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族节日文化重构的几种类型:基于云南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

2013-04-13朱潇潇

回族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巍山回族重构

朱潇潇,桂 榕

(云南大学 民族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从人类学角度看,文化就是人们适应自然与社会的生活方式。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1],同时又通过文化重构使文化变迁成为文化存在的绝对状态。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生存困境与文化危机的少数族群为争取文化传统延续和社会发展,正在积极进行文化重构,谋求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

圣纪节①是中国回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滇西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巍山县2万多回族穆斯林聚居在22个回族“哲玛提”②,其中18个集中分布在永建镇,另外4个散布于县城及其他乡镇。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是巍山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其中圣纪节是巍山县唯一由22个“哲玛提”共同组织大型庆典的传统节日,是回族民间与外界互动较多的开放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当代圣纪节通过继承传统,保持了节日文化的连续性和宗教民俗节日特质;通过对传统与时俱进的文化建构,强化了节日传统,丰富了节日文化,赋予节日宗教、政治、文化多重意义,使之成为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基层政权成功互动的文化平台和展示窗口[2]。圣纪节作为文化重构的成功个案,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回族群众爱国爱教的时代精神,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11年开始,巍山县委把圣纪节活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加以精心组织[3]。巍山圣纪节成为“和谐回村”的一个靓丽名片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节庆品牌[4]。笔者在对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基础上,拟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重构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化重构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重构是指新的或外来的文化因素被纳入本文化之中的整个过程。文化重构的实现,一般要经历若干依次衔接的阶段:发明或引进、阻抗与摩擦,调整重构,整合涵化。影响文化重构过程的变量构成十分复杂。”;[5]有学者认为“文化重构是指文化体系的再造,特别是价值系统的重新建构,以及文化模式的铸造、文化类型的规整”[6]。目前,“文化重构”理论分析集中在对文化重构方式的探讨。罗康隆《族际关系论》一书对文化重构的内涵及文化重构方式进行了研究。把文化重构的基本方式归纳为文化因子的新造律、结构调整律、整合互动律、文化因子同位借入律、牵连借入律和消化吸收律等。高丙中偏重于对文化重构的创造性“变通”类型的分析。他指出:“文化重构通常是利用新的外来文化因素的再创造。”[7]通过对土族文化重构的研究,他梳理出文化重构的5种类型:融合式、组合式、替代式、嫁接式、互补式。[8]目前,学界有不少研究运用文化重构的理论方法于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具体个案。民族文化重构研究呈现多学科研究态势。可见,文化重构理论视角对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于回族节日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的研究,以上重构理论方法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回族节日文化的地方多元性与民族宗教文化内涵还有待通过典型个案进行具体分析。笔者通过系统梳理回族节日文化变迁研究文献,发现该研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宗教学专业视角欠缺,对回族节日文化所蕴含的伊斯兰宗教内涵研究不够深入;二是研究内容的专题系统性不强,“深描”的阐释性民族志文本较为缺乏。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回族民间社会如何通过民族节日这样的大型民间活动生产与运用地方性知识,以成功实现民族宗教与国家政治、传统与现代等多种力量间的互动?这正是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二、圣纪节文化变迁概况

