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2013-04-16刘延利王维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呼市赋分景区

刘延利,王维艳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位于北纬40.48东经111.41,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城市.“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且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昭君墓、辽代白塔(又名万部华严经塔)、博物馆等;呼市又被誉为“召城”,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且历史悠久,召庙有大召寺、五塔寺等.此外,呼市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哈素海旅游度假村等.

1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类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92)作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将我国的旅游资源分为74种,6大类:即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古迹与建筑类、购物类[1].表1为呼市旅游资源分类表.

由表1可知,呼市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涵盖了上述的6大类、41种.游资源类型组合比较好,如:几条精品线路:大召寺、博物馆、昭君墓、蒙牛工业园区、哈素海旅游区;大窑文化遗址、大召寺、博物馆、南山生态百亭园等,多条线路中都涉及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充分弥补了彼此之间的差异.旅游资源在地域组合上也比较集中,如:呼市与其相临的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的旅游资源相互补,充分发挥了一些旅游资源的优势,使其在地域组合上比较好.

表1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类

表1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类

2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评价

2.1 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本文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的“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对呼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2].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3].结论:(1)独特的佛教寺庙建筑;(2)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3)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4)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5)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6)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集中的地域组合;(7)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9)脆弱的生态环境.

2.2 呼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本文在对呼市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的同时,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旅游地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对呼和浩特旅游资源进行了五级评价法的定量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2.2.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本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主要评价项目有资源要素、资源影响力,在前两者得分的基础上,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也进行了赋分.表2为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将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规定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对于“附加值”中

表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4]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用正分和负分来表示.

2.2.2 对呼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赋分

根据上述对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及分值分配情况,针对呼市旅游资源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价赋分.(表3)

通过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得到该地区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依据评价总分,将呼市旅游资源划分为五个等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表3 呼市景点评价赋分表

2.2.3 评价结果

通过对呼市旅游资源单体(景区)的评价赋分,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级别偏低,缺少高级别的旅游资源.其景区主要分属以下几个等级:大召寺(83)和博物馆(81.5)属于四级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大,能够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景区的发展前景好;昭君墓(60)、蒙牛工业园区(65)属于三级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季节上的限制性和开发时间较晚,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及前两级,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力克制不利因子,会成为优秀的旅游资源;五塔寺(52.5)属于二级旅游资源,限制景区的主要因素是其完整性太差,且使用价值太小,这就不能够调动游客对景区的参与性,从而降低了旅游资源的级别;哈素海旅游度假区(30.5)属于一级旅游资源,主要是因为我市地处我国的北方,水域风光不及南方地区的秀美,且知名度很低,所以,对于水域风光类的旅游资源,只能属于普通的.

3 结论

从呼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旅游景区在评价因子中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子.因此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发挥有利因子、改善不利因子,从其劣势入手,完善旅游景区未来发展,针对不同景区存在的不同问题,在对景区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就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5].

对于四级旅游资源:大召寺和博物馆,虽然都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交通条件也很便利,但是在景区的活动项目太少,仅仅是参观而已,使游客参与进去的项目很少,不会给游客带来很强的愉悦感,且景区面积有限,同一时间里可容纳游客数量是有限,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严重地制约了游客进入景区的数量.所以说在未来的开发中应当注重开发一些能够使游客参与的项目,能让游客在此觉得开心,适当地扩大景区的面积,增大景区的容纳量.

对于三级旅游资源:昭君墓、蒙牛工业园区,虽然同属一个级别,但是其限制因子并不相同.昭君墓历史价值高,且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大,但是由于该景区受季节影响比较大,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再加上距市区距离远,途中设有收费站,这些都限制景区发展;蒙牛工业园区是我市近些年来新开发的购物类景区,由于开发时间不长所以在历史价值上稍逊色一些,但是该景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景区严抓管理,环境污染小,工厂设备齐全,完整性高,这都为蒙牛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宣传,使其成为国家优秀的旅游资源.

对于二级旅游资源:五塔寺虽然历史价值颇高,但是破坏非常严重,仅一座小塔供游客参观没有其他的可参与项目,景区景观非常单调,对游客的吸引力小,同时景区面积非常小,参观人数有限.要扩大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来完善该旅游景区的级别.

对于一级旅游资源:哈素海旅游度假村,由于知名度小,且与江南湖泊风光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使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尽可能的开发一些湖上娱乐项目,在网站上、旅游杂志上加强对该景区的宣传力度,增强景区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观光,促进其发展.

呼和浩特对旅游资源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上,协调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完成既保护旅游资源,又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有效构想.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瑞平,吴艳茹.内蒙古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与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7).

〔3〕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15-18.

〔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3.

〔5〕黄立军.宁夏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猜你喜欢

呼市赋分景区
农业科研系列晋职初审程序电子化方案设计
——业绩赋分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呼市吃“稍美”
『摘牌』
“摘牌”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以呼市三环为例
某景区留念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浅析浙江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
出新不足,守正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