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都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3-04-16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郑州技艺文化遗产

张 珂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古都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历史上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在繁荣昌盛的历史长河中,郑州凭借自身的开放包容和和而不同的个性,不仅创造了持续繁华的物质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璀璨的城市文化。郑州市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古都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概况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及其项目保护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通过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才创建出来,是跨世纪的新概念和国际性新举措。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可以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对各群体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状态或习性的一种大致描述,涉及的是围绕生活方方面面所遗留的具有文化价值或精神价值的内容,能够体现各群体的传统特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界定

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有些旅游资源是有形的客观实体,也有一些旅游资源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这些非物质的、精神的旅游资源,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并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而存在的。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旅游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可产生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3、古都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概况

千百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笔墨相承、口耳相传,是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本质上呈现了中原大地历经千年沉淀而成的华夏文化内涵,其珍贵和价值不言而喻。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认定,并建立了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弘扬郑州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郑州确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18项,其中荥阳苌家拳、新郑黄帝拜祖大典、少林功夫、新密超化吹歌和巩义小相狮舞五项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这些活动,郑州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利用和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古都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

1、按级别划分

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

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大类,1530项,其中新郑黄帝拜祖大典、少林功夫、荥阳苌家拳、新密超化吹歌和巩义小相狮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

自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423项,其中郑州市惠济区中原古荥汉族丧葬习俗、登封市许由的传说、新密溱洧婚俗、新郑上巳节、荥阳市黄河豫门号子和中牟县潘安的传说等37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

为了更好的保护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起至今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8项。这1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既有大家熟悉的民间传说、传统戏曲,也有人们可能陌生的曲艺、杂技与竞技及民间美术等,还有与人们生产切实相关的民俗。

2、按表现形式划分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5大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结合对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可以看出,项目可细致分为17类,主要有:民间文学28项,以火烧秦桧传说、登封大禹的传说、法云寺的传说、白居易传说等为代表;民间音乐8项,以超化吹歌、狮子鼓、中牟黄河号子、玉门号子等为代表;民间舞蹈9项,以小相狮舞、新密挑经担、荥阳狮舞、猩猩怪等为代表;戏曲1项,即常香玉豫剧唱腔艺术;曲艺3项,以河南坠子为代表;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5项,以苌家拳、少林功夫等为代表;民间杂技1项,即巩义东庄秋千;民俗6项,以新密溱洧婚俗、嵩山婚俗、中原古荥葬俗等为代表;民间信仰5项,以郭氏家祠祭祖、新密天爷洞拜祖庙会、中岳庙会等为代表;文化空间1项,即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民间知识2项,即鸭李正骨、张杨贵皮肤科;传统医药1项,即郑氏膏药;民间美术18项,以炭精画艺术、巩义潜彩画、巩义石刻、嵩山木板年画等为代表;民间手工技艺10项,以新郑八千刘家钢勺、登封凌霄种植技艺、古字画揭裱与修复等为代表;传统技艺7项,以登封窑陶瓷传统烧制技艺、泥绣球制作技艺、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生产商贸习俗7项,以巩义小相野菊花生产技艺、荥阳石榴栽培技艺、霜糖生产技艺等为代表;消费习俗6项,以合记烩面、郑州蔡记蒸饺(京都老蔡记)、郑州海记清真牛肉制作技艺等为代表。

三、古都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析

古都郑州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论在主类还是亚类上,资源类型都是非常丰富的,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说郑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郑州的历史辉煌和古代文明,体现了世世代代郑州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面对如此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地把握其特点,深入挖掘其价值,是使之获得恒久生命力的前提。

1、涵盖种类齐全,表现样式多样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众多,资源丰富。如前文中所示,无论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方法,还是按我国现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方法,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每一项中都有分布,且数量相对较多,可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2、植根当地,乡土风情浓郁

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累积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传统技艺中有很多与人们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如荥阳石榴栽培技艺、霜糖生产技艺。也有一些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达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如玉门号子、黄河号子。还有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由老百姓制造并长期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风貌、社会形态和文化发展,如新密溱洧婚俗、嵩山婚俗等。

3、知名度较高,有较大影响力

郑州市历史悠久,民间文化深厚丰富,经过长期发展和传承,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内容丰富,并且知名度较高:少林功夫不仅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甚至享誉世界,成为中华武术的象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来无数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新郑寻根祭祖;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常香玉的唱腔艺术是诸多唱腔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深受群众喜爱的。

4、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地方戏剧、歌舞、民俗节庆、民间工艺等,从物质到意识,涵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市民,还是游客,能够观赏到原汁原味、独具个性的文化是一种享受,如民间艺人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令人流连忘返,但若能亲自参与,体验那些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活动,更是一种美的体验。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具有强烈的动态特征,适合广大游客的参与;传统制作工艺如木雕、根雕和剪纸等除了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也极具体验价值。

总体来讲,郑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数度繁华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历史文化价值巨大,还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美学特征,具有较高艺术观赏价值,老百姓以及广大旅游者可以从中得到享受,陶冶情操。此外,从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分类表可以看出,其科学研究价值涉及诸多领域,可作为文学类、民俗类、文化类及历史类专家及学者的考察研究对象,所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1]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

[2]毕亮.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扬州大学,2010.

[3]潘盛俊.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郑州市为例[J].大舞台.2012,(07).

猜你喜欢

郑州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与文化遗产相遇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梦启郑州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