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医院放射防护管理

2013-04-16都嬿如粟小恬赖应龙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科室医院

都嬿如 粟小恬 赖应龙

1 放射防护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射诊疗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曝射量已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有所降低。但放射危害现象依然存在,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应重视孕妇、小儿和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同样,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包括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放射源所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如使用不当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医院使用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即使活度较小,也存在着巨大的事故隐患。因此,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放射防护的任务繁重。为适应新时期医院建设的需要,确保广大医护人员及病患的身体健康,对于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1、2]。

2 医院放射防护工作现状

随着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放射防护管理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卫生部有关通报显示,放射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率、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建档率,机房放射防护合格率,个人剂量计佩戴率等均有所提高。但医院放射防护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且具有共性:一是部分放射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身防护,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也给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1)部分从事介入技术的临床医生对职业健康体检不够重视,放射人员离岗前体检的意识薄弱;(2)少数工作人员对受检者的防护不够重视,加之医院中病患人员流动量大,大多数人很缺乏相关的防护意识;(3)个别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仪保存不当而遗失。二是放射防护用品更新过缓,老化断裂,失去原有防护效果。三是从事放射工作的业务科室与主管放射防护的行政科室缺少沟通,致使监管不到位。

3 防护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防护意识 为防止放射危害,首先需对放射工作人员加强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自身防护的宣传,使之充分认识到放射职业病的危害以及进行放射防护的重要性,能自觉地遵循相关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对于普通大众,同样需要加强相关预防辐射理念的宣传以及设置相关的提醒,如在放射工作场所及控制区出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牌和工作指示灯,同时在放射科检查室提醒病人按需使用防护用品等。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媒体向大众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普及宣传,使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各界对放射防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3.2 完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做到依法执业 医院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放射诊疗科室建立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制度等,除此之外,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科室建立台账核对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及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贮存、回收制度等,且所有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持续性改进,使之融入到医护和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当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医院可制定《放射人员培训、体检制度》,按相关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与在职的培训;并严格把关,做好相关人员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依法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等相关证件[3]。医院可制定放射防护建设项目的工作流程图,遵照建设项目法定申报、审批程序,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现行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做到与时俱进。

3.3 加大投入 配备相关的防护器材与用品 医院需为放射工作人员以及直接接触射线的人员提供相关的防护用品,对老化的防护器材进行更新换代,在接触射线事前,相关人员需按照规定佩戴铅制的相关个人防护用品。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找出问题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另可投入资金更换新式的、更具科技含量的医疗放射器械,进一步减少放射所造成的危害。

3.4 多部门协作 明确相关职责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放射工作场所从传统的放射诊疗科室拓展到心血管内科、口腔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因此医院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已成为必然趋势。医院放射防护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医务、护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放射、核医学、放疗、介入等从事放射业务的临床医技负责人组成。医院办公室负责突发性放射事故的应急指挥,保卫科负责放射源的安全防范,医务科(或其他医院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监督考核,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全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各放射诊疗科室安排专人兼职管理本科室放射防护工作。只有自上而下、直至管理终端的组织构架,多部门共同协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5 建立健全各项防护档案 实施档案管理,做到事事都有据可查,这是放射防护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的档案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以为调整管理策略提供指导。放射防护档案是放射防护的重要基础资料,其中包括:放射防护定期检查记录和检测报告;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检测档案;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批文;放射诊疗设备质量和性能的检测报告;放射卫生法律法规与政府文件档案及放射事故档案。

1 刘新建,沈定华.做好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165 -166.

2 葛伦美.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管理的体会[J].中国病案,2009,10(11):34 -35.

3 张亚敏.如何做好放射防护管理工作[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19-20.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科室医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萌萌兔医院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