(一)圣纪节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

巍山圣纪节的文化变迁可划分为传统文化的沿袭时期、传统文化的消解时期及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时期三个阶段。自元代回回人定居巍山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是圣纪节传统文化的沿袭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至20世纪“文革”期间,是传统文化的消解时期;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时期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传统文化沿袭时期 云南回族圣纪节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云南回回尤其在庆祝伊斯兰教节日中注重纪念穆圣的圣纪节,或庆祝穆罕默德的生日,将这一节日看作是比开斋节和宰牲节还要隆重”[9]。互贺、迎宾是元代以来延续至今的圣纪节民俗。各地圣纪节不统一在一天,而是相互错开,这样各地的穆斯林就可相互走访,互贺圣纪。每年圣纪前后,各地四出“贺节”的回回来往于途,络绎不绝。盛时延续数月之久[10]。大理巍山回族圣纪节由来已久,清代大理上新庄曾邀请附近8个村回族村民参加活动[11]。铭刻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大理“南涧清真寺碑”提到“寺中送集租石,亦不为少。每年恭奉圣节以及一切食多用繁,所入敷所出[12]。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纳润章1943年在蒙化县晏旗厂村创办的“兴建中学”以圣纪节和斋月为假期,以便师生们参加伊斯兰教节庆日活动[13]。这一时期的圣纪节,时间安排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前后。各“哲玛提”邀约过节,以清真寺名义向不同地区的回族客人发“圣纪请柬”。客人到来时巍山回族群起出动列队“拿手”③迎宾,道“色俩目”④,然后请客人品尝三道茶⑤。节日活动主要有赞圣、开经、圆经⑥、讲“卧尔兹”⑦。圣节中午,所有的男子都聚集在清真寺做“晌礼”⑧。晌礼后,清真寺准备好饭菜招待所有来宾——此为聚餐,离别时还要把油香和乳扇⑨等赠送给客人。根据高龄老人的回忆,除油香外,饵丝⑩、乳扇早已是回族圣纪节待客与赠送的主要食品。圣纪节还有很多附着的民俗传统,如毕业阿洪举行“穿衣”仪式、清真寺落成典礼、经堂学校开学典礼、“搬阿洪”⑪等仪式等等。巍山的哈里发⑫“穿衣”仪式,很有可能元明时期就已附着于圣纪节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成为巍山圣纪节的传统内容之一[2]。

传统文化消解时期 这一时期之初,国家在巍山设立了县级回族自治机关,彻底解决了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所谓的“叛产”⑬问题。1950年,中央民族访问团来云南访问,在大理地区公开宣布“杜文秀起义是回族的光荣历史”,为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强加在回族头上的“叛逆”罪名平了反,土地改革中解决了所谓“叛产田”问题,使回族在政治上真正得到了解放,从历史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和政府对回族的宗教信仰、风俗和生活习惯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护和照顾。省人民政府规定回族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对回族职工各放假一天[14]。但是20世纪50年代晚期,尤其是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民族宗教政策被践踏,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动被取缔。包括民族宗教节日在内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被消解。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圣纪节逐步恢复发展。现在的圣纪节规模和影响之大、内容涵盖之丰富、仪式与活动之多样,远远超越了历史时期。从参与观察看,各“哲玛提”圣纪节活动主要包括传统仪式与活动和新增仪式与活动。

传统仪式包括前夕赞圣—迎宾走访—开经圆经—东道主、嘉宾和领导致辞—“卧尔兹”演讲—晌礼—聚餐和阿洪穿衣八项。其中赞圣、开经圆经、“卧尔兹”演讲、晌礼是宗教仪式,“卧尔兹”演讲是核心仪式。2012年的“卧尔兹”演讲主题分别是“两世吉庆;抵御诱惑;自我反省,净化社会;诚实经营,合法致富;团结和谐,升华信仰;团结遵经,发展奉献”;等等。迎宾走访、东道主与嘉宾致辞、聚餐赠礼是传统民俗活动。2013年圣纪节迎来了中穆网站长小马阿哥率领的版主访问团和西双版纳州的帕西傣(傣回)⑭群众。

新增仪式与活动较多,主要有圣纪节祝贺会、“圣诞杯”篮球赛、《古兰经》诵读比赛与“卧尔兹”演讲比赛、圣纪节网络生活会和村志发行仪式等等。

(二)圣纪节文化变迁的三个层面

一是仪式符号等外显文化的变迁。传统文化沿袭时期,圣纪节节日符号表征基本限于伊斯兰教与回族民间文化范畴。圣纪节以请柬邀约的形式没有变化,绿色毛呢大衣被视为阿洪穿衣典礼的符号象征;聚餐、赠礼的标志性符号除油香外,不知何时加入了巍山特色的乳扇。在节日环境营造中,借用了节灯、牌坊等汉族节庆文化符号。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时期,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五星红旗和国歌多次在圣纪节重要仪式中出现,回族特色词语被地方政府领导人在贺词发言中借用。阿洪穿衣典礼的绿色毛呢大衣逐渐被阿拉伯风格的长衫替代。作为聚餐赠礼标志符号的乳扇被保留下来,油香被替换成清真糕点。

