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学报编辑业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2013-04-13孙大力
孙大力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一、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
(一)大数据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人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20多年来,各个领域的数据量都在迅猛增长,美国的企业界、学术界也不断地对这个现象及其意义进行探讨。“大数据”这个名词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重要,最后成为了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展战略。
什么是大数据,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互联网上(维基百科)搜索出的大数据定义是:“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大数据一般以“太字节”为单位。
(二)传统出版:铅与火
1.文献载体的变化
从考古发掘看,纸发明以前用以承载文字信息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牍与缣帛等。甲骨是指龟甲与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从公元前十三四世纪起,古人就已在青铜器上刻字。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篇石刻文字是东周秦国的石鼓文。“简牍”是“简”和“牍”的合称,竹片称作“简”,木片称为“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织造丝绸的国家。将缣帛用于书写是书籍载体的一次重大变化。纸的发明是出版技术发展过程中一项历史性的重大进步。
在西方,羊皮纸的发明对欧洲文明及基督教文化传播贡献很大,在中国的造纸术借由十字军东征传到欧洲之前所有的《圣经》都是用羊皮纸写的。
2.印刷技术的发展
在印刷术发明前的漫长岁月里,手工抄写是最主要的图书复制方式。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经历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等过程。在19世纪初西方的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之前,雕版印刷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印刷方式。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宋代毕昇发明的。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陶瓷等。在同一书页上印两种以上的颜色,称为“套版”。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在中国印刷术影响之下,德国人约翰·古登堡约在1445年发明铅活字印刷,开创了近代机械印刷的新纪元。
造纸术的发明催生了手写纸本的出版,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印本出版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效率,铅活字的发明造就了现代出版业。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使出版业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无论是抄写、雕版印刷,还是铅印、胶印,最终的产品载体都是纸。
(三)数字出版:光与电
1.文献载体的变化
随着出版产业与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电子商务等方面新技术的融合,出版的载体形式、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营销方式、管理理念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新时期。融入了信息技术以后,出版产品的载体形态打破了纸制品的单一形态,它们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制作成各种电子书或其他阅读器。
2.传播途径的变化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网络等。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
二、大数据时代:编辑业务的特点和问题
(一)编辑业务的特点
1.编辑流程的变化:采编系统的普遍使用
传统的办公室及桌面编辑工作方式使我们面临如下问题的困扰:(1)作者经常打电话查询稿件录用等相关情况,每天电话应接不暇;(2)每天负责稿件登记的编辑对烦琐的稿件登记工作不胜其烦,而且时有差错发生;(3)高校每年寒暑假期间,编辑还要经常到单位处理稿件;(4)无法对稿件及作者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5)寻找适合期刊定位的审稿专家十分困难;(6)编辑工作流程不规范,缺少服务意识,影响作者投稿的积极性;(7)稿件参考文献核对工作费时费力;(8)一稿多投、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不能预防。除了这些,还有诸如稿件处理不及时或者忘记、急迫稿件没有优先处理、外出期间无法处理稿件、每篇稿件的审理过程无记录等等问题。而以上这些问题,通过使用采编系统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此,近些年使用采编系统的期刊越来越多,它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编审流程,加快了审稿速度,为作者提供了优质服务,扩大了刊物的影响,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稿源,提高了期刊的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2.对规范的遵守更加严格
只有编排规范,才能使期刊上的信息快速大范围地传播。如果对规范遵守不严格,就无法统计期刊之间互相转引的情况,将无法对期刊进行更好地评价。因此,无论从传播角度,还是期刊评价角度,都应该重视文章的规范化编排。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产品在同读者见面之前,必须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出版产品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编辑、校对环节,都应该按照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进行数据加工[2]80。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目前,应该严格执行的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06年6月修订版)。这个具有通用协议性质的共享标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规范化工作小组总结了《规范》试行多年的实践经验,吸收了期刊编辑部的合理建议,并征求了各方意见,参照了国际、国家有关标准的新发展制定的。
3.稿件质量基础较好
现在,大多数作者采用Microsoft 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用计算机写作,电子原稿字迹清楚端正,易于保存,修改方便,不必反复誊抄,图标绘制也比较方便,还可利用软件附带的校对功能或专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因此,期刊编辑部接收到的投稿相对以往的手写稿件,质量基础已大大提高。
同时,采编系统的互动性强,使得编辑与作者的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编辑对稿件可以附上修改意见后反复退修,对稿件也可多次修改,减少了排版环节修改的次数,提高了稿件的正确率。
图书和期刊编辑的流程一般是: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投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排版→校对→印刷。由于采编系统的使用,已经使得编辑流程各环节有些模糊和相互渗透。比如,在“审稿”环节的反复退修中,其实已经在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和“校对”环节的工作了。采编系统里的参考文献关联功能,可以让“编辑加工整理”内容中的“核对引文”工作变得容易,这些也会让稿件基础变得更好。
(二)面临的问题
1.重技术轻内容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编辑工作中的使用,特别是采编系统的应用,存在着过分依赖技术而忽视内容的倾向。比如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和文章创新点检测,代替对文章内容的认真把握等。
2.忽视校对质量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大部分期刊都没有专职校对,都是编辑兼做校对工作,编审校合一。再由于过分依赖校对软件的使用和不严格遵守校对工作基本制度等,很容易造成校对质量的下降。
三、大数据时代:应对策略
(一)树立大数据时代编辑观念
大数据的发展为出版行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大数据的根本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就要求编辑必须适应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在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生产和传播方式等方面,以全新的理念承担数据信息加工和传播的职能[2]82,同时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编辑提高学术素养及辨别力更加重要和迫切
各种技术手段的使用,减少了编辑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编辑速度和编辑质量,同时也让编辑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回归编辑本位。抛开“编辑学者化”和“学者化的编辑”的争论,编辑应该更加重视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和慧眼识珠学术眼力的培养。
(三)校对环节不能放松
大数据时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做好校对工作。探讨工作方法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有意义。传统的对校法(折校、点校)、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如何在新形势下使用,以及由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和对片等基本操作工序组成的校对程序如何优化,都是摆在我们出版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还必须贯彻,书刊常见差错依然存在,这都要求我们不能轻视校对。
[1]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0-08-16.
[2]苗卉.大数据时代编辑理念的更新[J].新闻爱好者,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