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培育

2013-04-16张坚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监督员公务员队伍

何 艳 张坚伟 张 菁

①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无锡市 214026

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三驾马车”之一,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1997年以来,随着《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的颁布实施,全国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扎实稳步推进,卫生监督队伍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人员管理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卫生监督员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符合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趋势,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符合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初衷。2008年9月,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复,正式成为参公管理单位。单位性质的转变对这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份发生转变的卫生监督队伍的职业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参公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的背景

1.1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先后颁布实施,当年年底,全国卫生监督机构有19.6%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实行公务员管理。截止2011年底,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无锡、淮安、盐城、扬州4个市级卫生监督所已实行参公管理。

1.2 关于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就是与人们的职业行为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有一种职业精神作支撑.离开职业精神引导和支撑,社会的发展必然停滞不前或衰败后退,甚至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1.3 卫生监督队伍的职业精神 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在公务员中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1]。作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无锡卫生监督队伍的职业精神主体就是公务员精神,但它的专业性决定了其同时兼具“仁心济世,精诚卓越”的卫生精神的特质。

2 参公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的意义

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卫生监督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有利于广大卫生监督员自觉掌握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提高监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卫生监督员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自身的最高追求,勇于责任担当,无私敬业奉献;有利于引导和促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2]。

3 目前参公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的主要做法

3.1 努力营造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浓郁氛围就内部氛围来讲,通过会议宣贯、专题培训、队伍建设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传播、灌输和培养,使每一位卫生监督员熟知、理解、接受并最终发扬职业精神。就外部氛围来讲,通过媒体宣传等形式,让全社会了解卫生监督队伍的公务员性质、工作范畴,通过外部的舆论氛围来固化监督员心中对公务员精神的自我认知。

3.2 积极创新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党内主题活动,以及长期开展的“作风效能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为、具体细致的工作,贯彻实施三十二字精神,打造为民服务、高效廉洁、团结协作的卫生监督队伍形象。

3.3 长期树立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先进典型每年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嘉奖优秀公务员的评选工作,引导广大卫生监督员向先进学习,使职业精神转化为每个监督员的自觉行为,牢记使命和责任,成为群众满意、百姓夸奖的优秀公务员。目前已涌现出了以“江苏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郁家良为代表的先进群体,在省内卫生监督系统中有着较高知名度。

3.4 全面培育卫生监督队伍的4种意识 首先是国家意识。要求以国家至上的理念和原则来处理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其次是法律意识。卫生监督员法律意识的轻重直接关系到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形象。再次是公仆意识。正确树立和对待与被监管人、被监管单位的关系,彻底消除“官本位”的思想残余。四是培育了责任意识。“食品安全无小事、人民健康是大事”,要求每位卫生监督员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健康权益。

4 参公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锡市卫生监督所实现参公管理以来,绝大多数卫生监督员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仅2011年,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圆满完成各类重大活动保障累计250天次、真正做到“零假日”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从原来的90%稳步提高并保持在98%以上。然而,在卫生监督队伍中职业精神的培育依旧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4.1 对于卫生监督队伍中职业精神的培育缺乏行政管理上的制度性支持 《公务员法》从职位分类、任用、考核、奖励等6方面对公务员进行了条文的规定,但在行政管理层面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办法。

4.2 “铁饭碗”的稳定性易使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荒废懈怠 目前的单位性质决定了职工在当前体制下仍然具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收入,“铁饭碗”的稳定性易使监督员缺乏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3]。

4.3 卫生监督执法的“权力”易使卫生监督队伍中少数同志“廉洁奉公”意识淡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罚款力度日益加大。如何掌好卫生监督员手中的“执法权”,如何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真正做到“廉洁执法”,是卫生监督员队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5 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为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提供指导与借鉴——培育“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职业精神 首先要高度重视卫生监督员的理论学习。在监督员教育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同时注重对我国有关地区和部门培育公务员职业精神的实践探索研究和总结,将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做法加以理性的整理、提炼和借鉴,以更好地推进卫生监督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

5.2 加强监督评价机制建设 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培育的外部约束——培育“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职业精神 一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主要是要做到:公开单位职责和管理权限,卫生许可服务咨询电话,卫生案件投诉举报电话;卫生行政许可程序;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十条禁令及有关规章制度;公开行风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意见箱等等。二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监督制度。这一监督制度包括内部制约监督、立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纪检部门的监督等等。内部制约是监督的主要途径,通过公示栏、卫生监督网和单位QQ群等途径和方式,推进政务、党务公开、阳光工程等。另外,社会的监督主要途径是舆论监督、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管理相对单位上门走访活动等。

5.3 加强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职业精神培育提供支撑和保证——培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就是要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结合监督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尽量做到“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明确划分岗位职责,特别要对岗位责任做出全面准确的规定,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岗位考核标准。对每位卫生监督员每年需要撰写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数量,行政处罚案件数,信息、新闻稿件录用数等等进行量化细化考核。同时,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对消极怠工、推诿工作、工作失职甚至是渎职的干部职工,要坚决按照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5.4 加强服务型的行政文化建设 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职业精神培育提供能动作用——培育“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就是增强全局观念,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一是要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行政服务意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二是要培养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群众关系等等[4]。三是要实现行政文化与群众期待吻合,形成卫生监督队伍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卫生监督队伍从事的是百姓关心的民生要事,社会期待、政府重托是对这支队伍的主观要求。职业精神是卫生监督队伍不可匮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公共行政发展的法制化结果,体现着卫生行业精神和行政文化的多重价值观,我们要在卫生监督队伍中长期努力引导和培育:对手中监督执法公权的敬畏之心、对卫生事业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对党的事业坚定不移的忠诚态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再立新功!

1 王荔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公务员精神的塑造[J].大众商务,2009,3:218.

2 尹蔚民.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N].人民日报,2006-12-6(9).

3 陈元九,罗毅华.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公务员价值观的嬗变及调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8.

4 李彦娅.服务型政府中的公务员精神[J].党政论坛,2006,7:34.

猜你喜欢

监督员公务员队伍
篮球公务员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
还剩多少人?
疏堵结合 当好网吧义务监督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