二是规约习惯等制度文化的变迁。圣纪节制度文化有的来源于伊斯兰教义规定;有的是回族本土化过程中形成并被回族群众早已接受的;有的是巍山当地回族约定俗成的习惯。传统文化沿袭时期,圣纪节开经圆经与“卧尔兹”演讲等宗教仪式、圣纪节邀约互贺与走访习俗、捐功德筹资与出义工劳务习俗、阿洪穿衣与学习展示习俗等稳定传承,没有大的变化。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时期,宗教仪式进行了传统向现代的延展与制度转换,如各村举办圣纪节的时间安排由大家邀约排序转由巍山县伊协统一安排。圣纪节互贺走访的范围扩展到边疆回族特殊族群——“傣回”及甘肃等地的中穆网社区版主。由数十名当地党政干部组成的祝贺队伍及祝贺会,增添了圣纪节庆氛围,祝贺会使圣纪节成为政府参与构建的民族宗教节日。圣纪节学习展示的内容逐渐延展涵盖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众多方面。诵经比赛与“卧尔兹”演讲比赛成了巍山县伊协统一安排的制度化活动。原来时有时无的节日体育比赛,也定制化为“圣诞杯”篮球比赛。

三是思想理念等内核文化的变迁。传统文化沿袭时期,巍山圣纪节体现出鲜明的地域人群观念与民族宗教观念。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时期,通过圣纪民俗节日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时代精神的沟通,回族宗教观念、地域观念、民族意识逐渐与现代公民意识融合。在国家开明的民族宗教政策环境下,巍山回族通过圣纪节建构起从所在村小“哲玛提”,到整个巍山地区大“哲玛提”,再到省内外回族的文化网络,使回族民间社会公共空间得以不断扩大,与国家的互动不断密切,这使得巍山回族社会不断融入现代民族国家,回民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

三、圣纪节文化重构的主要类型

在对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巍山回族圣纪节的文化重构分为借用型、重组型、延展型、转换型、替代型和融会型6种类型。

(一)借用型文化重构

借用型文化重构是指文化因子的获得,对应的是借用新文化因子与他者对回族文化因子的借用两条路径。这里的“借”既指借用异文化因子——文化因子的“外借”,也指民族原有文化内容被“他者借用”。

物态符号的借用 “圣诞杯”篮球赛开幕式上,五星红旗与巍山县“圣诞杯”篮球赛会旗引领运动员入场,是圣纪节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特别鲜明的符号标志。国旗的政治寓意,体现出国家性质。国旗作为物态象征符号,在国家观念的表达与渗透上,比语言符号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祝贺会现场的符号叠合构成了意味深长的互动情景:“巍山穆斯林圣纪节祝贺会”大型会标悬挂在清真寺朝真殿上方,与殿额匾的“朝真殿”三个大字,与高处飘扬的五星红旗、叫拜楼一起组成复合型符号,体现出宗教与政治和谐、宗教和顺的新风貌。阿洪穿衣仪式上,家长代表、毕业生代表和校方代表向清真寺敬献“爱国爱教,服务大局”的办学纪念匾,昭示着社会各界对新的民族教育理念的认可。

语言符号的借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构成民族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最能体现民族特性。历史语言学家J.L.K.Grimm指出,“关于各个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我们的语言”[15]。圣纪节中语言符号的重构表现是特色语汇的互借。

