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志愿服务中锤炼党性、构建和谐

2013-04-16居朝霞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督导支部服药

居朝霞

①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无锡市 214000

我院党委以支部为单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广大党员以“奉献在岗位、服务在社会、满意在患者”为目标,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锤炼党性,修德行善,提升内在服务文化,延伸服务内涵。用无偿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助人为乐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党员的先进形象。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和谐得到充分的融合,为和谐医患关系架起了一座温馨桥梁,有效促进了医院文化内涵的建设,为党建创新性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1 零距离志愿服务“细节化”

突出细节品质,传递理解包容,构建放心品牌。多举措并举,妥善应对收治高峰,确保服务到位。支部发动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志愿奉献日活动,为患者解忧排难。

1.1 开展“无休息日查房”活动 在党员带动下,支部每位医生主动放弃休息,做到医院每天有身影、病区每天有声音,病员床头每天有交流,每一张检验单看清楚,每一张片子细推敲,每一次沟通有耐心,每一次查房有记录,每一个病人心中有数,确保医疗质量。

1.2 开展“一路绿行——志愿陪检”活动 为确保各项检查及时正确安全的完成,支部党员护士及入党积极分子每周奉献半日,志愿陪检员全程陪同、释疑解惑,或搀扶、或轮椅、或平车,使各项检查绿色畅行,既减轻了患者的不安和焦虑,又通过提前预约,节约患者检查等候时间,保障了患者检查过程的安全,降低了服务隐患的发生,缓解了病区工作压力。1.3 开展“忘年交”志愿结对服务 针对党支部年轻医务人员较多,临床实践能力较薄弱的不足,通过一对一新老连带、每周三疑难读片会等,促进了杏林传承;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志愿结对形式,提高了诊疗水平,促进了青年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2 无缝隙志愿服务“亲情化”

突出以人为本,传递人文关爱,构建暖心品牌。党支部在开展优质示范服务过程中,力求做到使志愿者服务无缝隙和亲情化。

2.1 开展“欢乐天使——老年患者志愿亲情陪伴”服务 亲情的称呼,让病人感觉到尊重;亲切陪伴拉家常和心理疏导,让病人感受到温馨;主动与家属做好病情沟通,传递了支持和关爱;对年老体弱者,一日三餐送到床边,为其倒水喂药、洗头、擦拭更衣等,提供爱心拐杖、爱心老花镜、爱心雨伞、爱心购物等,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使用有创呼吸机的危重患者,除常规运用手势、书写等方法来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外,还自行制作了一个沟通指示牌,指示牌以图片为主,简单易懂,基本囊括了患者卧床期间基本的生活需要、心理需求及一些主观感受,当患者有需求时,只要指出相对应的图片,医务人员就可以了解患者的需要,当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同样可以通过指示牌,再配以患者的表情、手势等达到与患者双向交流的目的。自从危重患者使用沟通指示牌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医患、护患及亲情交流的有效性较前有了大大提高,气管插管后病人对各种不适的耐受性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2.2 开展“绿色天使——志愿督导治疗宣传” 党支部成立志愿督导员队伍,积极开展督导治疗的宣传,大力宣传国家免费督导治疗政策,在用药前加强用药指导,包括治疗的目的、药物的形状、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服药时发放温馨督导提示卡,每日温馨提醒服药;服药后加强温馨询问、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出院时进行家庭交接登记、建立督导服药记录卡、不良反应反馈卡,出院后定期温馨电话随访等服务来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确保疗效,真正做到全程督导。

2.3 开展“活力天使——志愿呼吸操培训指导”呼吸道疾病是慢性病,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除了加强常规宣教外,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轮流争做“一日教练”,每周进行一次系统的呼吸操培训和指导,把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融合进全身呼吸操中,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专门的指导,更加全面系统,病员更容易掌握,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深层次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3 注重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突出真诚态度,传递社会责任,构建贴心品牌。党支部注重发挥专业特长和业务优势,拓展支部志愿服务的范围和渠道,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1 开展主题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利用“世界结核日”、“世界防治哮喘日”、“世界COPD日”、“无烟日”以及国定假日等开展一系列主题性活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宣传、诊疗等志愿服务,开展志愿义诊活动,进入学校、街道、企业进行专题讲座,利用支部“流动体检车”优势,志愿健康体检到厂区、到工地,综合评估健康状况,推动了“关爱行动”持续健康发展。

3.2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坚持三下乡 充分利用本支部党员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定期组织志愿医疗骨干开展“点对点”对口支援帮扶志愿服务,通过专题讲座、规范化培训、适宜技术推广、指导疑难杂症病例诊断与治疗等方式,帮助下一级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使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诊疗,满足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3.3 开展家庭医生志愿服务——出院全程跟踪由于结核病是慢性病,社会支持度不高,疗程长,患者精神压力大,治疗依从性低,为了确保患者随时都处于一个良好的康复状态、坚持按疗程服药,做到疑问有处问、难题有人解,在党员的带领下,支部医生人人是家庭医生,“住一次院,我们就是朋友!”病人出院后7天内必须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目前状态、服药情况、有无不良反应,何时需复查、健康指导等;公开咨询电话,病人在家遇到问题也可随时打床位医生电话请教咨询,得到连续的、专业的指导,必要时对年老体弱、身有残疾者上门服务,良好的双向沟通,解决了患者跑医院的辛劳,促进患者对医院的信赖。

3.4 开展特殊对象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结核病患者常因病致贫,每年党支部各病区还经常会收治一些——无家属、无姓名、未交费的“三无”患者,党支部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其申请免费治疗,衣服、饮食起居、生活用品全部包揽,想方设法为其联系亲人等。支部成立党员帮扶基金,开展“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对家庭有困难或身体有疾患的群众进行慰问。

作为传染病医院的工作者,我们始终坚持“患者至上,服务社会”的理念,紧密结合党支部实际工作,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党支部管理工作创新突破,作为参与医院发展建设、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加强党支部凝聚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感知生命,用心守护,真情挖掘,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人人能为。让更多的人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患者、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督导支部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支部联建润“甘泉”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服药先分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