配到国外进行深造,既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水平,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国外专家进行职业讲学的机会。年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层次的学术研究,使其能够掌握丰富的实时信息,也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还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再补充以充实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到更好的服务于学生[7]。

3.优化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设置

虽然中国目前的英美文学教材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各大院校不仅要在选材上加大重视,还应该适当的对所选教材进行补充以适应本校学生的学习。教材应做到作品难度、长度适中,且内容能代表作家的写作形式和相关思想。另外还应有专业的评论术语、相关思考题目等来丰富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做到以英美文学为基础,分期、分流拍讲解英美文学,并要做到所讲作品属经典作品,让其起到带动学生对同一类型作品的学习和分析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对每一个分点都选择一到两部经典作品作为精讲课程,并适当对其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扼要地介绍一些批评方法及理论。例如,在教学《嘉莉妹妹》时,除了传统的自然主义批评,还可以从消费社会的观点出发,联系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来评价,从而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兴趣。

五、小结

我们必须肯定英美文学教育对充实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质的深远影响。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有关英美文学课的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需要广大教师和学者来广泛探讨,并拿出有效的办法,以推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的教学。

[1]王宗炎.喜看新秀满堂红[J].外语研究,2010,(1):5-6.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梁亚平.英美文学课的教与学[N].光明日报.2004-9.

[4]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2-26.

[6]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15-16.

[7] 任仲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6.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