一是仪式活动中新词语的借用。“圣诞杯”这一专有名词的创造,是互借的典型体现。回族把圣纪节称之为“圣诞节”,本是借用汉语和中国儒家文化的表达方式。“某某杯”比赛则是现代体育赛事常用的表达方式。“圣诞杯”篮球赛这一专有名词从语言文化角度使之成为新的回族特色词语。据创办人朱永武介绍,1994年给巍山回族圣纪节篮球赛命名时,大家都认为应特别强调“从信仰的高度认识穆斯林篮球运动的意义,展现穆斯林的英雄本色,让其他民族对我们穆斯林有了一个重新认识。”在球赛过程中,还借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国民体育运动常用口号。现在,巍山很多人把“圣诞杯”篮球赛开幕式的举行视为圣纪节开端的标志。此外,仪式活动中多处借用体现主流文化色彩的本土语汇。例如“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谐回村”等体现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语语汇成为“卧尔兹”演讲中的高频词。“十八大”的相关词汇不时出现在2013年圣纪节的宗教宣讲和回族言谈话语中。

二是世俗活动中宗教经典语言符号的借用。《古兰经》作为神圣宗教符号,被借入到非宗教活动中。例如中穆网巍山社区网络生活会开幕式,首先请阿洪以长期传承的特有音调诵读《古兰经》。以体现这一网络活动是虔诚的穆斯林举办的,这些穆斯林并没有因为社会活动而放松宗教功修。

三是回族特色语汇的他者借用。回族在使用汉语时,打上了鲜明的民族语言烙印,这在回族聚居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回族特色语汇包括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音译词和汉语专用词语。圣纪节中,地方官员与非穆斯林多处借用回族特色语言。例如巍山县委书记在圣纪节祝贺会上的讲话以“各位吾梭⑮、阿洪、穆斯林同胞,各位朋友”这样的称呼开头。这里“吾梭”“阿洪”“穆斯林”等伊斯兰特色语汇的运用,拉近了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距离,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回族穆斯林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参与圣纪节聚餐的不少非穆斯林在与回族交谈时,也运用一些回族特色词语。例如哈里发(专指回族经堂教育学生)、穿衣(经堂教育学生毕业)等。这种借用体现出回族与兄弟民族彼此的文化认知。

(二)重组型文化重构

重组型文化重构,指原有文化符号的有机整合或原有仪式内容的重组。文化符号的重组在人类学视野里属于“有意识发明”[16]。“圣诞杯”篮球赛会旗的设计是原有伊斯兰文化符号重组的典范。新月和五星组成的星月图是伊斯兰教的标志性符号。会旗直接用星月标志作为主体图案,是圣纪节伊斯兰教节日的符号体现,显示了回族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的联系。会旗的主色调为绿色,绿色是伊斯兰教崇尚的色彩,被认为是“天授万物之正色也”[17]。象征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博爱与和平。会旗上部正中位置是红星月标志,下面的“巍山穆斯林圣诞杯篮球赛”阿汉双语字样既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的文化本源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又寓意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化特质。会旗四周以白色为边,寓意一尘不染,洁净、清白,表达了中国穆斯林清真文化之意境。仪式的重组以圣纪节中穆网巍山社区网络生活会最为典型。2011年圣纪节网络培训会由开幕仪式(阿洪恭颂《古兰经》首章;奏国歌)、嘉宾致辞、版主讲话、网友联谊、上网培训及晌礼和圣纪聚餐六部分组成。很明显,诵经、晌礼和聚餐等圣纪节传统仪式活动与基于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培训内容进行了有机重组。

