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2013-04-13谢兰曼张铁峰王惠康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谢兰曼 张铁峰 王惠康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风景园林系,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苏派古建筑园林设计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核心,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出实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具备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因此,大力发展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1]。本文结合苏州市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双师型”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1 核心概念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交叉性的设计学科,涉及到建筑学、林学、心理学、地理学、管理学以及环境、文化艺术、区域规划、城镇规划、旅游、历史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建立在科学、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2,3]。本文中的景观设计专业主要涉及的是园林植物识别、景观造型和工程技术、规划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校培养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以上的知识和技能,是希望学生日后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绿化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管理工作,特别是符合县市级、乡镇级的相关岗位的第一线的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在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大市范围,受苏州古典园林的熏陶,加之当地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苏州市的景观提升发展较快,急需培养一批合格的景观设计人才。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5]。但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何谓“双师型”教师?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6]。在国家的评估体系中对双师的定义是:双师素质教师是具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下)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目前不管是哪种概括方式,针对苏州大市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中级以上双证书,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二是要具备过硬的研究和技术表现,具有完成一定量的实践项目任务的能力。

2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各校招生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景观设计专业师资相对紧缺,近两年进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而这些青年教师中,真正从事过景观设计实际工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严重不足[7],还有些青年教师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有的在操作技能的方式和方法上欠妥当;二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尤其是缺乏对景观设计实际应用的实践知识和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能把先进知识、实践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成为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拦路石。随着青年教师数量的逐渐增加,40岁以下教师已经占到了教师总数量的50%以上,有些高职院校甚至超过这一比例。如何通过加强实践锻炼,把他们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我校现有的景观设计教师队伍中,还有一个现象是青年教师的流动性太大,青年教师在学校稳定一个阶段后,苏南一带的景观设计企业的薪职待遇相对于学校来说较有吸引力,青年教师就选择了去企业就职,这样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培养。

另外,我校原本和苏州古典园林技艺一脉相承,有几位在职和兼职的景观名师具有过硬的技术,在苏州园林中享有盛名,由于年纪偏大,也需要年青教师来传承这些技艺,但年青教师中能吃苦耐劳、不计较眼前报酬的较少,这些技艺如能较好掌握,就能成为较有苏州特色的双师,能为苏州园林培养合格的景观人才,也能为其他景观设计行业培养优秀人才。我校现有在职在岗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共15人,其中在35~45岁之间的教师中,均取得了双证书,大部分教师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可以胜任培养合格的学生,个别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3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支持

3.1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上级政策支持应按照地方和专业的不同区别对待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措施,但各地方各专业的发展不尽相同,地方各级政府还要有相应的、得力的配套措施,有些专业在发展的特殊期或关键时间,还要大力扶持,适当地给予政策倾斜;相应地,学校也要积极响应,努力营造适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和企业对景观设计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学校要吸引高级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就要有较好的待遇和良好发展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3.2 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招聘渠道,打破原来引进人才的常规操作模式

职院在加强现有教师“双师型”培养的基础上,应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招聘渠道,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吸引社会上景观设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8]。同时为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职称评定等应有单独的标准,对于社会上的行业名师可以设立引进的单独的标准,并逐步设立单独的评审机构,采取相应的评审办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行业的高手强将充分展示高超技能,也将淘汰一些庸俗无能之辈,使“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3.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层次

景观设计专业发展较快,由于专业的综合性较强,专业发展关系到人类生态平衡等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均较为重视,该专业在国内外的各项学术活动也较为活跃。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知识层次,扩大视野,政府和学校应积极实施双师培养工程,应有计划积极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先进发达省市院校和行业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9]。有条件的还应组织有贡献的拔尖教师到国外考察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提高和更新知识;支持教师走出去,鼓励和扶持参与地方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设;还应有计划地请进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从而提高职院“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3.4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中,我校实行了“三鼓励”

一是鼓励教师读研,提高学历学位,适当给予报销学费,在年终绩效奖励中,还给予一些学历的补贴;二是鼓励教师搞科研,提高学术层次和职称档次,走产学研道路;三是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脱产在企业进行锻炼,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确定合适的实践锻炼时间、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制订合理的考核措施、给予教师合理的待遇、适当付给企业一定的回报等,切实提高教师实践锻炼的效果。对具有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在年终绩效奖励中,还给予一些“双师型”的补贴。

4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系部措施

4.1 注重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根据实际情况,所在系部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做好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采用脱产进修和在职进修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形式[10],对从企业引进的技术性人才侧重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团队,还在系部统一调配和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专业教师五年个人远期规划和三年短期个人规划的档案,在个人规划的基础上,所在系部通过专业教研室统一跟踪和管理,注重景观设计优秀团队的长远均衡发展,努力打造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