(三)延展型文化重构

延展型文化重构,指文化因子的同位伸展扩张。主要表现在邀约过节和互贺走访习俗、学习展示习俗的横向延展。邀约过节和互贺走访习俗的横向延展表现在族际网络与交际途径的扩张:从传统时期的巍山地域性回族节日延伸扩展到与省外回族、边疆回族特殊族群、政府官员、非穆斯林篮球队等跨越民族、宗教、区域边界的文化交往。学习展示习俗的横向延展表现在与时俱进新增内容与功效的延伸:马米厂马姓清真寺圣纪暨新教学楼落成典礼、大围埂村和小围埂村的村志发行仪式等属于成就展示性;晏旗厂村兴建中学七十年校庆属于历史追思性。最富时代气息的则是圣纪节网络生活会,传统圣纪节的文化展示仪式本身就具有号召教民共同学习、交流、体验之意,网络生活会把学习、交流、体验延伸到高科技信息技术,这意味着新型圣纪节将通过信息技术建构空间更大、互动更紧密的交流学习网络平台。

(四)转换型文化重构

转换型文化重构,指在文化重构前后相关内容的类属、制度化方面发生重大转换。类属转换的文化重构,如讲“卧尔兹”由单纯的宗教仪式转换衍生出诵经比赛和“卧尔兹”演讲比赛等宗教民俗活动;制度化转换的文化重构,如“圣诞杯”篮球赛、地方政府参与的穆斯林圣纪节祝贺会等。回族群众把圣纪邀约、学习展示传统与崇尚运动的体育传统有机结合,并得到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而使“圣诞杯”篮球赛逐渐正规化、制度化,成为巍山回族圣纪节的亮点。再如圣纪节祝贺会,它源于巍山圣纪节的互贺、走访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圣纪节巍山县委、县政府五套班子的主要领导成员及县级有关部门领导都要前往祝贺[18]。到20世纪80年代末,领导祝贺圣纪节的活动以祝贺会的形式固定下来。圣纪节祝贺会每年轮流在巍山22个“哲玛提”中举行。这种借用现代会议形式逐渐制度化的政府行为至今已延续20多年,成为体现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社会和谐等时代精神的圣纪新传统。

(五)替代型文化重构

替换型文化重构指以新文化符号替换旧文化符号。文化变迁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由新的特质得到补偿。在这一过程中有创造的过程,这就是本文化系统的特质与外来的特质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的特征[19]。替换型文化重构主要表现在圣纪节馈赠食物的变化。这印证了威廉·奥格本提出的“在文化发生变迁时,文化整体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一,物质部分总是快于非物质部分”的“文化堕距”理论[20]。油香是回族的传统食品之一,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历史上,圣纪聚餐后向来宾赠送油香和乳扇,被视为捐“乜帖”⑯,是行善做好事的表现。后来,赠送食物的习俗逐渐消亡。据巍山县伊协会长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期,巍山县伊协曾制定移风易俗措施,倡议群众把做“油香”的“乜帖”折合成现金交清真寺统一使用,用于村内的路面硬化建设。把遵经革俗提高到纯洁信仰、振兴民族的高度来认识。这些提法和做法逐渐被当地群众所接受。于是,作为家庭款待和馈赠到访客人的油香逐渐被清真糕点、饵丝等所替代。当然,这与圣纪节馈赠来宾需要量大、村民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均有一定关联。饵丝、乳扇是巍山地区彝族、白族、回族共同的地方特色食品。不排除元明时期回族作为后来的民族学习借鉴了彝族、白族等土著民族的食品加工技术。虽然形式上原有的文化符号油香已被替代,但油香原有的表示信仰身份、社交联谊的文化意义和功能通过替代食品得以延续。

(六)融会型文化重构

融会型文化重构,指文化重构中新文化价值的融入,是文化重构在价值层面的创新表现。霍默·G·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中说:“创新”是指“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21]。作为圣纪节核心仪式的“卧尔兹”演讲的价值重构,是较为典型的融会型文化重构。“卧尔兹”演讲内容涉及《古兰经》和“圣训”、宗教思想、宗教义务等,通过讲“卧尔兹”这一方式,使回族能准确且与时俱进地理解伊斯兰教经典、教义,进一步规范社会文化生活。巍山永建镇曾经是毒品违法犯罪重灾区。圣纪节上阿洪针对这一情况引经据典地对穆斯林进行警示教育。从圣纪节“卧尔兹”演讲中提炼的“贩毒是杀人,吸毒是自杀”等警句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从笔者参与观察的情况看,近三年“卧尔兹”演讲的主题集中在“抵御诱惑,自我反省,诚实经营,团结和谐”等方面。尽管“卧尔兹”演讲形式和所依据经典都是原有的,但思想内涵发生了适合时代需要的重构。

圣纪节仪式活动中到场嘉宾和领导的讲话,贴满大街小巷的标语口号,都传递着以爱国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核心的价值诉求。这些使圣纪节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教育功能凸显,表现出传统伊斯兰文化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与时俱进融合的特色。

四、圣纪节文化重构的意义

综观以上关于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与文化重构类型的分析,圣纪节文化重构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重构

巍山回族圣纪节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文化重构。传统的继承,表现为对宗教仪式传统和世俗传统的继承。诵经、赞圣、宣讲“卧尔兹”、礼拜、“穿衣”典礼等主要宗教仪式可以被理解为是圣纪节的宗教定制或文化模式。从圣纪节的显性民俗文化看,迎宾拿手、款待饵丝、探访聚会、待客吃饭等民俗事项表达了巍山回族同胞友爱、社群团结的世俗传统。传统的重构,表现为对宗教民俗传统的重构及新文化的建构。前者如与时俱进的“卧尔兹”演讲,诵经比赛的出现,不断革新的“穿衣”典礼等。新文化的建构,如“圣诞杯”蓝球赛的举办,政府官员的“国家在场”,五星红旗和国歌的“仪式再现”,村志发行仪式等[2]。其中“圣诞杯”篮球赛会旗的设计作为一种重组型文化重构,还是一种宗教艺术创新。这样的符号除了有效传递宗教信息外,本身也具有美的特质[22]。可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强化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卧尔兹”演讲比赛兼具延展型与融会型文化重构特征,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实现了民间社会与国家的有效互动。通过转换型文化重构,圣纪节传统民俗从碎片化发展到系统化,从非制度化发展到制度化,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二)回族民间社会实现民族宗教与国家政治、传统与现代等多种力量互动的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与运用

对回族圣纪节文化重构类型的研究,利于从微观视角把握回族社会文化生活。巍山圣纪节通过对国家象征符号的多处采借,使圣纪节成为回族展现国家认同的生动图景。“圣诞杯”篮球赛开幕式上巨幅五星红旗引领参赛队员有序入场。开幕式第一项议程就是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圣纪节网络生活会开幕仪式上也演奏了国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关系国家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根本性的问题是政教互动,政教互动的目的是将“好教徒”与“好公民”“大社会”与“小社会”间的关系,构建为一个价值观念彼此分享的制度平台,实现一种制度化的大小系统皆可“分享”的社会结构[23]。通过影响力较大的社会民俗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强化国家意识是一项重要内容。祝贺会这一新建构的圣纪节新传统,是宗教与政治和谐的社群文化生态的生动体现。圣纪节作为巍山各“哲玛提”轮流举办的民间盛大节日,使其成为凝聚巍山回族精神和强化社群认同的文化手段,也因此使圣纪节成为地方社会及其他民族了解巍山回族的窗口。“圣诞杯”篮球赛通过引入竞技体育的比赛规则,使原来回族民间体育活动提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民体育运动。巍山圣纪节多种类型文化重构的成功表明,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接续中,回族社群有能力重新定位和创新性发展自身文化。

注释:

①据阿拉伯史籍记载,穆罕默德出生于570年,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的3月12日。由于穆罕默德于希吉拉历11年逝世的时间亦为3月12日(一说13日),即公元632年6月8日,因而穆斯林将两个纪念日合并举行,称为“圣纪”或“圣忌”。中国各族穆斯林大多已将“圣纪”连同“开斋节”“古尔邦节”作为民族的三大节日。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0页。

②阿拉伯文音译,原意为“聚集、集体、团结共同体”等。这里指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族聚居区。既是地理空间概念,也是文化空间概念。