4.2 建立园林景观特色实训基地,营造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硬件场所

建立园林景观特色实训基地,以园林景观企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与园林建设、管理要求相统一,形成真实的景观设计职业环境[11];突出行业实用性,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的实训基地,尽力拓宽为社会服务的渠道,让专业教师能够掌握从事景观设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训、培训和社会服务,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碰到问题和困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过程。

景观特色实训基地的运营中,一定要强调开展社会服务,开展了社会服务,才能引入社会上对实践技能的服务评价,才能使操作技能经过市场运作的检验,教师的技能才能过硬;而且,能在社会不断发展中,自觉地加强自身实践的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不安于现状、不高傲自满的终身学习习惯。

4.3 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外聘导师制度,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外聘导师制度。在校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吸引苏州景观设计专业名师,来指导本校教师。近两年来,系部充分利用外聘的高职称教师[12]、社会名师指导了多名在职教师,大大提高了本校教师的创作水平和研究水平,加快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4.4 开展校企深入合作项目,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果仅停留在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锻炼、实习一段时间的简单合作,不能较好地提高教师的真枪实弹的能力。应该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通过开展校企深入合作的科研、生产或其他项目,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项目的合作由于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以合作促发展,实现共赢,企业领导相对较为重视,故会与师生通力合作。深入到企业的师生会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13];同时通过深入合作,还能使师生开拓视野,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因此,开展校企深入合作项目,不仅帮助教师了解了工作实际状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社会工作经验,还密切了职院与地方的关系,深入合作的企业已经成为系部稳固的教学和社会实践基地。

我系景观设计专业教师不仅参与了本校校园景观的营造、精品盆景园的景观建设,还参与了多项苏州市区的住宅小区、街头休闲绿地、道路景观、私人别墅等的景观设计项目,完成了“澄东村景观设计”“昆山姜里村新农村景观设计”等新农村景观设计,相城区和昆山、太仓等部分街景、广场等设计项目,已经施工并获得了好评。还与石湖景区管理处合作,正在进行上方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改造项目,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景观设计的教师感受颇深:景观设计实际项目的完成,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与书本上总结的景观设计工作过程相差较大,所有的关键环节均需要反反复复、修修改改,有时还会全盘否定;随着工程的进展,还需要与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较好协调沟通等等。一项工程的完工,让教师感到不仅是要设计能力过强,专业所涉及的其他基本知识也要过硬,并能依据设计方案与客户和施工方进行沟通,要具有较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较好的生理、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及团队工作精神。

4.5 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景观设计行业竞争压力日趋加大的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专业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也要经得起工作岗位的检验。针对以上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创办属于本校师生的实习产业,这也正是职院的办学特色所在。但高职院校兴办的产业是以应用型为主,突出实用、实践的高效特色,有别于一般高等院校以高新技术和科研型为主的产业模式。实习产业的开办,不应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师生的实践训练。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可以维护产业良好运作,就是兴办校内产业的成功。例如我校拟开办景观设计研究发展中心,加大师生实践范围,师生直接参与景观设计的全过程,克服了企业的时间不稳定性和师生参加实践的多方面局限性,从真正意义上大力推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4.6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

我校景观设计专业所在系部,常年开办园林相关培训工作和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咨询、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社会服务活动,经常送技能知识培训到乡镇。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我系为地方培训园林人才每年至少400人次,教师团队还经常带领学生开展技术指导进社区等活动。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团队的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在苏州大市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在活动中,不仅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社会工作经验,还加强了参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爱心,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团队通力合作的集体观念。

近阶段,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实践实效、技艺技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用性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才能摆脱现有处境,突出专业特色,活跃专业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才能进一步凸显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孟令臣.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0~62.

[2][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余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张继之.对高等教育中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9,(3):130~131.

[5]周吉康.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与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3):89~90.

[6]张晶,夏金星.发展兼职教师 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6,(1):73~74.

[7]曾天地.高职教师的素质状况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123~124.

[8]由建勋,陈留彬,孟爱霞.教师“校企双向循环流动”技能养成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1,(22):64~66.

[9]姚吉祥,汪本强.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5):64~67.

[10]蒋宗珍.高职“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0):65~66.

[11]黄鹄.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81~83.

[12]胡长效,孙科.五年制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50~52.

[13]陈尚玲.高职项目化综合实训的实践与探讨[J].学园,2011,(15):4~5.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