③拿手是迎宾仪式的关键。拿手礼源于圣训故事,强调穆斯林之间的感情永远都不能分割,即使是短暂的分开,再见面时也要及时道“色俩日”问候,以加深感情。

④阿拉伯文音译,又译“色俩目”,“和平、安宁”之意,是具有宗教意义的问候语。

⑤巍山回族历史相沿有待客“三道茶”的风俗习惯。“三道茶”,一苦二甜三清淡。寓意生活先苦后甜,甜不忘苦。

⑥开经和圆经通常指诵读《古兰经》全过程中前后相承的两个仪式。开经一般是诵读《古兰经》;圆经指由阿洪接着诵读完剩余的《古兰经》或《古兰经》十八段,并赞念先知穆罕默德后,捧手祈祷,圆满结束诵经。

⑦伊斯兰教宣教方式之一。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劝导”“训诫”“教诲”“说教”。

⑧伊斯兰教日常五次礼拜之一。时间在白昼正午之后,故汉语称“晌礼”。

⑨巍山回族特色小吃。用牛奶或羊奶制成的片状乳制品,油煎食用。

⑩巍山回族小吃。把浸泡过的大米蒸熟之后,用机器加工成细长条状。将其放于沸水中滚烫片刻捞出,加入肉汤、调味品,即可食用。在滇西地区,不同民族因饵丝材质、加工工艺、调味品不同而形成各自的风味特色。

⑪回族清真寺礼聘开学阿洪的宗教仪式。新阿洪应聘后,全村穆斯林择日在清真寺内诵经讲“卧尔兹”、设宴迎接,以示庆贺。

⑫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继承人”“统治者”。现泛指清真寺里接受经堂教育的学生。

⑬叛产问题,指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滇西和滇中一些回民的土地被清朝地方官府当做“叛逆财产”没收,或被地方官吏侵夺。这一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土地改革时巍山县把所谓“叛产田”统一征收,重新分给回族农民。

⑭系信奉伊斯兰教的傣族的自称,其他民族则习惯称其为“傣回”。帕西傣具有回族与傣族的双重文化特征。

⑮波斯语音译,意为“老师、教师”,同“阿洪”。

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举意、心愿”。泛指施舍或捐赠财物,如“出乜帖”,“散乜帖”。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2]桂榕.传统的继承与重构——云南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J].民族研究,2012(2).

[3]我县多管齐下抓实民族宗教工作着力构建和谐平安巍山[EB/OL].巍山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xxgk.yn.gov.cn.2011-07-06.

[4]云南巍山依据地方资源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N].大理日报,2012-05-29.

[5]彭克宏,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45.

[6]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380.

[7]高丙中.“巨嘴鸟”学术之林:居住在文化空间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73.

[8][比利时]许让(Schram,L.L.).甘肃土人的婚姻[C].费孝通,王同惠,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83.

[9]王建平.元代穆斯林移民与云南社会[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10]马经.回回入滇与省会初创[J].回族研究,2001(1).

[11]马文尉.大理白族地区回族村——上新庄及马文尉家的由来.云南回族杜会历史调查(一)[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56.

[12]余振贵,雷晓静.中国回族金石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404.

[13]王建平,纳润章.大阿洪与他创办的云南蒙化县“兴建中学”[J].中国穆斯林,2006(4).

[14]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民族志·第61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46.

[15][苏]阿巴耶夫.语言史和民族史,民族问题译丛[J],1957(12).

[16]石奕龙.应用人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122—123.

[17]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

[18]马绍雄.巍山回族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419.

[19]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2-223.

[20][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毅,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06-107.

[21]何星亮.创新的概念和形式[N].学习时报,2013-05-08.

[22]詹石窗.中国宗教思想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30.

[23]李向平.宗教和谐及其与公民社会的资源整合路径[J].中国宗教,2005(10).

猜你喜欢

巍山回族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巍山喜迎60华诞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巍山小吃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